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那样网暴我们的家人,我们会站出来保护他们!最坏的影响,可能就是我们不再合作了。
我也要感谢沈腾老师的太太和我的先生,因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部合作的作品。”
说到动情处,马丽的泪水就在眼眶打转,但她还是努力维持住情绪,没有泪洒现场。
愈演愈烈的“cp粉”现象
在长沙路演现场,马丽眼眶泛红的那一刻,台下突然炸出一句 "你们可是救过中国喜剧的人啊"!这句话精准道出了"沈马CP"的特殊性。
2012年他俩带着《今天的幸福》勇闯春晚,结果因为小品太前卫,差点被 "毙"。
关键时刻,沈腾熬到胃痉挛连夜改本子,马丽套着借来的西装,硬把 "马冬梅" 这个名字演成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国民梗。
而沈腾也凭借 "郝建" 一角,成功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长在大家笑点上的男人。
此后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他俩的即兴互怼堪称一绝,甚至沈腾忘词时,马丽一个眼神就能无缝救场,这些片段被网友剪成合集,播放量轻松破百万。
可谁能想到,这份艺术上的灵魂共振,到了显微镜女孩们手里,变成了嗑糖的 "实锤证据"。
沈腾顺手给马丽递水?暗戳戳发糖!马丽说儿子像 "舅舅沈腾"?地下情石锤!
更离谱的是,现实生活活生生被 CP 粉脑补成了八点档狗血剧。有人扒出沈腾老婆王琦2015 年发的全家福,愣是从照片角落的玩具,推理出"沈马共养私生子"。
三亚机场偶遇两家人组团度假,到了超话里就成了"形婚夫妇掩护真爱出游"。
某次直播里,沈腾不过随口夸了句 "马丽做的红烧肉一绝",第二天热搜直接变成 #沈腾最爱马丽的味道 #。
这些离谱的过度解读,逼得两位当事人越来越低调避嫌。马丽儿子五岁生日宴,原本要请的沈腾,最后只能改成视频祝福;去看个话剧,都得发家庭九宫格合影,生怕被误会。
如今马丽终于忍不住,彻底打破了cp粉的“幻想”,网友讽刺:"这届CP粉不是在嗑糖,是在造孽。"
但也有人说了句公道话,发展到今天这程度,也不能全怪粉丝吧?
资方炒作,马丽自救
《独行月球》首映礼上,大屏幕循环播放沈腾马丽十年合作混剪,这哪是什么情怀杀?分明是片方举着喇叭大喊 “快来看这对 CP!”
此后不管是晚会还是电影节,两人同框必上热搜:沈腾不小心踩到马丽裙子,热搜词条秒变 “沈腾慌慌张张的样子太宠了”。
上台发言的时候举着话筒追着她跑,让她先发言,沈腾拿奖杯第一时间拥抱马丽,立刻被解读为“双向奔赴的爱情”。
这些所谓的 “意外”,与其说是默契,不如说是精准计算的流量投喂。
片方在刀尖上舔血,艺人却要在舆论漩涡里自救。今年《水饺皇后》宣传期,马丽直接上演了一场 “教科书级危机公关”。
她带着老公许文赫高调跑路演,采访时三句话不离 “我老公帮我改剧本”,生怕观众忘了她已婚身份;
晒剧组盒饭照时,特意把婚戒怼到镜头前特写,简直是在屏幕前举着牌子写 “已婚勿 cue”;
更绝的是让五岁儿子直播里奶声奶气喊 “沈腾舅舅教我变魔术”,用亲情梗直接把 CP 粉的幻想按在地上摩擦。
这波操作看似随意,实则招招精准,把“划清界限”四个字写得明明白白。
反观沈腾,避嫌方式就显得笨拙许多。在《王牌对王牌》里,他宁可故意输给贾玲,也不敢和马丽多互动,生怕被扣上 “暧昧” 帽子。
发宣传微博只敢孤零零挂着自己的海报,@马丽都不敢带个可爱表情包。但网友看得透彻:这哪是他不够聪明,分明是聪明过头了!
说到底,这场 CP 狂欢就是场危险游戏。片方为了流量无底线炒作,却把艺人架在舆论火上烤。
再这么下去,哪天两人一个对视、一次击掌,都可能被解读成 “恋情实锤”,到时候身败名裂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马丽这次果断 “自救”,看似放弃了一部分炒作带来的热度,实则是及时止损。
毕竟真正的好搭档,不需要狗血剧情来维持热度,要是能一起演到 80 岁,不比这些乌烟瘴气的 CP 梗香多了?
那些还在幻想 “沈马爱情” 的人,也该醒醒了 —— 舞台上的默契是真,生活里的界限更是真,别让嗑糖,毁了一对黄金搭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