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阿胶,卖了150亿?
创始人
2025-05-19 22:21:52
0

在商业的舞台上,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穷人的阿胶,居然卖出了 150 亿的惊人成绩。阿胶本是传统的滋补品,曾被视为较为高端的养生之物。然而,通过巧妙的市场运作和精准的定位,将其推向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穷人。或许是通过降低价格、创新营销方式,让原本遥不可及的阿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 150 亿的销售额,不仅展现了市场的无限潜力,也反映出商家在挖掘消费群体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今天,你吃红菜头了吗?”


如果这个问题在五年前被提起,大概会被当成冷笑话——毕竟这玩意儿长得像沾了泥的萝卜,味道还带点泥土的倔强,还有一个土名:


甜菜根。


然而一夜之间,红菜头成了都市中产的“社交硬通货”,


奶茶是不可以喝的,但红菜头制成的果茶喝了是能彰显privilege的;


都市隶人的吊命水是没什么稀奇的,但加了红菜头的吊命水是能实现阶级跃迁的。


甚至某红书已变为红菜头种植基地,成为三明治、能量碗的新成员——谁的健康餐里头要是没红菜头,那就显得你很不自律。


问就是,“不是吧(捂嘴笑),不会还有人没在吃红菜头吧?”


中产心中,甜菜根不叫甜菜根,而是“生命之根”、“欧洲灵芝”。


“总感觉吃了它,就能像魂斗罗破解版一样获得无限条命。”



不过,第一批吃到红菜头的普通人都懵了:


“这么难吃的根茎蔬菜,喜欢的人是有异食癖吗?”


红菜头,中产新宠


有位诗人曾说过,江山代有网红出,各割中产两三年。


红菜头也不例外。


2018年之前,红菜头在国内的定位堪比当年的一博:


小范围待爆,本质上不红。


它潜伏在健身博主的餐盘角落,搭配鸡胸肉和西兰花,成为“自律人设”的标配道具。


那时的红菜头,是欧美健康食谱的“舶来品”,名字还带着翻译腔的别扭,“甜菜根”。


众所周知,白人饭=饭缩力,白人精英饭=饭缩力max。


老祖宗没严选上的食材显然有他的道理。因此很多人都会灵魂发问:


“ber~这玩意是啥,好吃吗?”


而每一个试图让红菜头登上自家餐桌的人,都会想扇自己两巴子。


“死嘴,叫你那么好奇。”



毕竟第一批吃红菜头的人表示,“有一股下过雨的农田的味道”。


而轮到自己吃才含泪领会中文的意境之美,“这不就泥土的芬芳吗!”


是的,作为一种根茎蔬菜,红菜头既没有继承到土豆的平和,也没继承到萝卜的清香。


它,只有一股不忘本的土腥味。


社交媒体上,大票买了红菜头却无处下手的厨子绝望嚎叫,“红菜头咋吃啊?”


有人听到红菜头补血、抗炎、促进排便,励志用生吃这种最old school的白人做法为身体充电,结果辣的嗓子眼难受。


“而且吃完不停放屁,还巨响。”


一年水硕,一生英伦情的留子越吃越觉得不对:“为啥吃起来是脆的硬的,那我之前吃过的很好吃的软甜的是怎么做的?”


不信邪的国人干脆买了成品,看Tesco的红菜头上面写了sweet,选择相信白人对白人饭的尊重,结果吃完自己都笑了:


醋腌也就算了,还这么酸,“像把一瓶山西陈醋倒了进去,吃完差点把人送走。”


“我真傻,真的,怎么会信白人的口味呢。”


而真正的勇士在试图将红菜头塞入各种厨具,用不同的烹饪方式烹饪后,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


“刚吃完,呼气都是土腥味。”


“用这个东西榨汁做红色饺子皮,饺子都不乐意。”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尝味道脸发苦,不管是煮熟了还是生吃,都无法消减那个味。


别怪他们,谁让这玩意——咋做都不好吃。


到最后,这群人痛了,悟了,懂了,得出那个一早就得出的结论:


“别买真的,能替代甜菜根的食物很多的,真没必要受这个罪。”


但恰是因为互联网上一边倒的差评,反而更让人好奇:


难吃中产还爱的要命,是他们口味异于常人吗?


只能说,这年头,大家总是惜命的,中产尤是。


正是因为难吃,才能彰显健康的成本;土腥味越重,越能彰显“自律的悲壮感”。


“健身肌肉不痛吗?学习脑子不疼吗?


那红菜头这种富含硝酸盐、矿物质、甜菜碱,排毒降压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超级食物,难吃咋啦?”


想要身体好,就得让味蕾遭点罪。


在红菜头信徒的现身说法下,只要你坚持吃,自会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有人说自己吃了半个月,气血没感觉出来有啥变化但体重倒是上升不少,姨妈还没来。


“那是因为吃的还不够久!”


