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吴素红 李丹 实习生 林永润
清晨八点,梁女士从中山刷码上车,从容坐上深圳宝安机场中山专线。“以前提前三小时出门还心慌慌,现在1小时直达登机口,踏实!”
梁女士的这份从容,源于深中通道开通催生的“空铁联运”——她在中山就办完了值机。一年前的今天,深中通道踏浪而来,大湾区交通路网上画上“关键一横”。
作为深中通道深圳端的“桥头堡”,深圳宝安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湾区超级流量入口。川流不息的车流、频繁的商务交流、出圈的网红美食美景……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宏大叙事之下,一个个崭新的生活图景,是大湾区协同发展大提速的现实演绎。
深中通道 (图源: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图景一:流量通道→黄金动脉
湾区居民“打飞的”优选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深圳机场至中山航空港机场专线实地体验。
大巴匆匆驶过深中大桥,眺望窗外,深中通道这条横跨珠江口的“超级动脉”已悄然织就大湾区出行的新图景——开通一周年之际,深中机场专线成为湾区居民“打飞的”的优选通道,为深中同城写下生动注脚。
南航中山营业部的工作人员表示,深中通道开通近一年来,中山旅客到深圳机场乘机人数不断增长。南航数据更亮眼:2025年上半年,中山旅客经宝安机场乘南航人数同比激增2倍!
据悉,截至目前,深中机场专线双边累计发班9.9万车次,发送旅客273万人次,日均发班277车次,日均客流约7600人次。
跨市公交引爆“同城热”:深中通道跨市公交自2024年6月30日开通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客流超3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稳定保持高位,单日最高客流量超过了1.7万人次。“周五周末,班班爆满!”巴士司机王国彬最有发言权。这不仅是路,更是湾区融合的“毛细血管”。
在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枢纽带动下,宝安的“空海陆”枢纽优势空前爆发。数据显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24年客流破6147.7万人次,国际航线增速全国第一!2025年仅用半年就突破3000万客流,势头强劲。
依托宝安枢纽,半小时直达中山,1小时贯通珠江西岸,“空海陆”立体交通网让宝安当之无愧成为驱动湾区的“超级流量入口”。
图景二:流量变创新能量
产业协同驶入“深中时速”
“从深圳总部到中山基地,40分钟!比去坪山还快!”LED龙头洲明科技负责人的感叹,道出深中通道带来的产业新变化。其中山智造基地投产首年即达成预期产能80%,目前正为2025全运会赶制订单。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企业供图)
深中通道通车,让“深圳研发+中山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如虎添翼。洲明科技的案例颇具代表性:深圳总部+中山基地,形成了集团“显示+照明”双轮驱动矩阵。“物流成本降了15%,人员往来效率提升30%,技术资源48小时快速响应,这就是深中通道给我们的红利。”该负责人算了笔明白账。
“在哪里创业?”——这个曾让芯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奔波反复考量的问题,在2024年6月底深中通道通车的那一刻,心中那把天平,坚定地倾向了宝安。
这不仅让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画上了关键一横,更夯实了宝安作为湾区核心的战略支点地位。对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来说,又是更大的利好。“在广东省内,珠海、广州南沙等都是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地,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内。”许奔波说,这带来的不仅是通勤时间的压缩,更是研发、设计、制造环节的“丝滑连接”与协同效率的提升。
图景三:流量暖了烟火气
双城生活从“心”出发
“车找人!18:00福永地铁站到中山利和,2空位速来!”在深中通勤搭子群里,黄先生熟练地发消息“摇人”。几分钟后,拼车满员出发!
这样的“深中通勤搭子”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老婆孩子在中山,我在福永上班,现在每天回家吃晚饭!”曾经“隔岸相望”,如今“早出晚归”跨城通勤成为现实。
“深中通勤搭子”在社交平台火了。(图源:小红书截图。)
政务服务“无感”跨城,也在提速。735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20余项住房公积金业务跨城办理、累计发放公积金超2.9亿元……数据背后,是“跨市如同一城”的极致便利。
从拼车、遛娃到办事,宝安的流量沉淀,成为湾区人最紧密的情感联结和生活幸福感。
图景四:流量激活消费引擎
文旅“串门”引爆湾区新玩法
宝安坐摩天轮,中山啖乳鸽!跨深中通道旅游、消费、寻味,已成珠江口东西两岸市民日常。
宝安大仟里商圈,距离深中通道西乡北出口仅2.5公里,一年吸引超5万人次中山游客。深中通道刚刚开通,大仟里就推出的中山游客专属优惠,尽显宝安揽客诚意与商业敏锐。“开通一年以来,中山到大仟里的访客已经超过了5万人次。”宝安大仟里营运经理王煜说。
“跨城看戏”也成为一种新风尚。据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伦敦西区话剧《少年派》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首演,不少中山观众跨城追剧。去年《剧院魅影》40场演出近90%上座率,三成观众来自珠江西岸的市民。高端文化消费,作为流量入口的宝安,成为湾区观众的首选舞台。
编辑:陈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