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剂科,在多方考核中找平衡
创始人
2025-04-24 22:23:08
0

医院药剂科,犹如医疗体系中的精密齿轮,在多方考核中艰难寻得平衡。一方面,需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与精准调配,以保障患者治疗的连续性,这要求药剂科具备高效的物流管理和精准的药学服务能力,面对每日海量的处方和药品需求,不能有丝毫差错。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药品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从药品采购到储存、发放等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法规,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们在这双重压力下,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努力在各方考核中找到那微妙的平衡,为医院的医疗服务保驾护航。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里,药学部(也称“药剂科”)的处境独特又复杂。


早些年,它是医院的盈利担当,在药品的流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如同一道分水岭,药学部从盈利部门瞬间转变成成本部门。


更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各类与用药相关的考核指标如潮水般涌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药占比、国采使用比等一系列指标,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将药学部紧紧笼罩其中。


药学部的功能定位也随之转变,既有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又有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还有患者的期待。各方的要求交织在一起,让药学部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药学部正在一场复杂的局面中寻找着平衡的支点。


药学部生态变化


前不久,北方地区一家乡镇卫生院的药学部主任王俊说,“现在感觉药学部是神仙,来渡劫了。”


随着与药品使用相关的政策和考核越来越多,作为药学部主任,王俊和科室的同事不仅要处理多个临床科室的用药需求,现在还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错综复杂的考核。


如履薄冰,冷暖自知——几乎成了王俊这些年最直观的工作体验。


他回忆起去年遇到的一件委屈事。当时,这家医院在完成一款中成药的集采任务量后,临床医生按以往的用药习惯,使用了一些同样集采中标但价格稍高的药品。结果医保部门的批评和警告飞速传来,王俊说,“作为药剂科的主任,我被要求写一份整改报告,解释清楚为什么院内没有使用那次集采主供应品牌的药品。”


王俊还表示,一些集采药的价格低,到了基层医院这一层,医院本来用量、报量就不大,负责配送的公司缺乏积极性。“我们让配送商送货,人家说还不够油费。”经常被配送公司推辞,王俊几乎都习惯了,甚至跟配送公司拉扯也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也因此,有时医院里个别药品会经常断货,比如集采的二甲双胍缓释片,“这些都是老百姓常用药,也会断货。”王俊说。


面对医保部门的要求,王俊只得认真书写整改报告。但他也意识到,虽然政策层面早有规定严禁执行时“一刀切”,但他们“以后也不敢再用其他品牌的了”。


而且更麻烦的事还在患者端。基层医院一旦有常用药断药,就难免遭到患者投诉,药学部就会承受来自院长的压力,“院长让我们把药备齐点,好像我们工作不尽心。”有一些年纪大的老患者,发现自己常用药的生产品牌变了也会投诉,“病人会觉得为什么这也没有、那也没有?”


“只要有投诉,就是药学部的不对。”如此种种,终于让这位药学部主任发出“前来渡劫”的自嘲。


王俊所经历的这几件交织在一起的切片,只是乡镇医院药学部近几年生态变化中一个微小的缩影。


在过去的15年里,随着我国关于药品使用的各项政策逐步完善,临床要在政策框架内合理使用药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关药品采购、用药规范培训、药品使用监测等等的任务。


到了医院内部,这些工作的执行全都属于药学部的职责范畴。


对王俊所在的乡镇基层医院而言,用药上最大的考验是如何执行好集采政策。但对于三甲医院的药剂科而言,工作中的挑战要远远复杂得多。


一位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王芳(化名),一一盘点了她目前面对的各项用药考核指标。


首当其冲,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下称“国考”)中关于用药的考核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本药物占比、国采药品使用比等指标、辅助用药收入占比、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从2011年起,我国开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以来,抗菌药物使用就一直是合理用药的重点,如今国考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为25个国家监测指标之一,这一指标就占据国考中的25分。


各家医院都想在国考中“考个高分”,那25分的重担就压在王芳和药剂科的身上,他们要时常监控各个临床科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


另外,一直以来被重点考核的“药占比”以另一种名字重新出现,如今在国考中被称为“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考核变得更细致了。”王芳表示,“考核药占比时,医院多收一些用药少的患者,把医院总收入这一分母做大即可,但如今考核次均费用,就相当于分子分母都在考核。”


而且,院长们往往格外关注“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这一指标,这也让王芳感到了压力。


此外,国家卫健委每年发布的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十个目标中往往包括一个“关于静脉输液的目标”,这一考核体现为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也需要王芳日常去关注。


而近五六年,随着国家医保部门在集采、国谈方面的深入推进,集采药、国谈药品使用落地的考核,也正在院内落地,成为药剂科的工作任务和指标。


除了上级的考核,在临床中,药剂科还要面临临床医生、患者,甚至医药代表等多方影响。在一层又一层、多方需求、多方利益都要兼顾的局面中,王芳很早就意识到,药剂科的工作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被拉扯的用药需求


多项考核指标夹杂在一起、临床的需求裹挟在一起,药剂科最期待的是:大家共同编织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边界。


但日常里,不同的需求却容易互相冲突。


一家国内顶级三甲医院的药学部主任直言,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院有很多专业性上的要求,但医保部门掌管着“钱袋子”,对医院也有要求。医院不得不把所有的要求和考核,都视作金科玉律,“再怎么上升高度也不为过”。“但一些相关考核不能说矛盾,药学部执行时,的确有些不配套。”


王芳也表示,“我们要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里的685种基药,也要对国谈药应配尽配,还要完成集采任务量。”


还有些互相冲突的要求,以及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医院药学部工作落实中显露出来。


