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连麦的直播间里,仿佛展开了一幅都市人当代的生活画卷。主播们与各路嘉宾连麦,分享着各自的故事。有的讲述在都市中拼搏的艰辛,为了梦想日夜奔波,却依然坚守;有的诉说着都市爱情的酸甜苦辣,在繁华背后寻觅着那份真挚的情感;还有的则畅谈着都市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如职场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这些故事真实而生动,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都市人生活的多样与精彩,也在这连麦中找到了共鸣与慰藉。
多年以后,我总会想起儿时背着爸妈偷看《故事会》的遥远午夜。
那时我幼小的心灵还没完全被互联网的污糟吞噬,还会举着手电筒,窝在被子里,对着《知音》与《故事会》里的描写脸红心跳。
伴随着年纪渐长,在社会这座大染缸杀了个七进七出,我本来以为我的心肠早已变得冰冷,已经不会再被陌生人遥远的爱恨情仇牵动心绪——直到又一个鬼使神差的午夜,我打开了情感主播的连麦直播间。
好家伙!
渣男渣女满屏纷飞,生理心理奇观共同绽放,这边双性人自己让自己怀孕了,那边女子假扮未婚夫前女友,试探不成立刻分手……
原来我那颗渴望八卦的心从未老去,早在十五年前就轻易叩开我心门的都市小故事,又在十五年后以更热辣、更新奇的方式来到了我的耳边。
连麦直播间,深夜故事会
你可曾想过,双性人如何在五年时间内,两次自己让自己怀孕?
你可曾好奇,差点捅死老公的人妻,为何敢当场连线直播间律师?
点开网红连麦直播间,每一间都在用最风骚的方式,讲述着大写加粗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而且甭管人家说的是真是假,每个乍一听离谱到外星的故事,一定都能佐以无比翔实的细节。
你要说双性人,不能只说双性人,还得详详细细说明ta是46xx和46xy染色体嵌合型,以及让自己怀孕的完整流程。
你要说恋爱脑,不能只说恋爱脑,得说女生掏心掏肺付出,花钱花时间,特意给男生买了最新的苹果16pro max,结果发现对面早早结了婚。
女生崩溃痛哭着还原《谁先爱上他的》经典情节:一切都是假的吗?
主播微微一笑,说出今日份金句:“他的爱是假的,但你送的苹果16pro max是真的啊。”
@陶白白
老实人遇到渣男渣女只是故事第一层,现在的连麦直播间,深谙短视频爆款生产套路,非得1分钟一个反转小高潮,其间起承转合的复杂程度,咪蒙家的短剧编剧都要叹为观止。
有律师博主接到连线,对面女士语气冷静得像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不疾不徐地讲述自己长期遭遇老公家暴,今天实在被逼急了,所以抄起刀捅进了老公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是的这位女士学医)。
没错,照这位女士的意思,她确实在捅了人的案发现场连线律师,实力演绎“在线等,挺急的”。
这还不算完,女士的主要咨询问题是自己到底算不算正当防卫,次要咨询问题是,自己现在应该先报警还是先打120。
但我们都知道,就像电影节红毯一样,前面的小趴菜式问题只是铺垫,最重要的那个疑问永远等在最后一刻压轴。
临到连麦快结束,这位法外狂徒医学生又用朗读论文的平静语气,问出了她的真心话:
原话是:在报警和报120之间,我还能再捅他两下吗?
谁又能想到,情感直播间的爱恨情仇发展到终极版,是法治进行时。
在这里,每个主播要做的不是情感按摩,而是福尔摩斯,一点点抽丝剥茧旁敲侧击,靠最不起眼的细节接近真相。
我上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案情推理现场,还是在博主@软软星 的小黑板上,她凭借相亲男嘉宾给到的条件分析人家的现实情况。
@软软星
出场的男嘉宾人在洛杉矶,有绿卡有腹肌,坐拥一辆25年的阿斯顿马丁Vantage和一辆19年的兰博基尼Urus。
怎么看怎么是个豪横的有钱人公子哥,博主一敲黑板,开始揭秘。
真正的富二代都会先买超跑再买SUV,但这位男嘉宾对自己的家庭和教育背景语焉不详,而且先入手了能装载儿童座椅的兰博基尼Urus,又隔了6年才买跑车阿斯顿马丁,只能说明他的钱大概率是从前妻那捞来的。
这就破案了不是,看似LA超跑款爷,实则小镇软饭捞男,把前妻吃干抹净之后,又来寻找新的事业生活第二春了。
孙子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这种云山雾罩的故事里,真相总在不经意的犄角旮旯冲你招手,想还原故事始末,都得靠主播们拿出软软星一般的精神,着力分析,打破砂锅问到底。
新来的女嘉宾最开始,是以家暴捞女的形式出场。
头几句话就是“分手理由是我有暴力倾向”,“他说好每个月给我2000,现在没有给我”。
@单良
女嘉宾的炸裂事迹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男方每个月稳定给自己零花钱,让男方大年三十给自己洗脚,男方不从后当着全部亲戚朋友大闹,暴揍男方n次,男方还手一次后,点评男方为:他本来是一个不打人的东西……
前半截的连麦任谁听了都得心疼这位男士是什么惊世怨种,但聊着聊着,故事的走向变了。
原来女生21岁,男生30岁,但先是谎报年龄说自己27岁,又骗女生自己有房有钱有事业,哄着女生辞了工作去到他的城市。
女生最开始还攒钱给男生换了手机,去到对方城市后发现承诺好的房子是假的,零花钱是不会给的,最后同居了半年多,才发现男方一家人都串通好了,一起帮着男生骗自己。
所以女生对男方大打出手也是情有可原(?),确实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网友对此的辣评是:这真是男骗子遇到了恋爱脑的家暴女,男的会PUA,女的也略懂拳脚。
要我说,《故事会》主编看到这段都得甘拜下风,当年的故事再曲折,也只能靠文字传情达意,哪比得上如今,真人声线恍惚颠三倒四,主播和观众一起现场帮忙掰扯评理,这参与感天差地别。
就好比之前只是搬个小板凳看电视,现在让你直接奔村口拉架,哪个能带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当然不言而喻。
不过故事讲到这里,估计你看着看着心里也有点打鼓。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人类,一箩筐跌宕起伏的剧情,主播一晚上连十几号人,这这这……都是真的吗?
