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客观评估卖老股的估值,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以此判断公司的内在价值。其次,考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等,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潜力。再者,评估管理团队的能力与经验,优秀的管理团队能提升公司价值。还需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的影响,如利率、汇率等因素。只有全面、客观地考量这些方面,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卖老股的估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S曲线,作者:李刚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IPO节奏放缓,卖老股变成退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老股应该按照什么估值卖,打几折,很多投资人在面临这一问题时总是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定价。
实践过程中,卖老股的定价在卖方机构内部经常会遇到下面一些常见问题。
一、合伙人/投资经理想卖高价
投资经理/合伙人对自己的项目都有一种惜售心态,自然想卖的价格高一点。
但对于退出人员来说,往往在市场找不到按照高价的买家。这个时候,市场愿意买的价格和投资经理愿意卖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交易往往就难以达成。
遇到这种问题,我一般不太会强行地去说服投资经理接受某个价格,而是反问他“如果你是买家,你愿意什么价格买入这家公司?”你愿意买入的这个价格,大差不差就是别人愿意买的价格。
不能你愿意8块钱买,一定要卖给别人10块钱。不能将市场买家当傻子。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我愿意8块钱买,那我就按照7块、7.5卖,你总要让买家有赚钱的机会,要让买家有占了点便宜的感觉。
二、国资LP觉得卖的折扣太低了
现在有很多基金,LP也是投委,有一定的投票权,甚至否决权。尤其是一些国资LP,既希望要尽快退出,又希望卖的价格要高。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好不容易在市场谈了个买家,投资经理也同意了,拿到LP那去一沟通,LP说你这个折扣太低了,我们没法同意,要背责任的。
大家都知道,市场过去几年很多行业有极大的泡沫,导致估值都虚高。到现在,泡沫已经破灭了,是不可能再按照之前的估值来融资的。比如说,当年火热的时候,钠电池、固态电池之类公司,收入可能小几千万,估值大几十亿甚至百亿;也有一些半导体公司,当年两三亿收入,一级市场给到了疯狂的近百亿估值。
这类公司现在要卖老股,2折3折找到买家,都算阿弥陀佛了。但这个折扣拿到LP那去一汇报,尤其是GZ性质的LP,他们很难同意。
这个时候去跟LP沟通,我一般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底是真的认为这个项目值更高的价格,还是只是你们内部决策程序的问题?前者是项目价值判断的问题,后者是程序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到底是哪个问题,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
那么如何科学的评估一家企业老股的真实价值和估值呢?我个人有如下建议:
1. 内心放弃企业已有估值的锚定效应
几乎所有投资人在评估一家企业的估值时,第一反应是按照最后一轮估值打几折。
经常有人说,市场老股一般是8折左右。我并不认为是这样,老股市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市场共识价格。
客观评价一家公司老股的估值,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我自己愿意按照什么价格投资这家公司?
你愿意投的价格,就是别人愿意投的价格。
所以如果你只愿意按照10亿估值来投资一家公司,那么就别管它之前估值是20亿,还是100亿。因为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愿意按照10亿估值投资。
2. 客观认识市场估值的附加条件和由此导致的估值水分
今天我们市场对一个企业的估值,其实应该分为不附带特殊条件的估值、正常的财务性投资估值。
所谓正常的财务性投资估值,是指作为一个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愿意给的价格,只有一些常见条款,比如反稀释、优先购买/清算/出售、知情权,顶多加一个未IPO回购的权利;
但大家都知道,今天市场的很多投资是附带了返投、纳税、固定资产投资等特殊条件的。带这类条件的估值,自然不能算是企业的真正估值。
还有一类交易是采取老股+增资相结合的方式,老股按3块/股,增资按10块/股,所以你自然不能按照10元/股的价格来计算企业真实的估值。
3. 深刻理解估值是少数人的定价,不具有共识
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融资,要见100家投资机构,才可能有那么一两家投资机构愿意按照某个估值投资他。
所以,这个估值本质上是由一两个人定的,并不是大家公认的市场估值。
所以,如果你在卖老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那个估值作为锚定,我个人觉得是有点刻舟求剑。
4. 充分认识,没有流动性的估值是镜花水月
大家在二级市场减持卖股票都很关注股票的流动性,要看它每日的交易量。大家为什么对港股、美股不太待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流动性。很多股票在美港股上去之后,每天只有几十万的交易量,老股东根本就没法减持,一减持就会让股价大幅下跌。
既然大家知道,二级市场没有流动性,股价都没有参考意义;那么更何况一级市场呢?因此,估值是建立在流动性的基础之上的,流动性是估值之基石。绝大多数一级市场的项目老股,你找半年都不一定能找到买家,所以何谈估值折扣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S曲线,作者:李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