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之所以如此笃定,短了谁的,也短不了他和林妹妹的,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贾宝玉前世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使其得以修成人形。绛珠仙子为报恩,决定用一生的眼泪偿还这份恩情。
这种前世注定的缘分让贾宝玉在潜意识里对林黛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确信,他们的关系是板上钉钉的事,绝不会有变故。
即便贾府败落,即便林黛玉日后没有钱,那么日后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也断不会少了林妹妹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荣国府的宝贝,他们自幼在贾母的培养下,一起长大,朝夕相处,贾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这兄妹二人感情深厚。
别人可以不在贾母院子里生活,这兄妹俩,老太太是离不开的。荣国府里有什么好事,宝玉和黛玉都是占上等的。
宝黛二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我必有你。
林黛玉的风筝飞走了,贾宝玉怕风筝寂寞,马上放了自己的风筝去陪伴林妹妹的风筝。因此即便贾府日落西山,也断然不会亏待宝玉和黛玉这对宝贝。
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她时常骂两个玉儿,实际上明明是宠爱这两个孩子。
从王熙凤到小厮,大家都知道,宝黛是贾母心中理想的一对儿,他们早晚要结婚。既然结婚是一家人,那么贾府就会格外照应宝玉和黛玉,即便后手不接,也不会少了两个玉儿。
贾宝玉不是长子长孙,因此荣国府不会是贾宝玉的。荣国府的爵位是贾琏的。贾琏继承爵位后,荣国府的爵产应该由谁继承,不是贾政说了算,而是皇上说了算。
如果皇上决定荣国府的爵位和爵产都归贾琏管,那么贾政一家人就得搬出荣国府。就像当年贾代善的兄弟一样,离开荣国府独立生活。
即便,荣国府的爵产还归贾政和王夫人管理,那么在贾政死后,爵产的归属还要打一场官司,还需要皇上定夺。
是贾琏继承?还是贾政的子孙继承?
如果给贾琏,就无异议,贾宝玉根本没份。即便给了贾政子孙继承,贾宝玉也不一定能继承。如果贾宝玉没有哥哥,或者是哥哥没有儿子,那么爵产是贾宝玉的。
但是,贾宝玉的哥哥贾珠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贾政的嫡长孙。继承爵产的顺序是嫡长子、嫡长孙。因此贾宝玉没有继承荣国府爵产的资格。
如果老太太在,贾宝玉结婚以后,可以住在荣国府。享受没有的月例银子。如果老太太不在了,荣国府的爵产归贾琏或者贾兰所有,贾宝玉就必须搬出荣国府。像贾芸和贾代儒一样住在宁荣二府的外面。
照此说来,荣国府财政赤字跟贾宝玉没有太大的关系。
1.贾母。
贾母的财富多到流油,按照王熙凤的话说“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她老人家的财产都打算留给宝玉。王熙凤公然打趣贾母,“只是累我们。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东西只留给他!我们虽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
贾母的财产留给贾宝玉已经成为共识了。 贾母的财产够贾宝玉和林黛玉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
2.王夫人。
贾珠死后,王夫人将贾宝玉视为这辈子的依靠。对孙子贾兰不闻不问的。显然,王夫人个人财产会将大部分给贾宝玉,少部分给孙子贾兰。
王夫人是伯爵府的姑娘,结婚时的嫁妆头面价值万两银子。王熙凤不屑地对贾琏说:“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贾府姑娘结婚需要多少银子呢?
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对平儿说:“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显然贾府姑娘的嫁妆价值一万两银子。
王夫人这么多年在贾府当家,她的私房钱只会越来越多。因此贾宝玉的财产有一部分是王夫人给的。
3.贾府给的分家钱。
贾宝玉结婚,荣国府的公账上会给贾宝玉一笔钱。当贾宝玉搬出荣国府时,公账还会分给贾宝玉一笔银子,或者是土地。这就是分家钱。
贾宝玉商人不挣钱,但是只要不胡吃海喝,不赌博、逛窑子,有了这三笔钱,足够当一个富家翁。
贾宝玉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他想不到自己的财富收入。他只是单纯地以为,凭自己和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短了谁的,也短不了他和林妹妹的。
贾宝玉懂得人事莫定,应该且行且乐。
尤氏笑话他不考虑后事。
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李纨等都笑道:“这可又是胡说。就算你是个没出息的,终老在这里,难道他姊妹们都不出门的?”尤氏笑道:“怨不得人都说他是假长了一个胎子,究竟是个又傻又呆的。”宝玉笑道:“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
贾宝玉不是那种杞人忧天的人,他知道“人事莫定”,人生有起有落,与其担忧未来后手不继,不如及时行乐。
他在安慰林黛玉,不要担心未来,过好当下。
本文共1920字,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