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打造“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推动内蒙古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创始人
2025-07-04 12:04:16
0

编者按:202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行动方案》,全面启动“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如今,“歌游内蒙古”旅游品牌已经广泛融入内蒙古旅游全过程、全场景、全要素中。自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打响“歌游内蒙古”品牌以来,迅速在我国各地产生广泛影响。近年来,作为参与"歌游内蒙古"品牌专家之一,著名品牌策划人贾云峰先生先后对内蒙古多个地级市、县进行调研考察,进行专题讲座,为品牌建设建言献策。7月2日《中国文化报》第4版整版刊发了《打造“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推动内蒙古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美誉。让歌唱起来,让舞跳起来,让海内外的游客在歌声相伴的旅程中,领略内蒙古的自然之美、四季之韵、天籁之音。我们为您献上全文,来看“歌游内蒙古”的品牌实践。

打造“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推动内蒙古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美誉。

让歌唱起来,让舞跳起来,让海内外的游客在歌声相伴的旅程中,领略内蒙古的自然之美、四季之韵、天籁之音。202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行动方案》,全面启动“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

“歌游内蒙古”旅游品牌已经广泛融入内蒙古旅游全过程、全场景、全要素中。导游接团时要统一使用有“歌游内蒙古”标识的导游帽、导游旗,导游词中要宣介“歌游内蒙古”品牌和主题;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的游客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导览图中,要布设“歌游内蒙古”品牌,利用公共广播平台循环播放经典曲目;在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夜经济集聚区等场所的小吃街、夜市、演出演艺、酒吧等业态中注入“歌游内蒙古”品牌;在星级酒店、旅游主题酒店、特色酒店、乡村民宿、露营帐篷内设置“歌游内蒙古”品牌标识;在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和城市公园等场馆公共服务区域内展示“歌游内蒙古”品牌;在景区驻场演出、巡回演出、实景演出等各类文娱活动中体现“歌游内蒙古”品牌;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地铁、公交站等交通场所的宣传栏、广告屏、灯箱和出租车车顶广告上展示“歌游内蒙古”品牌;在高速公路、国道及旅游公路的道路指示牌、景区内线路导视上体现“歌游内蒙古”品牌,打造“音乐公路”和“音乐景区”;在各盟市特色美食IP中体现“歌游内蒙古”品牌,发布“歌游内蒙古”美食地图。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开展“歌游内蒙古”品牌提升行动,健全“歌游内蒙古”品牌体系,夯实“歌游内蒙古”品牌基础,扩大“歌游内蒙古”品牌影响,深化“歌游内蒙古”宣传推广,让“歌游内蒙古”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进而形成旅游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深入推进内蒙古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北疆文化活动季主题演出的歌声还回响在呼和浩特上空,“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已在包头拉开大幕

6月21日,夜幕降临,华灯璀璨,群星闪烁。

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的“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启动,主题演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体育场举行。持续至9月26日的“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将推出主题演出、精品展演、展览展示、群众文化活动、文旅融合、展映展播、汇报演出、盟市联动八大板块75项活动。

主题演出邀请台湾歌手孟庭苇、民乐大师方锦龙以及齐峰、乌兰图雅、呼斯楞、云飞、傲日其愣、安达组合、额尔古纳乐队、阿木古楞、阿古达木等同台献艺。17组节目各具特色,民乐合奏《北疆欢歌》将马头琴与古筝、琵琶、二胡相结合,展开一场跨越地域与民族的艺术对话;情景表演《黄河千鼓·绸舞山河》将唢呐、演唱、腰鼓、绸舞相结合,演绎出“黄河初醒”到“万流归海”的豪迈,让观众看见黄河的“形”、听见黄河的“魂”、触摸黄河的“脉”;《敖包相会》、《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母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耳熟能详的歌曲让观众重温经典。500架无人机在空中进行表演,“歌游内蒙古”“蒙古马”……每变换一次阵形,都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

6月21日的热情延续至22日,两天两场演出共吸引区内外6.5万多人次参与,其中不少是从区内各盟市以及北京、山西等地赶来的热情观众。为什么观众会云集至此?一个重要因素是——票价优惠。此次演出票价最高49.9元,最低9.9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李博说:“北疆文化活动季中,我们全链条、多维度布局,在作品创作、舞台演艺、视觉制作、场景体验等各环节集中呈现北疆文化建设最新成果,开展多项公益文化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就近服务全区各族群众。同时,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引进全国性的专业项目,结合全区文旅资源禀赋,让内蒙古文化活动从东到西都火起来。”

