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野中西合璧!南浔百间楼晨雾倒影,黑白水墨画里藏着西洋楼
创始人
2025-05-18 21:01:34
0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醉忆江南,南浔古镇

南浔北濒太湖,位于江浙沪交界处,自古便是浙江湖州的经济文化重镇。南浔在北宋聚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滨溪遂称浔溪;南宋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

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首字,称南浔,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一跃成为江浙雄镇。

近代南浔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丝商迅速崛起,政经人物涌起。

穿镇而过的頔塘,开挖于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因两岸多芦荻,最早称“荻塘”,又名“东塘”,曾经是大运河的重要航道。50年代年頔塘已无法满足航运要求,新开河道后,頔塘故道得以避开后期历次的拓宽和疏浚。不远处有洪济、通津二桥。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豪门巨宅、经典园林;恪守传统、中西合璧,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南浔丝业会馆)

頔塘故道两岸,轻巧通透的劵洞门组成骑楼长街,全长400余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沿河民居群落三叠式封火墙、水柱廊檐,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后,为他家的奴姆仆人居家而建,俗称百间楼。

由丝发家,南浔自明清就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清代南浔人家财富在1000万(白银两)以上为象,100万以上为牛,30万以上为狗,计有4象8牛72黄金狗,他们留下了大宅故居,园林书楼。

张石铭故居,主人张均衡(1871-1927),字石铭,清光绪二十年举人,为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他和张静江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建筑共有240多个房间组成,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号称江南第一巨宅。

懿德堂为张石铭所建。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得名。

(西洋楼)

西洋楼西洋舞厅,系张石铭宴请文人名流,举办舞会之所。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主人因慕元代湖州籍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而名为“小莲庄”。

小莲庄内绿木深深,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内有御赐牌坊、匾额和碑廊、家庙、净香诗窟等经典建筑。分外园和内园。

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

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为江南园林之佳构。

与小莲庄一河之隔的嘉业藏书楼,为清末刘镛之孙,著名藏书家刘承干于1920至1924年所建。藏书60万卷,16万余册,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

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代理国民政府浙江省主席,被孙中山先生称为“中华第一奇人”的张静江的故居就坐落在这里,又名尊德堂,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

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现为张静江史料展馆。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亲沐西风的刘镛第三子刘梯青所建,江南中西合璧建筑的经典。这座几乎以欧洲建筑为范本的两屋建筑,百年前就出现在江南小镇上,属十分罕见,证实了这座千年古镇的时尚追求和开明开放的胸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悠悠球焰魄好还是冰焰好? 悠悠球焰魄好还是冰焰好?焰魄好,因为焰魄是最新一代的悠悠球,性能和外光都跟更加好看。
原创 甲...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10年增长4.6倍,年均增速达20.1%,其中35岁以下...
原创 强... 在今年季后赛掘金队的首发前锋阿龙戈登再次大放异彩,截止到现在他场均可以砍下16.8分7.3篮板2.9...
新冠又活跃了?孩子出现发热、咳... 2025 年 5 月,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阳性率连续三周上升,南方省份阳性率略高于北方...
原创 从... 在时尚界的江湖里,有这样一个堪称传奇的逆袭故事。曾经,它是被众人嘲笑的“丑鞋代表”,股价如自由落体般...
奥一曝光当晚立即行动,深圳这条... 昨天(5月17日),奥一新闻对龙岗区布吉街道京南路与中元路交汇处存在大排档违规外摆现象进行了报道,引...
去四川旅游攻略当地团五天四晚攻... 标题:《我的四川五日游记:跟着乐乐探索天府之国的美食与文化》 四川旅游推荐!当地导游-乐乐:185 ...
去四川旅游攻略小包团五日游需要... 标题:【四川五日游小包团花费大揭秘,驴友亲测乐乐导游的超值服务!】 四川旅游推荐!当地导游-乐乐:1...
秋游昆都仑水库,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天的画卷在北方总是显得格外壮丽。当金黄的树叶与湛蓝的天空交织在一起时,大地仿佛被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