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亚洲
这个“五一”假期,枣庄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景区爆满、市井升温,古城、山野、商圈、田园人潮涌动、热力四射,凭实力“出圈”。作为全市景区的“龙头”,台儿庄古城4次被央视聚焦,更有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等央级、省级媒体密集报道,图文、视频等稿件累计120余条。而在另一个舞台,5月2日晚,在枣庄文体中心,潘玮柏、萧敬腾、于文文、吴克群、郑源五位华语乐坛实力唱将联袂登台,在滂沱大雨中上演了一场“水与火”交织的视听盛宴,也为枣庄“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
近年来,在发展旅游方面,枣庄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五一”前后至整个夏季,枣庄全市将举办5大系列195项活动,同时还推出了“微湖观荷”“龙泉塔影”“龙湖月色”等19处网红打卡地,以及“运河古风”慢城生活之旅、“森林康养”休闲生态之旅等5条旅游特色线路,旅客朋友们一边吃着辣子鸡、喝着石榴汁,吃着菜煎饼、喝着羊肉汤,地地道道的特色美食绝对能满足您的味蕾,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文旅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能够带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乘数效应,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枣庄有1家5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扎实推进“全景枣庄”建设,不断解锁“新业态”“新产业”赛道,注重从单一的旅游消费向多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构建旅游、体育、娱乐、影视、购物、餐饮等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实现“旅游+”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将流量经济打造为驱动区域发展的长期引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建立包括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宣传推广等部门文旅联动机制和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效能。要完善实施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工程、精品线路提升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消费体验升级工程,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品质化、多样化、休闲化的文旅消费需求,让广大游客在枣庄玩得放心、住得安心、游得舒心。
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大等特征,只有切实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不断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才能让枣庄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