北疆文化活动季主题演出的歌声还回响在呼和浩特上空,“草原新篇章·文旅新未来”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主题活动已在包头拉开大幕。

主题活动聚全区之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创新融合新高地、焕发文旅新生机、提升旅游竞争力。开幕式上,首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名县名单公布并进行授牌。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去年底刚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在又跻身首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名县之列。双喜临门,令清水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乔楠喜不自胜,他表示,荣誉就是动力,要以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热情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内蒙古是个好地方。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说,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物锦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内蒙古要用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用好内蒙古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资源,建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区;用好内蒙古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建设绿色旅游先行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评论员、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公益形象大使白岩松说,内蒙古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放松心灵的地方。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内蒙古展区精彩亮相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6月20日,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试运行。这座全面升级的文化新地标,以更开阔的空间、更精彩的展览、更丰富的活动、更智慧的体验、更贴心的服务,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内蒙古、领略北疆文化的全新窗口。

“融铸北疆——内蒙古古代历史陈列”从大窑遗址的人类微光,到红山文化的玉龙初现;从胡服骑射的改革创举,到昭君出塞的和亲大义;从鲜卑南迁的汉化改革,到辽夏金的学唐比宋;从金莲川的大元一统,到元明清的交融汇聚……展览讲述了内蒙古史前先民在此繁衍、创造地域文化的过程,生动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活跃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享的图景,勾勒出一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壮美画卷。

“远古世界——内蒙古地区的远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故塞同风——长城及长城地带的文化交融”、“文脉遗珍——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亮丽内蒙古——内蒙古多姿多彩的生态画卷”和“飞天神舟——内蒙古与蓬勃发展的祖国航天事业”5个专题展览,以“天地人和文明共生”为主题,打破传统线性叙事,以“碎片化场景+核心文物焦点”为整体布局设计理念,构建起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未来的立体叙事框架,深刻诠释了内蒙古作为“生态屏障、文明通道、创新高地”的重要价值,最终指向“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科技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创造新的可能性。

作为内蒙古博物院2025年“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展览,“古希腊之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精选了122件(套)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珍贵文物,包括雕塑、陶器、金器、青铜器等,通过“诸神荣光”、“英雄史诗”、“城邦文明”、“智慧之光”四部分,讲述古希腊人对卓越的追求、对心中理想生活的塑造。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希望通过展览展现中国与古希腊两种古老文明,共同感受人类文明多元发展道路上的壮阔风景。

内蒙古博物院万人攒动之时,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承办的内蒙古展区亮相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内蒙古展区以四大功能区呈现文旅行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新科技与新模式,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内蒙古展区在本届北京消博会上独具魅力、熠熠生辉。

“歌游内蒙古”主题展区通过平面展示、主题互动、销售合作、现场展演,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了内蒙古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并展示展销特色文旅消费产品。展区入口是以“北疆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示区,图文并茂生动呈现了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文旅融合项目;现场精心打造的“歌游内蒙古”冰雪造景和“羊抱抱”互动打卡点吸引观众纷纷拍照留念,别具一格的沉浸式体验点燃了大家的参观热情。

展会上,内蒙古展区负责人薛晶晶每天都如数家珍般地为参观者热情介绍独具特色的内蒙古产品:

——羊奶皂是来自乌拉特中旗的产品,制作需要多种中药材,其中的洋甘菊、青蒿等都是当地农民自己种的,相对成本较低,市场自然看好;

——来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常青村的“天骄常青”沙棘原浆汁,是展会上的“抢手货”;

——还有来自阿荣旗的桦树皮文创产品。鄂温克族太阳花制作技艺通过切剥、编制、刺花、压边等,制作出轻便、防水、防潮的桦树皮盒、篓、筒、挎包等生活器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些形式多样、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不仅在造型、设计、风格上做到了“有新意、有亮点、有颜值、有内涵”,还让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时尚、创新与实用在一个个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得以结合和体现。

歌从呼伦贝尔唱起来,舞在阿拉善跳起来,八方宾客从东到西“歌游内蒙古”

一曲《呼伦贝尔大草原》让多少人怦然心动?呼伦贝尔市依托丰富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让“歌游内蒙古”在呼伦贝尔的每一个角落唱响。

呼伦贝尔市艺术剧院将“歌游内蒙古”品牌理念深度融入各类演出和文化活动中,无论是剧院内的常规演出,还是走进景区、校园、社区的文化惠民活动,都以展示内蒙古特色文化为核心,通过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艺术形式,让观众和游客全方位感受“歌游内蒙古”的魅力。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文艺演出之外,还推出了“歌游内蒙古经典歌曲评选活动”等。

