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尔那茜的风波可是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成了大家饭后茶前的热门话题。自从官方发布通报以来,短短不到两天,接二连三的重磅消息便接踵而至,直接把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首先,来看看商业品牌方面的反应。极狐汽车可谓是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响当当的品牌,去年那尔那茜火起来的时候,极狐也看准时机,给她冠上了“品牌大使”的头衔,借着她的热度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合作一开始进展顺利,各种海报宣传和活动,那尔那茜几乎成了品牌的代言人,频频亮相。
然而,一旦官方通报发布,极狐汽车的反应简直让人目瞪口呆,马上宣布与她终止合作,并且表示以后也没有任何新的合作计划。这么急于撇清关系,事实上也能理解。在商业领域,品牌的形象就是招牌,代言人一旦有了负面舆情,特别是涉及到敏感问题——比如教育公平和高考制度,哪家品牌敢继续冒险?就好像发现身边的人有问题,你绝对不想再和他有任何关系,生怕自己也被牵连。极狐这波操作,基本上是在告诉公众:现在那尔那茜的风险太大,我们不能再跟她合作了。
再看看央视的表现,可谓是“无声除名”一波操作。《长安的荔枝》正在央视八套热播,雷佳音和岳云鹏这些主演的表现备受关注,那尔那茜作为女主角,本应借此剧大红一把。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央视悄悄地从演员表上删掉了她的名字,既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回应外界的疑问。
大家都知道,央视是国家的重要宣传平台,代表着主流价值观和内容标准。这里可没有娱乐圈那些“饭圈公关”那一套,简单来说,就是:不符合标准、不利影响的,一律直接清除。央视这一手操作,直接且有效,展现了他们对待问题的严肃态度。
再看电影《镖人》,这部电影阵容可谓是豪华,吴京监制,李连杰坐镇,谢霆锋、袁和平等大咖也纷纷参演,本是那尔那茜翻身的大好机会,还是女主角之一,戏份不少。然而,购票平台上她的名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片方起初回应说不是自己删的,是平台误操作,然而接着又表示会根据官方调查结果来处理,还提到会让专业团队评估如何处理她的戏份。这段话暗示着,虽然还没正式采取行动,但已经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的措施。无论是重拍换人,还是用AI换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然而片方似乎已经愿意承担这些成本。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认为,清除那尔那茜带来的潜在风险,远比付出的代价要值得。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委培违约和高考移民的问题吗?娱乐圈里类似的事多了,为什么这次那尔那茜就凉得这么彻底?其实,她触碰的是别人都不敢碰的红线——高考报名造假。官方通报中明确写到,她在报名时使用了呼和浩特第八中学的应届生身份,可实际上,她并没有在那所学校就读,也没有学籍,完全是挂名。事实上,她在北京完成了初高中学业后,最后跑到内蒙古,通过委培的身份,低门槛地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她或许认为这是“聪明之举”,但对那些辛勤备考的考生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极大的不公平,是钻空子。更重要的是,她在委培上的做法不地道,靠承诺“回内蒙古服务”拿到了委培名额,可毕业后却提出要“出国深造”,说什么“就是想出去玩一玩”。这话一说出来,真的是让人寒心。国家和地方提供委培资源,目的是培养人才,助力地方发展,可她却把这当成了跳板,玩弄承诺,完全不把责任放在心上。
那尔那茜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是因为一件事,而是一次次错误积累的结果。高考身份造假、委培不履约、出国理由让人怀疑、助教身份成谜,再加上商业价值骤降,品牌解约、剧组谨慎、央视除名,所有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导致她被整个行业抛弃。这不是简单的翻车,而是她在各方面都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是一次系统性的失信。
她的“凉凉”,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更让人看到的是她曾经的“捷径”——通过利用资源和规则漏洞成功的那种方式,已经完全行不通了。过去,也许有些人觉得只要有背景、懂操作,就能通过特殊手段达成目标,把那尔那茜当做成功的模板。但现在,这个模板已经崩塌。这件事警醒了所有人:在这个时代,想要成功,靠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遵守规则,脚踏实地。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规则始终是维护公平和秩序的基础。就像一场比赛,如果有人作弊,那对其他认真比赛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不公平。高考尤其如此,它是无数人改变命运的桥梁,容不得丝毫的造假和违规。而那尔那茜以为自己能钻空子、绕开规则,却没想到,越走偏,摔得越惨。
对于娱乐圈来说,这件事同样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现在的观众不再盯着明星的流量和颜值,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明星连最基本的诚信和对规则的尊重都没有,即使有再高的颜值、再强的演技,也会被市场抛弃。
那尔那茜的故事,是关于规则、责任和代价的活生生的案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教训,明白只有遵守规则、踏实做事,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