有的人吃了一个月欧洲萝卜,已经补回来了中医的气血。


有的人去川渝地区出差,吃了红油火锅担心长痘——别怕,咱们有红菜头。


什么小林祛痘贴、阿达帕林,都跪倒在我们红菜头门下。


就连肛裂这种难以启齿的隐疾,红菜头也能轻松拿捏,


“怕出血,怕贫血,就吃红菜头,小裂友们快尝试一下吧~”


总之,觉得难吃,就驯化味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错的不是食物,而是我的嘴。”


在这种精神暗示下,红菜头甚至有了超越食物本身的意义。


只要你使用得当,它就能从肉体医治心灵。


它还给人一种极强的精英感——仿佛在沙拉碗里加一点红菜头,我就不是在三里屯当女工,而是出现在《纽约客》的杂志封面。


文艺范儿,懂?

此时,红菜头的土腥味反而成了“自律”的象征,能咽下红菜头还挤出甜美微笑的人,活该成功:


“你别看我现在一个人在这里吃红菜头健康餐,我呆会儿还有一场帕梅拉的课呢。


哦对,(捂嘴惊讶),是私教哦~”


而中产的主义,就是商家的生意。


catch到了红菜头的营销密码后,太多人用“高级健康感”等模糊概念,将红菜头神化为圣品。


嫌红菜头腥?


那就给红菜头加点柠檬和苹果,用甜口和高颜值重新包装“难吃但有益”的印象。


吃下去的是菜根,晒出去的是人设。


从精英厨房到二十元一杯,想健康就买它。


于是,一种原本代表小众品位、甚至略带“苦口良药”气质的食物,突然成了消费符号的新宠。


在厨房里,它是穷人的阿胶,打着能补气血的旗号;


而贴上“有机”“欧洲进口”标签后,它摇身一变成了“蔬菜界的爱马仕”……


因为被打上了某种标签,所以红菜头火出了圈——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一袋200g的“甜菜根粉”月销1万+,便宜的也有5万+。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甜菜根市场规模或将从2025年的165.4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12.8亿美元。


即使,“像在喝掺了铁锈的洗脚水”。


“超级食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两年,很多人都发现了:


现在的奶茶口味,越来越奇怪了。


除了甜菜根,最近一年,有很多食饮品牌开始扎堆,他们以“超级食物”为卖点,不停推新品。


去年7月,喜茶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推出了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的夺冠纤体瓶,上线一周年,累计销量3700万杯。

茶饮品牌迅速跟进,纷纷围绕羽衣甘蓝出产品。


奈雪的茶有霸气羽衣甘蓝奇异果、茶百道友羽衣甘蓝•轻畅杯,乐乐茶有鲜配纤体瓶。


到了今年,咖啡品牌也加入了以超级食物为卖点的新品研发。


M Stand推出了甜菜拿铁、甜菜苹果热美式-甜菜根,茉酸奶出了甜菜根脆,挪瓦咖啡出了红菜头紫甘蓝美式。


甚至姜黄这种过往多倍应用在药材中的食物,都接过羽衣甘蓝的接力棒。


哪怕不是饮品,也能蹭。


白象上线“羽衣甘蓝轻轻面”,主打“富含膳食纤维、轻盈健康”,王饱饱推出白奇亚籽冲剂,自称是黑奇亚籽的plus。


越来越多的“超级食物”登场,那“超级食物”到底是啥呢?到底有啥用?


先说结论:是好东西,但是没吹的那么有用。


简单来说,“超级食物”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指的是那些富含营养、抗氧化成分、被赋予“延年益寿”“排毒养颜”等多重美好幻想的食物。


比如羽衣甘蓝、奇亚籽、蓝莓、姜黄、牛油果、藜麦,以及今天的主角红菜头。


它的流行,和2022年哈佛健康出版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有关。


文章总结了10类热门的“超级食物”,并介绍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


尽管文章有明确提到: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即使是超级食物,能够提供我们滋养自己所需的所有营养、健康益处和能量。


但流传到中文互联网,就变成了“哈佛推荐的10种超级食物”,不断放大“超级食物”的功效,将其媲美仙丹。


要是秦始皇看到这篇论文,徐福早成张骞了。


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现在,风口上的猪未免也站的太多了。


“超级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来自异域,名字听起来像魔法药水,吃起来不太大众,往往伴随复杂做法或高端料理场景。


在媒体的营销下,这种小众食物身价倍涨,成了时尚达人的出片神器。


顶流羽衣甘蓝,从牛饲料到沙拉之王,只差一个ins滤镜。


美食博主摆盘羽衣甘蓝的角度,堪比供奉神坛。

墨西哥农民种吐了的牛油果,漂洋过海到中国十几年后终于从“森林黄油”变成“没那么高端的沙拉拌菜”。


泡水就膨胀的奇亚籽,号称吃一口撑一天,哪怕实际可能便秘三天,但“就是喜欢这种满满的安全感”。


印度人炖咖喱必备的姜黄,在欧美成了“抗炎黄金”,到有些奶茶店的做法下,喜提“呕吐物”称号,


就这,依然有品牌继续实验配方。


而今年流行的红菜头,在健身博主的手中,突然变成了大地的乳汁。


要让菜市场阿姨看到以前五块钱一麻袋没人要的红菜头,现在换个洋名身价直接翻倍,多少得感叹一句:


