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阶;期待您的关注。↓↓↓
读者故事/于晓明:
有个堂哥,在单位干了快十年了。
前两天他跟我说,打算辞职了。
我问咋了?严重了吧?
最近烦死了,整天焦虑,动不动就跟同事急,跟领导顶嘴,回家也跟媳妇吵。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
感觉在这环境待不下去了。
说实话,他这情况,太多了。
不只是他,我工作这些年,接触过很多单位的朋友,大部分早晚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有的挺过来了,有的一辈子就这么内耗下去了。
我跟他说,你不是性格问题,是没理解单位的本质。
在单位,想活得舒坦,至少要明白这三点。
第一,你所在的位置,不是靠能力决定的。
很多人刚进单位时,热血沸腾。
觉得自己学历高,能力强,一定能在这里大展拳脚。没过多久,现实就给了他一巴掌。
他看到那个整天划水的老油条,升职加薪;那个说话漂亮的阿谀奉承者,备受赏识;而自己,干再多活,提出多少建设性意见,都不被重视。
这时候,就开始烦躁了。
我那堂哥,硕士,技术一流,结果到现在连个中层都没混上。他看不起那些混日子的同事,那些同事也看不起他这个"书呆子"。
单位就是这样,级别、关系、资历,这才是决定你位置的关键因素。能力?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所以,你非要靠能力说话,那就注定会烦躁。
第二,单位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干得好,而是不出事。
这事乍一听挺荒谬的,但在单位很正常。
因为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考核指标不明确,上级来检查时看的是有没有出问题,而不是你干得多漂亮。
所以领导宁愿你少干点,也不愿你干多了出错。
前段时间,我堂哥主动揽了个活,他觉得能展示自己的能力。结果做到一半,领导换了,新领导不想承担任何风险,直接叫停了。
堂哥急了,好几个月心血白费。我跟他说:这就是单位内的逻辑,不出事才是硬道理。你越主动,风险越大。
第三,在单位,人情比规则重要。
单位内有句话:办事不按套路出牌。
什么意思?就是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是按规章制度办,实际上全靠人情打点。
堂哥之前申请了一笔科研经费,按流程提交了,结果一直卡着不批。他很疑惑,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得先去找主管领导喝个茶,聊聊天,说明来意。
他不屑这套,说按规定办事就行,结果经费迟迟批不下来。
规则是死的,人情是活的。你不适应这套游戏规则,就会处处碰壁,越来越烦躁。
明白了这三点,你就知道怎么在单位活得舒坦了。
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想着靠能力出头。
该做的事情做到位就行,不要想着大展拳脚。
学会处理人情世故,不要太较真。
很多人在单位里烦躁,是因为他们带着错误的期望进来的。他们期望这里像能者上,或者像学校一样公平竞争。
但单位就是单位,它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和游戏规则。你不适应,就会被排挤,就会烦躁。
我跟堂哥说,你现在有两条路:
要么调整心态,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小事,不再对环境抱有过高期望,找到工作之外的乐趣。
要么就干脆离开,去适合你的地方。
适应环境就是向平庸妥协。我不这么认为。
了解规则,不代表你要变成规则的一部分。你可以在遵守潜规则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本心。
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关键是你要先了解这个环境,而不是一味地与之对抗。
对堂哥来说,他选择了留下来,但找到了新的寄托- 合作开了个烟酒店,周末去那里当老板。
工作日的郁闷,在周末都能释放掉。
这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