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英伟达打算分拆中国业务”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然而,这一消息随后被迅速辟谣。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此次辟谣彰显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长期承诺。英伟达将继续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这也让市场和业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相信英伟达将在未来继续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自从两周前老黄再次到访北京开始,社交媒体上一直在沸沸扬扬地流传“英伟达打算分拆中国业务”。具体的传闻有三种:
英伟达打算把中国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
英伟达打算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专门服务中国客户。
英伟达打算把H20芯片交给中芯国际代工。
上述三条传闻,其逻辑一以贯之,即英伟达不希望把广阔的中国市场给损失掉,希望找到一条既不违反美国监管措施、又能服务中国客户的道路。假设中国业务独立出来,不但销售独立进行,连芯片代工也独立进行,是不是就可以实现两全其美了?
这些传闻不仅流传于社交媒体,还被台湾《电子时报》(DigiTimes)报道了。于是引发了昨天英伟达的官方辟谣:“此传闻完全为假消息,相关说法没有任何依据,而将毫无根据的主张和猜测作为事实发表是不负责任的。”算是给这个事件划上了一个“分号”,但不是句号——我相信类似说法,无论多么荒诞不经,仍然会在社交媒体流传下去,就像当初的“在大沙漠里建光刻厂”,以及“DeepSeek成功绕过了CUDA”一样。
英伟达是否有意愿、有魄力顶着美国的压力让中国业务独立出来,这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但是,假设英伟达真的有此意愿(仅仅是假设,我不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现有条件下,它到底能做什么?“分拆在中国的运营”?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最早制造这个传闻的人,显然对英伟达的中国业务缺乏直接了解。
英伟达的中国分支机构,主要是“英伟达科技”以及“英伟达技术服务”公司(均位于上海),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空壳”,比“代表处”好不了多少。英伟达在中国几乎没有直销,不论是数据中心级显卡还是消费级显卡,绝大部分销售均通过英台、丽迈等代理商进行。至于技术支持,一般也不会由英伟达官方人员去做。事实上,由于英伟达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稳定性很强,本来就不需要多少技术支持,这是它的一个核心竞争优势。
一张英伟达数据中心显卡,在离开台积电代工车间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服务器厂商组装为一台训练机/推理机(或一体机),流入代理商之手,然后进入终端客户。在少数情况下,也存在所谓“显卡散货”,但同样会流入代理商之手,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终端客户。在这个过程中,英伟达中国分支机构可能不会扮演任何角色;它日常的主要工作,基本都是“务虚”而非“务实”。
因此,英伟达要如何分拆一个几乎不存在实体的业务呢?难道要先把中国分支机构“实体化”,大规模追加投资和人力,乃至建立庞大的直销体系?不用说,上述对策近乎天方夜谭,就算真想做,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好的。要让老黄做出难度这么大的决策,那要看到非常丰厚的利益才行,现在他恐怕还没看到。
至于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也是相同的道理:英伟达能拿出什么去“合资”呢?难道要拿出芯片研发设计方案吗?那是美国绝对不会允许的,如果老黄连这个风险都敢冒,那他也就不是商人了。除此之外,英伟达在中国大陆既无直销网络、又几乎没有官方客服人员、还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合资”的基础是什么?难道要拿出代理商去“合资”吗?问题在于,这些代理商本来就是中国公司啊!
不管上述方案多么荒谬,我们还是先假设它能成立。英伟达让中国业务“独立”了,然后呢?只要它的芯片仍由台积电生产,而台积电不敢冒风险,那么芯片供应问题就还是解决不了。传闻的制造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附带制造了另一条传闻:H20芯片要交给中芯国际代工。这一条其实是最早流传出来的,我印象中早在老黄抵京的那一天就传起来了。
然而,这条传闻在逻辑上就很荒谬:H20本来就是英伟达为了回避美国芯片管制,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型号。既然都要绕过美国管制了,还生产H20干嘛,直接生产H100不是更好吗?由于显存带宽限制,H20仅能用于推理,而H100既能用于训练,也能用于推理,全方位优于前者。而且,H20和H100都使用台积电N4(4纳米)制程,制造难度相差极小;如果中芯国际真有能力代工H20,何不干脆一步到位,直接代工H100算了,彻底解决国内AI算力问题?
如果上述梦话都成为事实,如果老黄真的冒着重重风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H系列芯片交给中芯国际(或其他任何一家国内代工厂)代工了,那么还要面临一个最大、最不可逾越的难题:良品率偏低,会导致成本远远高于台积电,出厂价显然也会远远偏高。
现在国内企业还是偏好英伟达,第一是综合部署成本低,第二是技术稳定、省心。如果英伟达显卡的价格提升到比华为昇腾还高呢?那买它的意义何在?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英伟达产品的运行稳定性还是会比较高,给用户省不少心。但是费了这么大周折、绕了那么大的弯子,就为了这一点好处?
总而言之,上述一系列传闻,就好像一个(或者一群)完全不熟悉英伟达业务、也完全不了解芯片产业现状的人,在酒馆里喝酒吹牛讲的段子。偏偏这些段子流传程度很广,引发了《电子时报》的报道,这就导致英伟达不得不出来辟谣了。
再强调一下:虽然上述段子十分荒谬,从头到尾透着一股不靠谱的味道,但绝不是近年来国内芯片行业流传过的最荒谬的段子。我认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光刻厂”,以及“DeepSeek通过汇编语言绕过了CUDA”,其荒谬程度和常识缺乏程度都远过之。就连这些一眼假的传闻,到现在都还没有被彻底辟谣,那么关于英伟达的奇怪传闻能够广为流传,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顺祝大家五一假期愉快,多玩游戏,多看电影,多享受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