“我还是生错时代了。”


尽管从营养学角度看,它们的确含有某些对健康有益的元素。


比如红菜头富含硝酸盐有助于改善血压,姜黄有抗炎作用。


但问题是实验室数据不等于人体所真正需要的数据。


100克羽衣甘蓝是含150毫克钙,但菠菜中的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


牛油果是富含维C维E,促进消化,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比猪里脊还要高。


哪怕是“超级食物”,用量和搭配也极其重要,而不是“吃进去一口就排毒”、“一杯汁就起效”。


仔细想想,这些能起到医用疗效的词,和算命先生的“逢凶化吉”一样万能,但都没用。


也有很多营养师也指出,把食物当成“保健品”来看,容易忽略了整体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但无论如何,“超级食物”的概念已经打出去了。


这就像古偶剧里很丑的男主角——你看他不顺眼,也知道他名不副实,但是,人家就是红了。


没辙。


当我们在吃“超级食物”时,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作为一个忙的大多数时间只能点外卖,偶尔才能来一顿漂亮白人饭的牛马,我对“超级食物”的疑问很简单:


有这么多可以替代它的东西,为什么非它不可?


按理来说,论价格,麦门的穷鬼套餐显然更具性价比。


论饱腹感,公司楼下的江西小炒便宜实惠能撑一天。


真的论营养来说,只要每餐饭按时按量摄入碳水蛋白质维生素,身体总不会差到哪去。


直到我发现,所有的超级食物都有个共通之处:


对白人精英阶级感的追求。


什么是白人精英阶级感:吃得少、吃得好、味觉失灵。


韩剧《黑暗荣耀》里,饭团、饺子是穷人才吃的食物,富人吃的都是沙拉。


只有进化掉味觉,接受几乎生吃食物的味道,才能融入这一阶层。


韩国财阀向美式精英阶层靠拢,中国中产也像白人食谱低头。


超级食物的走红,不是偶然,它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文化现象。


食物不只是食物,而是一种身份幻觉,一种生活方式的隐喻。

吃超级食物不只是为了补营养,更是为了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找到一点“我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在都市中产眼中,一份带有红菜头的沙拉,比一碗土豆炖肉更有“自律光环”。


一份加了奇亚籽的能量碗,比小米粥要高级。


也许红菜头味道并不讨喜,但它的颜色好看、包装精致、象征意义明确,恰好对上了人们对“高级感”的投射。


因为它的潜台词是,“看,我有时间研究冷门食材,有钱买有机食品,有毅力忍受奇怪口感,我,活得比你有面儿。”


而从本质上,当人们对生活失去控制感时,就会通过控制食物来获得安慰。


职场焦虑的人,会说吃红菜头能提升精力;


年龄焦虑的人,会觉得喝甜菜根汁能延缓衰老。


社交焦虑的人,会觉得不吃红菜头的人怎么混圈子?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它被人为赋予的符号。


虽然最后都会陷入平常啃沙拉,周末怒点全家桶的健康循环,但大众靠消费这种美好幻觉,似乎也触碰到了那丝松弛梦。


幻想自己像超模一样住在加州的大平层里,总比现实的牛马生活要幸福。


在不远的将来,红菜头会从朋友圈消失,就像曾经的牛油果、藜麦和羽衣甘蓝。


但梦还在继续编织,精英的理想人生,永远有各种食物来代替。


只是我们知道,红菜头再“超级”,也敌不过妈妈炖的鸡汤。


就像尼奥的选择,黑米粥、红枣枸杞,才是我们生活的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带有玉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带有玉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金雕玉琢 美玉无瑕金玉满堂敲金击玉敲金戛玉戛玉锵金玉柱擎天抛砖引玉...
原创 入... 入夏多吃苦,身体不受苦,明日小满,记得吃3种苦味菜,安心度夏!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2025年的小满...
原创 保... 生活啊,就像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冒险游戏,有时候我们走得磕磕绊绊,不是因为路太难,而是我们的心态有点...
风靡日本的瘦腰大法,每次4分钟... 一套风靡日本的瘦腰大法——Tabata瘦腰训练,每周坚持3次,消除腰腹赘肉,减内脏脂肪,不伤膝盖,腰...
原创 每... 今天,木子开门见山,来简单讲讲用穴位和锻炼的方式来调节和稳定高血压。先打个比方:血压高就像是火太旺了...
无锡荡口古镇美憬阁精选酒店盛大... 2025年5月17日,无锡荡口古镇美憬阁精选酒店正式开业。酒店由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助力莞企出海东亚、中东!这场对... 当下 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 东莞企业如何精准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拓展出海版图?...
带蛇的成语四个,关于蛇的谚语,... 带蛇的成语四个,关于蛇的谚语,俗语各两个成语:杯弓蛇影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打草惊蛇谚语:一年被蛇咬,三年...
摆脱弱者标识,拥抱强者心态,重...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常常会感到自卑或缺乏自信,这种弱者标识的心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决策。如...
践行体重管理 河南在行动 11岁的童童,体重一度达到75公斤,不仅日常行动略显笨拙,体检时各项指标也亮起了红灯。 在听闻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