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悲剧性的结局中,最令人唏嘘的一幕莫过于梁山军师“智多星”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殉主的情节。
作为梁山的智囊核心,吴用一生为宋江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为宋江和梁山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当宋江喝了毒酒毙命后,很多人都以为那是吴用对宋江的最后的忠义。
其实这一事件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算计和个人心理动机。
其实要说到梁山108好汉,就是吴用为人最为复杂、最为狠毒、也最为有心机。
吴用,绰号“智多星”,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核心谋士,位列梁山好汉第三位。
他性格复杂,既有超凡的智慧与谋略,又有深重的道德争议,同时又有着理想化的政治野心。
表面看他为梁山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那不过都是他布下的局,最后还因为自己的“私心”,毁灭了梁山。
1、智慧超群,谋略过人
吴用是梁山的“大脑”,几乎参与了梁山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
从“智取生辰纲”的精密布局,到“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等战役的指挥,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判断力。
他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使梁山从几十人的草寇团伙发展为威震一方的军事集团。
不过,他的智慧并非纯粹的阳谋,而是带有极强的权谋色彩。如,他利用蒙汗药智取生辰纲,虽未伤人,但手段并不光明。
2、知人善用,但手段狠辣
吴用擅长招揽人才,如卢俊义、关胜、秦明等猛将的加入都离不开他的计谋。但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着实令人有些唾弃。
·逼秦明上山:派人假扮秦明屠杀百姓,导致秦明全家被朝廷处死。
·陷害朱仝:指使李逵杀害沧州知府之子,逼朱仝落草。
·逼卢俊义上山:他假冒算命先生,在卢俊义家中题了反诗,最终将一代名将逼上梁山,最后还被高俅等人暗害,落水丧命。
那些行为都表明,吴用虽然为了梁山不择手段,但在道德上实在有失水准。
正因为他对很多好汉的手段太过卑劣,以至于宋江死后,他经常梦见曾将的好汉们来索其性命,也成为他最后自杀的关键因素之一。
3、理想化的政治野心
吴用原本为一书生,曾参加过科考,最终没有考中。但他不甘平庸,一直渴望建功立业。
由此,最终看透官场晋升渠道后,开始选择另外一条路来实施他的政治抱负。
他先是追随晁盖,后来发现晁盖安于现状,没有太强的进取心后,开始转投到更有政治抱负的宋江。
他支持招安,看似是希望梁山好汉能通过归顺朝廷获得正统地位,但其实背后最想当官的不过是他一人而已。
甚至宋江都是被他“绑架”和“说服”的。宋江看似是梁山的首领,但政治抱负远没有吴用要求的高,且宋江还有着非常严格的道德底线。
如,征辽期间,他曾试探性地提议“弃宋从辽”,那一背叛性的建议虽然最终被宋江断然拒绝。
但那一插曲,也十分鲜明地表明吴用的政治目的,有些太过功利性,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劣做法。
梁山人马征方腊凯旋后,108将损失了三分之二,加之中途离去的好汉,最后被封赏的好汉,共计27人。
宋江以“带头大哥”的身份,最后被封为“楚州安抚使”。
到任后,他惜军爱民,深受百姓与军校敬重,讼庭肃然,六事俱备,军民钦服。
只因当时给梁山众好汉封官时,在高俅等人的精心安排下,梁山好汉都被分散在了偏远的地区。
由此宋江在楚州时,距离吴用、花荣任所较远,只有润州的李逵较近。
一天早上,京城使者带来圣旨与宋徽宗赏赐的御酒,宋江明知道可能有诈,最后还是无奈地喝下了。
不久,宋江腹痛加剧。那一刻宋江就意识到中毒了。若安道全在或许他还有救,当时高俅等人用的是慢性毒药。
但那时安道全已经被招为御医,根本不可能找到,也根本不可能救他。
宋江自知无救,开始准备后事。他初到楚州便看中蓼儿洼作墓地,于是就想将自己葬身在那里。
后来他又想到,担心自己死后,离得近的兄弟李逵会造反,便差人请李逵来。
李逵到后,宋江说明了一切原委,甚至将怕他死后李逵会造反的想法也说了。李逵听后也没有大的反应,情绪稳定的很,估计他也预想到结局了。
宋江、李逵死后,吴用给他两收了尸,最后葬在了蓼儿洼。安排妥当后,他和花荣也一并自缢在了宋江李逵的墓前。
那么,吴用为何非要自杀呢?真的是对宋江大哥的绝对忠诚吗?
其实要说忠诚,花荣算一个,至于吴用嘛,他要复杂的多。他的自缢,更多的是他看到了太多的潜在“危险”。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高俅等人的做法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话说宋江死后,据宋江的侍婢小玉透露,吴用深切地意识到,那绝非一场意外中毒,而是高俅精心策划的政治谋杀。
更令吴用震惊的是,通过李逵对高俅家丁张顺的严刑逼供,他了解到卢俊义、宋江等人的死,不过是朝廷清洗梁山势力的开始。
他知晓了,高俅等人已经拟定了一份黑名单,计划逐步除掉所有幸存的梁山头领。其中他就是接下来的一批,压力迫在眉睫。
那一发现,彻底击碎了吴用对朝廷的最后幻想。
他猛然意识到,自招安以来,梁山始终处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政治陷阱中。
朝廷从未真正接纳过他们,即便朝廷的招安也不过是“以贼制贼”的权宜之计。
吴用深知自己作为宋江最亲密的谋士,曾主导过无数对抗朝廷的军事行动,策划过多次对朝廷命官的诱捕和招降。
那些“罪状”在太平时期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更何况如今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刻了。
还有,吴用还从各种渠道获悉,朝廷已经开始暗中调查他与宋江的所有往来书信,那显然是系统性清算的前兆。
面对一系列致命信号,“智多星”吴用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不是高官厚禄的晚年,而是马上就会到来的暴风雨般的打击和毁灭。由此,在万般无奈之下,他最终决定在宋江墓前自缢,了却了自己复杂的一生。
读者们,关于“吴用为何要自缢在宋江墓前”,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