3.2万买别墅,中国人“捡漏”日本低价房
创始人
2025-04-18 00:01:16
0

近年来,中国人在海外房产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其中,以 3.2 万的低价购买日本别墅的案例尤为引人关注。在日本,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如经济低迷、人口减少等,导致部分地区的别墅价格大幅下降。这对于寻求海外资产配置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捡漏”机会。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海外房产的热情,纷纷奔赴日本,抢购这些低价别墅。这些购买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在海外房产市场的积极参与,也反映了全球房产市场的复杂变化和投资机遇。


日本房产市场的账簿上,正写满中国人的名字。


前段时间,日本低价房产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尤其是“10万以下任选”“六七万入手一套”等极具吸引力的宣传,仿佛日本就是另一个“鹤岗”。


数据显示,2024年,在东京都核心地段的新建高档公寓中,外国人购房比例普遍在2成至4成之间,有些甚至超过5成。


甚至有日媒担心,外国购房者接管日本核心区域住宅,“东京都中心是否会变成一个‘没有日本人居住’的城市?”


华人购房者的选择折射出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


有人为节省民宿开销,有人为子女教育押注学区房;一边是富豪投资者追逐核心区塔楼的抽签炒房游戏,一边有人单纯迷恋“一套别墅6.5万”的捡漏叙事。而当房屋交接完成,真正的考验才悄然开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安居乐业可以说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之一。这片土地上的交易从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置换。当中国买家以候鸟之姿掠过日本房产市场,他们携带的不仅是资本,还有对生活方式的试探、对归属感的追问,以及一场关于风险与机遇的漫长博弈。


6.5万一套,国人抄底日本白菜价房产?


今年,28岁的独立摄影师尼鹿,在日本北海道的雪国小樽以70万日元购下一栋两层“小别墅”,按照当时汇率约人民币3.2万元,加上中介费和其他杂费,最后共计花了143万日元(约6.5万人民币)。


这座被当地人称为“一户建”的独栋住宅,占地150平方米,屋内空间宽敞到甚至能骑行自行车。落地窗如画框般镶嵌在墙体间,清晨的阳光倾泻而入时,连空气都仿佛被镀上一层碎金,让身处其中的尼鹿无时无刻都感到“十分治愈”。


尼鹿家外观


买房前,尼鹿因拍摄工作已往返小樽几十次。每次停留约一个月的她,单人就需支付一万多元民宿费用,若带团队同行,开销更如雪球般翻涨。直到某次闲聊中,朋友提及小樽“一户建”均价仅20万人民币左右,她合计下来觉得划算,才动了买房的念头。


与尼鹿的工作需要不同,莫琪选择在日本置业,考虑的是长期生活的未来图景。莫琪来日本已有六年,先是留学,然后工作结婚,如今夫妇俩计划在横滨稳定下来。


此前,莫琪夫妇蜗居在横滨市郊一间不足30平的老旧公寓,月租折合人民币四千余元。想到日后国内父母探亲时连榻榻米都铺不开的窘境,她算了一笔账:当地50-60平的两居室月供仅七千元左右,与租房成本几乎持平。


莫琪看过的新房


日本的华人购房者如同候鸟群,翅膀下挟着不同季候的风。但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低价与投资属性仍然是日本房产最具吸引力的两大标签。


日本低价房要么够旧,要么是无人继承。尼鹿所购买的便是前者——一栋中古房屋。按照日本房产的法定耐用年限折旧规则,木结构房屋在22年后资产价值将归零(售卖价格趋近于零),混凝土结构房屋则是在50年后归零,这一折旧制度导致老旧房产的市场价值极低。


尼鹿家内部,中古风格


无人继承房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与城市人口流动。


许多老年人独自居住,当他们去世后,房屋便成了“空置房”。与此同时,年轻一代从地方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加剧,他们通常不会继承地方上老人的房子。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最新数据,全国空置房屋总数为899.5万户,空置房屋率为13.8%,创历史新高。


为了缓解房屋空置的问题,自2024年起,日本国内启动了“空房银行”项目,由地方政府提供空房信息,并邀请有意购买或租用者,一些房屋甚至可以免费转让。但这些空房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甚至是农村。尼鹿曾经看过一套免费的房子,距离最近的车站开车都要一小时,交通极为不便。


至于有投资价值的房子,更多集中在东京等核心区域。


艾林目前居住在东京的公寓。据她观察,相比廉价的地方房屋,东京圈的大部分房子价格都在上涨。新房子定价较高,一栋60-70平的房子,可能需要1亿日元(约5100万人民币),相同大小的房子十亿百亿日元都有可能,差异很大。