王芳举了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我国坚持基药优先的政策,对于基药使用有着“986”原则——即逐步实现,基层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占比原则上不低于90%、二级公立医院配备占比不低于80%、三级公立医院配备占比不低于60%。按此原则计算,即使将全部基药纳入医院目录,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药品配备数量也不能超过761种、856种、1141种。


但近一两年里,为了推动医保的国谈药入院,医院用药品种数的限制已经被取消。即使此前几年,三级医院用药品种数被控制在1500种左右,也远远超过“986”原则的要求。


配备之外,在国谈药使用上,也和基药的考核指标相冲突——基药的考核包括门诊/住院基药处方占比、基药使用金额占比,但国谈药用得多了,前面这些指标就会降低。


此消彼长之下,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这一指标也会下降。


此前,一直被认为和国谈药相冲突的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前文提及“药占比”升级后的指标),反倒不再矛盾。自2022年版国考操作手册起,在计算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时,可以剔除罕见病用药、国谈药等费用。


不过,据《健闻咨询》多方了解,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的计算方式仍有惯性。


“在实际计算时,医院财务很难将国谈药的使用量、资金量剥离出来。”一位省级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表示,“按规定,还有中成药、长处方等都不计入,但把这几项都剥离出来,财务往往就晕了。”


医院考察自身运营情况时,也不会完全不考虑国谈药,“毕竟是发生在患者身上的费用,保证合理使用是前提。”王芳说。


“如果按放任国谈药在院内随意使用,未来或许也会出现国谈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王芳表示,“尤其当下国谈药还不局限于罕见病、抗肿瘤药,还包括中成药,这三种药品在入院待遇上是一致的。”


还有更细节的问题。比如,集采和国谈都有药效相似的抗菌药物,医生到底应该选择集采药还是国谈药?要去满足哪个考核的指标?


“即使降价,国谈药的价格还是偏高的。”王芳说,对于国谈药,也应当进行处方点评推动合理使用。


上述头部医院药学部主任指出,“各地医院的药占比已经从过去的50%一路下降,现在控制得非常好了,但主管部门认为还不够。”因此各项管理和考核的政策频繁出台,这对于医疗机构特别是医院药学部来讲,无疑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考验。


从盈利部门,到成本部门,再到考核辅助部门


面对复杂,甚至偶尔会互相掣肘的考核,王芳不得不直言,“药学部的工作不容易。


在她看来,要在三甲医院里做好药学部的工作,必备两项能力: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在医院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有这两种能力才能让临床信服,工作才好开展。”


在日常,药学部往往要和医务处联合起来,通过药事管理工作委员会对临床科室用药进行管理。他们会将各考核指标拆解分给各临床科室,对临床科室设立年度指标,按月进行监测,并将指标的完成情况和临床科室的绩效挂钩。


一旦碰到临床科室没有完成指标,考验药学部的时候就到了。


比如,临床科室没有完成集采任务量,药学部要把临床的科室主任请来谈话。有时医院纪检部门也会列席这些批评会,“提醒科室不要犯错误”。如果谈话效果不好,甚至会在临床开药的系统上关掉非中选品牌的药品。


一家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感叹,“我其实都觉得直接关停竞品药的办法,太简单粗暴了。”但也无可奈何,因为院长问责下来,直接责任人还是药学部。


好在临床科室的用药习惯也会形成惯性,一种考核严格执行一段时间之后,临床医生就会慢慢习惯。在王芳所在的医院,院内药占比已经非常低了,只有不到20%,这和他们十多年来日积月累的严格要求有关,慢慢形成了一种传承。王芳说,“临床的科主任也很重要,主任在制定诊疗方案时,能只用一种药绝不用两三种药,临床医生慢慢也就习惯了。”


这15年里,随着各种考核的逐步出台和完善,药学部门在医院的作用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药学部在院内是某种特殊的存在。它不同于医保办的定位是职能科室,而是专业科室。


“药剂科是专业科室,而人们对专业科室的认知往往是它得是盈利部门。”王芳说,可实际上,从2017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药学部就从盈利部门一夜之间变成了成本部门。“退回十几年前,药学部‘拿钱说话’,现在这些都没有了。”王芳说。


随着考核指标的完善繁杂,药学部又从成本部门向考核辅助部门转变。“在考核各项指标过程中,给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要有话语权,让临床既治了病又把钱省下来,说出来的话被临床认可,隐形的地位才能提高。”王芳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健闻咨询 (ID:HealthInsightPro),作者:一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晚餐只吃蔬菜能减肥吗 晚餐只吃蔬菜能减肥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通过节食来减肥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1、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
速福达家庭流感阻断新数据亮相进... (2025年11月06日,上海)随着全球交流全面恢复,跨境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叠加秋冬流感季传播风险,...
它才是“防血栓王者”!这种水果... 秋冬季有一种水果,不仅酸甜多汁,更能缓解干燥,其含有的独特活性成分,更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高手”。最新...
雅阁酒店集团|高端公寓产品焕新...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雅阁酒店集团以其前瞻性的战略视野,不断拓展其品牌疆界,在持续领航高端酒店市场...
【科普】警惕!我院整形美容激光... 每个宝宝都是 上天赋予父母的天使, 然而,有些宝宝一出生 或者出生后不久 白嫩的皮肤上就会带有 一种...
血糖稳一点,健康多一点!控糖实... 糖尿病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但很多人对它还是一知半解 其实,它就是身体“血糖调节系统”出了问题——...
注意!这些癌症越来越“年轻化”... “00后体检发现肺结节”“95后因肺结节焦虑失眠”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体检报告上,开始出现“肺结节”这三...
立体呈现雪域高原发展图景,《铸... 由拉萨市委宣传部、北京援藏指挥部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拉萨故事》《一生西藏情》新书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