大家出来混,谁把谁当真
答案很简单:不是。
而且不光故事是假的,这些猎奇直播间真正要骗的,也远不止口袋里没几个钱,深夜在直播里捡乐的观众们的流量。
到底怎么回事?
且听我细细道来。
就和《故事会》得有个编辑部一样,情感连麦主播背后,也有一套成熟的内容产业链,里面藏着汗牛充栋的剧本和拼手速接单的麦手。
在这套产业链里,每个荡气回肠的深夜故事都有明码标价——淘宝9块9全自动发货。
剧本上还能把语气词和情绪气口都给你一一标出来,谁说情绪价值不能量化?
专业麦手更是可以随地大小演,各个都是民间奥斯卡得主,声线转换信手拈来,这一秒幽怨悲戚哭诉被甩同妻故事,下一秒情绪激昂无比亢奋手撕渣男渣女。
而且这行业早已形成了稳定定价,麦手市场价每分钟5毛钱到2块钱不等,还分为单麦、双麦、三麦乃至四麦。
也就是说人家不只能单人叭叭讲脱口秀,还能拉上“出轨的老公”、“被骗的小三”一起来段对口乃至群口相声。
via.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剧情、人设任君指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演不了。
上述这些信息对业内人士来说都是公开的秘密,甭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闲鱼上,一搜“麦手招聘”,大把大把的消息,还有排版设计都算得上精美的招聘海报。
瞅着挺正规不是?
时间自由,工资现结,薪水透明,最关键是不设门槛,有部手机,能说普通话就能赚钱,简直是想找副业之人的不二之选。
但老话说得好,免费的午餐等真的拿起筷子就会发现,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些招聘推送或者闲鱼消息的最底下,一般都会有清清楚楚的一行小字:
知识付费,空手套白狼的别来凑热闹了。
知识付费什么意思呢?
有北京晚报的记者顺着招聘信息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发现要想成为麦手接单,得先给人家交298块钱的学费参加培训。
而所谓培训,其实也就是讲讲接单流程,普及普及直播间违禁词,比如得把喝酒说成喝“8+1”,把报警说成“找帽子叔叔”等等。
闲鱼上有人招聘麦手
等到真的把这笔钱交了,记者很快发现,接单赚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僧多粥少,想做麦手的人越来越多,得靠在群里抢活拼手速才能“上麦”,而且人家也有剧本门槛,太滥大街的故事不要,记者自己开动脑筋编故事,好不容易才拿到了一个“上麦”机会。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最后连麦10分钟,入账5块钱。
这么一合计,产业链里的人赚的其实是加盟商的钱。
比起一单一单辛辛苦苦安排连麦,明显是忽悠那些想当麦手的人,交298块的学费来钱更快。
我原本始终相信,科技再怎么进步,也不过是用更生猛、更赤裸的方式敲打人性。
太阳底下无新事,在连麦直播间四处流窜的刺激小故事,说破天也不过是《故事会》的内核,再配上麦手的气泡音和主播的reaction。
直到我发现这背后一环扣一环的坑钱组合拳。
细说起来并不精妙,但偏偏能拿捏准人性的弱点,把付出的学费精准地卡在“这钱我舍不得花”跟“这钱我似乎能赚回本”之间,让人看不上眼又欲罢不能。
谁能想演戏的也是戏中人,屏幕那端的表演者自己也被人当猴耍,活在别人虚构的躺着就能赚钱的幻觉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博士,作者:赵大娜
下一篇:李书福带极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