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焚烧厂,高价抢垃圾
创始人
2025-07-02 15:22:02
0

在中国,曾有个别焚烧厂出现了所谓“高价抢垃圾”的不良现象。这些焚烧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以高价去争抢各类垃圾。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环保的初衷,也扰乱了正常的垃圾处理市场秩序。垃圾应该得到合理、科学的处理,而不是被当作牟利的工具。高价抢垃圾可能导致垃圾处理质量下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规范焚烧厂的行为,确保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环保与经济的平衡。


据央视报道,中国的垃圾焚烧业正面临“无米下锅”的处境,许多地区的工厂被迫开挖陈年填埋垃圾,甚至高价抢购国内外垃圾来维持生产。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全国焚烧能力达111万吨/日,超“十四五”目标38.75%,成为全球处理能力最高国家。但产能狂奔遭遇现实困境:2023年停炉超8万天次,平均负荷率仅60%,40%产能闲置。


从“垃圾围城”到“垃圾荒”,短短十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因何剧变?长期“吃不饱”的焚烧厂,又为何能持续生存扩张?


垃圾焚烧“无米下锅”


十年前,“垃圾围城”还是媒体频繁报道的难题;如今,焚烧厂面临“垃圾荒”已成为业内的普遍认知。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垃圾焚烧能力达111万吨/日,超额38.75%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经登顶全球。2024年底,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审核,中国凭借116.6万吨/日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被确认为“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最高的国家”,并载入WRCA世界纪录全球数据库。


产能狂奔的背后是与实际处理量的脱节——央视报道,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炉”83467天次,部分焚烧炉超过半年没有开机。E20研究院调研指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换句话说,我国40%的垃圾焚烧厂处于产能闲置状态。


为了有垃圾可烧,不少垃圾焚烧厂都开启了一场“垃圾争夺战”。从抢垃圾到翻垃圾,再到远赴海外“淘垃圾”,为了填饱垃圾焚烧厂的肚子,这场因“饥饿游戏”而被迫展开的生存之战,已在行业内打响。



面对垃圾如此供不应求的局面,也有企业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行破局突围。


“垃圾掺烧”是指在焚烧生活垃圾的基础上,掺入其他可燃废弃物(如工业固废、污泥、一般工业垃圾等)协同焚烧的处理方式。将原本需单独处理的工业边角料、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可燃物作为“替代燃料”,既降低这些废弃物的处置成本,又填补焚烧产能空缺。


2022年,有近30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掺烧技改环评手续。北极星垃圾发电圈统计,2024年有20个项目加入掺烧技改队伍。从现有公开数据来看,各地掺烧比例在12%~35%区间内。以日处理规模最高的“南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项目”为例,掺烧比例达到35%,这意味着该项目对掺烧垃圾的需求每日达到1050吨。



但垃圾不够烧并不意味着需要生产出更多的垃圾填满焚烧厂,若为填满过剩产能而刻意制造垃圾,无异于饮鸩止渴。表面上的垃圾不够烧,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产能过剩。


垃圾焚烧产业大变局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


垃圾焚烧是高温氧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它使可燃废物在高温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焚烧后的灰渣仅为原体积的20%以下,显著减少固体废物,还能消灭病原体,且焚烧余热还能用于发电和供暖。


我国在1985年首次引进垃圾焚烧热电技术。过去30多年里,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有效推动了垃圾焚烧的发展。


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垃圾焚烧逐渐成为我国无害化垃圾处理方式的主流。在城市,垃圾焚烧占比从2014年的32.51%一路飙升到2023年的82.49%,远超“卫生填埋”。与之相伴的,是无害化垃圾处理总量的跃升——2023年我国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总量25401.74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超过50%。



垃圾处理行业的结构调整,得益于垃圾焚烧的产能扩张和产业升级。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我国有焚烧企业1010家、焚烧炉2172台。2017至2023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提速,仅2021年就新建投产222座。