2024年夏季,新巴尔虎右旗创新举办第二届“那达慕村晚”,开创了跨区域文化交流的新范式。“那达慕村晚”成功入选全国第一类文旅融合IP类创新案例,树立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扎赉诺尔区围绕“国际研学小城”的定位,开发中俄蒙文化科技研学、银发康养研学等主题线路,将博物馆、蒸汽机车遗址等资源转化为研学课程,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策划“呼伦湖文旅宣传片”“融合之路民族旅拍”等线上活动,吸引年轻客群。

新巴尔虎左旗将“游牧迁徙”与系统阐释北疆文化有机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形成“游牧迁徙”牧文旅融合新品牌。

根河市依托“中国冷极”的独特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实施“文艺+冰雪”双核驱动战略,通过高水平艺术展演为传统冰雪旅游注入全新活力。在2024—2025年冰雪季期间,根河市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品牌活动,成为推动冬季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通过艺术展演激活冰雪资源。作为第十一届“中国冷极马拉松”主赛场,根河市精心策划了“歌游内蒙古·相约敖鲁古雅”全国冬季“村晚”示范活动,用歌声描绘呼伦贝尔银装素裹的冬日画卷,用舞姿演绎鄂温克族与森林生态的和谐共生,将极寒之地转化为艺术热土。

额尔古纳市以“音乐+文旅”为核心理念,通过全域品牌渗透、文化场景创新、群众深度参与及非遗活化等举措,构建了“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区域文旅生态,额尔古纳湿地景区推出“音乐+旅游”夜游项目,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烟花秀等,塑造“白天游湿地,夜晚品文化”新场景。

鄂伦春自治旗深挖文化内涵,创作特色音乐作品,组织乌兰牧骑深入鄂伦春族猎民村、民俗文化传承基地开展采风活动,深度挖掘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自治旗的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风光,创作具有鄂伦春特色的歌曲作品,有效提升了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鄂伦春旗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景区,策划“音乐+旅游”主题活动,定期举办鄂伦春族民歌展演、篝火音乐晚会等,邀请游客参与互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度感受鄂伦春族音乐文化魅力。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在研究阐释、宣传展示、品牌打造、精品创作上持续发力,全面打响“北疆文化”赤峰品牌。一是加强红山文化保护和利用,推动红山后遗址群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魏家窝铺遗址创建国家考古研学基地,持续扩大北疆文化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采取“院团+公司”“公益+市场”等模式推动赤峰市艺术剧院改革,重点创排音乐剧《美丽的家园》、歌舞晚会《纯净草原·北疆赞歌》等,开展乌兰牧骑惠民演出1000场以上,实现北疆文化有形可感;三是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通过乌兰牧骑、流动舞台车、总分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形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倾斜,特别注重完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提高直达基层效率。

赤峰在全面实施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行动中,坚持以“北疆文化”为魂,以“融合发展”为脉,集中攻坚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喀喇沁旗五业融合先行先试区,差异化打造元宝山、马鞍山、黑里河、文钟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片区和“遇见红山·水岸国风步行街”、松山区大兴隆田园综合体六大项目(群),引领带动全市文旅体农商深度融合,全面激发消费潜力。以“歌游内蒙古”旅游品牌建设为目标,以“周末上哪疯·一站到赤峰”为主题,融入北疆文化丰富内涵,不间断持续推进“春穿沙、夏涉水、秋越山、冬踏雪”四季越野赛事、“旷野赤峰·龙腾达达”大地艺术季、第十八届红山文化旅游节、乌兰布统草原音乐季等全域全季文旅活动425项,以高质量筹办好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为契机,进一步丰富旅游线路攻略、创新业态场景、优化惠民举措,掀起“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新时尚,助力赤峰提升名气、打造人气,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推动赤峰旅游火起来、热起来,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到350亿元。