部分塔楼还带有炒房性质,位置好的大型开发商开发的楼盘甚至需要抽签购买,很多人抽中后会加价转卖。“这种情况下,购买的人其实是在赌房价会继续上涨”。


低价的隐忧:廉价中古房问题不少,中介成踩雷重灾区


在实地看房时,尼鹿仅用五分钟便被房屋吸引,签下了购房申请书。


尼鹿的卖方是一位老人,由于年事已高无力再承担为房屋铲雪的重任,因此急于将房产出手。正因如此,房屋的售价远低于市场价,显得格外实惠。


小樽的低价房多,但暗藏的隐患也不少。受当地气候影响,一些房屋外观存在明显缺陷,有的屋顶年久失修,有的被积雪长期挤压后结构受损,这些都是购房者必须避开的硬伤。


尼鹿家内部


除了关注房屋本身,日本购房还需留意是否存在“借地”情况


例如房屋门口的道路若属于他人土地,购房者在日常出行时可能需要与土地所有者协商通行事宜。此外,购房者还可能需要承担“借地”路面的修缮费用或支付租金。


尽管这类房产价格相对较低,但对于不熟悉日本房产市场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会因缺乏了解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异国购房难免面临“人生地不熟”的窘况,找中介则是日本买房的另一个踩雷重灾区。


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且急于购房,尼鹿曾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一位中介大姐翻译协助。然而,这位大姐从选择装修公司到购买家具,全都擅自替她做出决定,最后还要求将房产购买到自己公司名下。大姐还曾向尼鹿索要小费,但在日本购房市场并不存在这一文化。


当尼鹿察觉到问题并拒绝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时,大姐被惹怒了,向中介诬陷尼鹿的证件造假。原房主和中介都将尼鹿拒之门外,只丢下一句“中国人真麻烦”。


哪怕在日本生活多年,莫琪夫妇的买房路也并不容易。


印象中,日本人说话委婉且极具边界感,但在做生意时可不是这样。莫琪在看房后的第二天,中介便迫不及待地催促他们尽快敲定下来,当他们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并拒绝了中介的催促时,中介却开启了“疯狂骚扰”模式。每天通过Line(一种在日本常用的通讯软件)发送消息,不断追问“你决定好了吗?”“可以定下来吗?”


甚至直到莫琪夫妇买下另一套新房,中介还打来电话,带着一种质问的语气逼问:“你们为什么要买那个房子?”


莫琪夫妇看的坡上的房子


艾林不愿选择日本中介。在她看来,日本中介的收费标准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例如在购房时,手续费一般固定在3个点,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华人中介为了吸引客户,甚至不收取买方的中介费,反而会给予客户一定的返现或优惠。


但她也了解到部分中国投资者在日购房时,因过度依赖华人中介渠道而遭遇欺诈。这类骗局本质上利用了跨境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艾林认为:“如果想要在日本投资,一定要自己实地看房,不能全权委托中介。”


买房不等于安居,房子翻新费比购房费还贵


在日购房并非一锤定音的交易,有时翻新房屋的费用要比买房还贵。


莫琪跟中介和卖方在银行会客室签约,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房子原属一对老夫妇,屋龄达二十年之久,卫浴、厨房等设施均已老化,榻榻米也显陈旧。中介为促成交易,已预先出资进行了基础翻新。


日本二手房市场普遍存在“翻新包装”现象,但翻新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仅为表面修饰,采用廉价材料快速处理。莫琪建议,购房者应尽量避免选择未经翻新的二手房,因为自行承担翻新的费用高昂。


拿到钥匙的第三天,尼鹿就睡在了自己的新家里。


入住前,她主动向原房主询问了一些关键问题,比如热水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原房主主动向尼鹿提供了检查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在上门检查后确认能安全使用,整个过程快速顺利。


尼鹿认为,与原房主做好充分的对接以及与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对于顺利入住至关重要。


尼鹿在家中生活照


尼鹿与莫琪在反复权衡后,最终都选择了一户建。对她们而言,宽敞空间、个人隐私以及良好的景观视野,远比都市的便利性更值得珍视。


尼鹿尤其欣赏一户建的精妙设计细节。入口处设有专门的换鞋区,一进门就能换上室内拖鞋。在门口,扫帚、铲子等清洁工具触手可及,使用后可以方便地挂在墙上预留的钉子上。五金用品如螺丝刀、配件、锤子、针线包甚至斧子等,都被合理地安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


但在莫琪看来,一户建往往会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以及前房主的生活习惯,这些并不一定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契合。


有些插座的位置十分奇特,比如位于墙角,这可能是二十年前房主习惯使用充电式吸尘器而特意设计的;电视的摆放也成了谜,房屋设计通常不会刻意设置电视墙,这需要购房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于是,她不得不买来长长的插排,在陌生的格局里重新编织自己的生活逻辑。


日本房子没有地方放电视


艾林则更倾向于安全性更高的公寓。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24小时的管理员,一切都让她觉得更安心。刷卡进门时“滴”地一声轻响——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在外。


公寓的生活便利性也是艾林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日本,垃圾分类规则极为复杂,每天都有特定的垃圾丢弃类型——周一可燃、周二纸质可回收……而公寓通常设有专门的24小时垃圾房,居民只需将垃圾丢在那里,管理员会负责汇总并丢弃。而一户建则需要居民自己留意垃圾丢弃的时间。