据生态环境部数据,13年间,中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增长了近9倍,处理能力更是增长了16倍。在反对浪费、减少商品过度包装、提倡垃圾分类的并行治理下,垃圾焚烧电厂超前规划与原生垃圾源头减量,成为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主要原因。


以北京地区为例,2023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758.85万吨(日均2.08万吨),相比于2019年的最高值1011.16万吨,下降24.95%。而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已经提升至2万吨/日以上,每日生产的生活垃圾全部喂给垃圾焚烧厂,才能支撑焚烧行业的饱和运转。


另外,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呈现出向东部集中的现象,产能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垃圾荒”。



当前东部地区垃圾焚烧厂普遍面临产能闲置困境:例如,芜湖生态在浙江省调研发现,2023年,浙江省76座焚烧厂中,有18座平均每年停炉闲置超过50天,最高停炉155天。 上海、江苏、河南等地的焚烧厂停运的信息,也见诸各大媒体。


长期产能不饱和,按市场经济原理应当淘汰,但为何我国垃圾焚烧厂还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数量呢?


“烧垃圾”其实是暴利行业


2003年是我国垃圾焚烧产业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年份。


这一年,垃圾焚烧处理由政府全权负责转向开放式特许经营。垃圾焚烧发电BOT模式由此开始,即政府将规划工程交由民间企业投资兴建、特许经营,期满后再转由政府经营。


三年后,国家又开始补贴垃圾焚烧发电,此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盈利来源包括垃圾处置费、上网电费以及政府补贴。


简单来说,每烧一吨垃圾,政府就会给相应的垃圾处理费。烧垃圾发电还能卖给电网,除此之外,国家还会给补贴。


烧得越多,赚得越多,眼看有利可图,大量企业进入到了垃圾焚烧行业。



由于上述收入模式,再加上相对可控且规模效应明显的运营成本结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普遍呈现出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对于进入稳定运营阶段的企业,项目前期的设备投入,如焚烧炉、尾气净化系统等建设成本,通过长达25~30年的特许经营期进行折旧摊销,被大幅摊薄,其毛利率通常能维持在30%~50%甚至更高的区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垃圾不够烧不是垃圾不够,而是焚烧场太多了。


供需矛盾下,制造更多的垃圾显然是不可为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图数室,作者:图数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张雪峰”被挤爆 “AI 张雪峰”现象令人瞩目。在网络的浪潮中,“AI 张雪峰”直播间瞬间被挤爆。那是一片沸腾的景象,...
雪糕市场回归平价,手工冰淇淋掀... 近年来,雪糕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高昂的价格逐渐回归平价,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到美味的雪糕。与...
一部很早的动漫、动画片,讲的是... 一部很早的动漫、动画片,讲的是小女孩和一只小白狗和战争、项圈的事我找到了、桃猫历险记。。看看吧是呀这...
电脑也出灵异事件?半夜放歌是为... 电脑也出灵异事件?半夜放歌是为什么?是不是中什么良性病毒了晚上就拔掉电源
二年级的学生需要补课吗现在一年... 二年级的学生需要补课吗现在一年级都学英语,英语都不会建议需要。还是有必要参加专业性的英语培训,注意不...
10的10次方是多少 10的10次方是多少10的1次方是1010的2次方是10010的10次方是1000****000(1...
感人文章或书籍名称及主要内容 感人文章或书籍名称及主要内容fgdfgttttgh
求宗像礼司穿家教,穿成沢田纲吉... 求宗像礼司穿家教,穿成沢田纲吉 周防尊也穿成XANXUS的一篇文,我忘记名字了【K+家教同人】《倘若...
2009年全国共出版小说多少部 2009年全国共出版小说多少部我记得同学会看一种合集,就是当年所有的玄幻小说的合集,我想其他类型应该...
百一的成语有哪些 百一的成语有哪些一了百了、一呼百应、百密一疏、百无一用、百里挑一、百无失一、一字百金、一笑百媚、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