自“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实施以来,阿拉善盟立足胡杨、沙漠、航天、奇石、骆驼等资源禀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品牌建设。一是构建多层次品牌触点体系,在阿拉善机场等5处人流密集地设置打卡造型,巴丹吉林机场、福州高铁站等区内外交通枢纽投放3处大型广告;在巴丹吉林沙漠等核心景区设立32块品牌标识牌,同步投放2.1万张“歌游内蒙古”主题登机牌。推动全盟文博场馆以及A级景区、旅行社等市场主体在公共区域植入品牌视觉元素,循环播放品牌宣传内容;从业人员统一佩戴标识胸牌,导游使用品牌导游旗;旅游大巴全程播放推荐曲目并组织互动演唱,让歌声贯穿旅程;组团游伴手礼嵌入品牌宣传品,实现品牌元素全链条渗透。二是将品牌建设深度融入180余项重点活动,阿拉善英雄会、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巴丹100系列赛等活动通过“赛事+演唱会”模式强化品牌声量,“5·17”沉浸式国风体验活动、“6·14”沉浸式非遗体验活动、阿拉善城市营地等通过“场景营造+文艺展演”模式深化品牌认同。三是推出18条主题线路,涵盖春季赏花、红色研学、沙漠探险、航天研学、乌海—阿拉善跨区域联动等产品体系,制作《爱在阿拉善》等4首地域歌曲音乐电视,以音画融合深化品牌内涵,将品牌标识植入文创研发,认定2024年度“阿拉善礼物”86款,预授权实体店35家,全盟47款文旅商品、6家实体店分别进入“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内蒙古文创商品和实体店名录。

阿拉善左旗在2024年阿拉善英雄会中植入“演唱会+”模式,周慧敏、黄贯中、海来阿木等亮相“星际彩虹·音乐集结”演唱会;2024年冬季那达慕活动以骆驼文化为纽带,串联起音乐、竞技、民俗等多元体验,成为“歌游内蒙古”成果的鲜活样本;2025年“歌游内蒙古·唱响阿左旗”首届村歌大赛以歌为媒,线上线下同步引流;2025年春季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在赏石鉴宝中融入“歌游内蒙古”歌曲演唱和萨吾尔登、陶布秀尔、马头琴表演等。

阿拉善右旗借力“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邀请《美丽中国》杂志社和腾讯视频围绕“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专题录制《旷野星球》纪实栏目,真实呈现内蒙古的壮美与狂野,有效扩大了品牌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额济纳旗将品牌标识植入居延明月夜文化街区,打造驼味街、航空航天拓展基地等“夜市+”消费场景,以电音狂欢季、民族歌舞秀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增强游客对品牌的认同。精心创作并发布本土特色原创舞蹈“额济纳摇”,发起“额济纳摇挑战赛”,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发酵,全网播放量突破2.1亿,为“歌游内蒙古”注入了时尚活力。

“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的序幕已经拉开,一阵阵歌声,唱出人们的激情;一场场舞蹈,跳出人们的活力。

内蒙古的夏天,注定飘逸着无以穷尽的浪漫绿色……

来源:《中国文化报》,本文转载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问下骷髅王出支配什么的吸血叠加... 问下骷髅王出支配什么的吸血叠加吗?必须叠加,骷髅王自身吸血属于光环类,支配疯脸撒旦吸血属于法球类 着...
《海的女儿》改错 《海的女儿》改错1、伸出 2、喝彩 3、这优美的音乐我做过这道题,你打错了字。(侯)——(候)(...
暗黑2地狱暴躁外皮刷了百遍怎么... 暗黑2地狱暴躁外皮刷了百遍怎么连个暗金的也不出看脸你信不?昨天单机刚练好的纯招死灵刷了一个多小时死亡...
想见你瘸腿李子维最后怎么样了? 想见你瘸腿李子维最后怎么样了?最后被谢芝齐在大街上杀掉了,抢走了笔记本和随身听
对方说只可惜遇到你太晚了,我该... 对方说只可惜遇到你太晚了,我该怎么回答这问题真不好回答 看场合 .就说天意弄人恨时相识晚不...
仙剑1怎么打败拜月教教主 仙剑1怎么打败拜月教教主仙剑1怎么打败拜月教教主辅助要用好,多用乾坤一掷,用酒神之后立即补蓝,灵儿在...
去一个城市旅行,主要是看什么? 去一个城市旅行,主要是看什么?在我看来,到一个城市旅游,要穿街走巷,随意吃吃这个城市本地人吃的食物。...
男宝必修课!这种包皮手术让孩子... 暑假已至,又到了小男子汉们 “包皮烦恼”的高峰期 不少家长疑惑: “手术要多久?孩子会遭罪吗?” “...
参加市级钢琴比赛,适合选什么曲... 参加市级钢琴比赛,适合选什么曲子?卡农,如何?音协通过7级才弹莫扎特奏鸣曲吗?请问你几岁?如果是还没...
追一个女生,不答应,不拒绝,对... 追一个女生,不答应,不拒绝,对我的评价全是负面的,怎么办?把她说的“不足”都改了,再看她的态度,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