此外,日本的高级公寓有诸多附加福利:健身房、儿童活动室、甚至直达车站的免费班车。莫琪的朋友就住在那样的“超级公寓”里,公寓旁边就是大型超市,购物后,居民可以将推车推回小区,甚至还有人帮忙归还。


跨国买房,一段全新的文化之旅


在日本购置一户建住宅,由于涉及共有道路、边界土地等公共空间的使用,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居住课题。


莫琪家的停车位实际上是与邻居共享的一块土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莫琪在交房时就通过中介与邻居进行了沟通,并签订了协议,明确双方共同使用这块土地的方式和规则。


尼鹿的家与邻居共有几条道路,每到冬季,铲雪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


邻居们都会自觉地参与铲雪工作,但尼鹿有时无法及时返回,这让她感到十分自责。一些在当地买房的中国居民,会选择远程雇佣专人来上门铲雪。


尼鹿在小樽


一个大雪天,尼鹿提着40斤的油桶正发愁,一位邻居老爷爷二话不说便帮她提回家。直到他将油桶稳稳放在她家门口的台阶上,才摆摆手拒绝了尼鹿用翻译器表达的谢意。风雪中,这份陌生的善意让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消融。


然而,这种亲密的邻里关系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微妙的负担。


莫琪邻居家的柿子树枝繁叶茂,每到秋冬季节,树叶便会纷纷飘落,洒在莫琪家的土地上。起初,莫琪并不在意这些落叶。但有一天,她偶然发现,邻居每天都会悄悄来到她家门口,默默地清扫这些柿子叶,还会顺手拔掉土地上的杂草,而这一切,从未向她提及。


后来,邻居修剪柿子树需占用她的车位,莫琪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然而,对方却拿着一个精致的信封,里面装着停车位的租金,亲自送到了莫琪的手中,反复说着“不好意思”。


这种近乎仪式感的礼貌,让莫琪开始用日本式的敏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家的植物会不会影响到邻居?大声说话会不会打扰到对方?原本自在的居住,有时被温柔的枷锁环绕。


跨国买房从来不只是选择四面墙和一个屋顶。当钥匙转动门锁的那一刻,她们开启的是一段全新的文化旅程。在日本居住的每一天,她们都在感受着与此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融入这片土地的呼吸节奏。


日本新房,莫琪提供


莫琪和艾林都发现,日本本土居民购房意愿较低,市场活跃度主要由外国投资者推动。从市场本身来看,日本房地产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购房流程安全且合规,因此其实不容易“捡大漏”。


尼鹿家窗外


艾林提到,在日本购房时,首先需要明确购房目的,究竟是用于自住还是投资。事实上,目前日本市场上多数低价房并不符合自住需求,买家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来照顾房子。


尼鹿也提到,那些能在日本享受低价房的人群,大多是自媒体从业者,他们通常无需过多考虑外部环境因素。


现在,尼鹿在小樽注册了一家公司,这让她得以随时来到这里居住。她曾受抑郁症困扰,当站在小樽家的窗前,广厦千万间在雪幕中若隐若现。尽管家在异国,她也感到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此刻都被雪落的声音温柔覆盖。


文中配图来自受访者。


参考资料:

1、三菱UFJ信托银行《2024年度下半年开发商调查》

2、《全国の空き家数は約900万戸で過去最多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作者:旺仔,编辑:三金、野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奇瑞在天门山翻了个大车 11月12日,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天气晴朗,游客不多。中午时分,景区工作人员突然拉起警戒线,通往“天...
粤享暖冬 乐游阳江!海陵岛邀你... 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阳江市于 2025年11月起至2026年3月底,全面开展 “粤享暖冬 乐...
让境外游客在山东畅游 10月底在山东日照举办的第20届中韩登山交流大会现场 苏锐 摄 冬季未到时,山东已开始布局明年开春的...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甘肃文旅... 这是11月11日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拍摄的兰州牛肉面制作现场。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新华社柏林11月...
美股暴跌道指重挫近800点,英... 资料图片。 文/帅可聪 当地时间11月13日,因美联储降息预期突然降温,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道指重...
立冬要补阳,补全身阳气,清一身... 立冬已至,寒风渐起,此时人体阳气也随自然界的变化而潜藏于内。中医讲究“立冬要补阳,补全身阳气,清一身...
C罗国家队226战首红 生涯告... 在葡萄牙0-2不敌爱尔兰,无缘提前出线的比赛中,葡萄牙队长C罗染红离场。 比赛第61分钟,葡萄牙队左...
护照与签证:畅行世界的“身份”... 当我们筹划一场跨越国界的旅程时,两个文件至关重要:护照与签证。它们如同开启世界大门的钥匙,但功能迥异...
原创 河... 标题:河南这种接地气小吃,5块钱一大碗,生的熟的随便挑! 在河南,有一种小吃,它的名字叫做“烩面”...
新疆索尔巴斯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 11月12日,“显企业担当·助温暖过冬” 新疆索尔巴斯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定向庙尔沟村牧草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