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中,描绘的阿勒泰风景秀丽,山川壮美:喀纳斯湖清澈见底、白桦林金黄一片、高山草场无边无垠……
而在我们大杭州,同样有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秘境“天目山”:“大树王国”郁郁葱葱, “森呼吸”心旷神怡,“世界物种基因宝库”生机勃勃……
临安天目山,作为浙江省首个、杭州市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对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今年9月22日——27日举行)花落杭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天目山不仅生态绝佳、文化璀璨,还很好地平衡了人与生物和谐发展。无论是生活在这里的原乡人,还是新乡人、返乡人,都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大会前夕,让我们一起走近天目山,聆听不同人群的《我的天目山》故事。
今天的主角
是“返乡人”应腾云
生态宜人
他放弃了事业编回到了天目山
一个是事业编工作能留在城里,一个是回到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你怎么选择?
临安山里人应腾云内心挣扎过,但他最终选择回到了家乡天目山。
今年49岁的应腾云是土生土长的天目山镇西游村人。“每天早上听着虫鸣鸟叫起床,透过大大的落地窗看到天目群山, 3公里到天目山景区,5公里到火山大峡谷,住在这样绿水青山中,每天都是好心情。”说起“我的天目山”,应腾云不禁嘴角上扬。
既然对天目山情有独钟,当初他为何选择离开?
“我家三代从军,爸爸在部队当过兵,我在消防当过兵,我儿子前年也入伍当了兵。” 应腾云说,他在杭城当过两次消防员,前后加起来正好10年。
“我是1994年当的兵,18岁体检合格进了部队,本以为可以和我父亲一样摸上步枪,没想到最后扛起的却是水枪,一名消防兵。”
在三年半的军旅生涯中,应腾云磨炼了挺拔的身姿、坚强的意志和娴熟的消防技能。
第二次干消防是2018年,此时消防成了行政单位。应腾云入职西湖消防“再续前缘”,一干又是六七年,直到2024年离开。
“我曾有机会留在西湖区,还是事业编岗位,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一来对家乡的热爱,这么好的环境可谓‘千金不换’;二来儿子去了部队,老婆一个人在家太孤单。”
生活悠闲
天目山居让他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负重前行”到“岁月静好”,应腾云珍惜每一段人生旅程。
“对我而言,住在自己家,即是天目山居:每天清晨自然醒,拉开窗帘满目绿色,蓝天、白云、阳光、森林……真的太治愈了。”应腾云说,打开窗户,每一口“森呼吸”,都裹着天目山的满满负氧离子。
还有吃的,是天目群山天然鲜笋、小香薯、山核桃、竹林鸡、土鸡蛋、溪鱼、月亮米……夏天还能在清澈见底、清凉冰爽的小溪里嬉水,真是养心、养身又养人。
“城里人只有周末节假日来天目山住民宿、农家乐,才能感受到这份精神和身体上完全放空的松弛感,而我可以天天过着都市人艳羡的‘诗与远方’生活,这才是我想要的。”应腾云说。
应腾云家还有一个漂亮院子,他在院子里种了许多鲜花,还收养了几只猫猫狗狗。
狗子们平时是关起来的,他对猫儿们是持半散养态度,慵懒的猫咪一会儿在草坪上伸懒腰,一会儿矫健地跳上墙头,去隔壁串门了,到点准时回家吃饭。
“有时候天目山上的毛兔、刺猬、猫头鹰等小动物也会误入我们村……之前晚上就有一只刺猬溜进村里咬鸡脖子、吃鸡血,我们把它逮起来装进笼子,第二天一早开车载到山湾里放生了。”应腾云说,住在西游村,你随时都能看到类似这样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生产绿色
家里房子改造成了美好生活民宿
应腾云喜欢与人分享美好生活,回村后,他多次邀请曾经的战友、兄弟来天目山玩,白天带朋友们去逛逛天目山、看看大树王、拍拍西关水库的瀑布、玩玩山涧流下的清凉溪水……晚上就住在他家。
“天目山这么好的绿水青山,你怎么不开个民宿?”老战友很是羡慕。
“其实我已经在设计了,我们这边挨着天目山,除了种笋、茶叶、山核桃、香榧,开民宿最合适不过了,天目山镇的‘天目宿集’很有名,光我们西游村就有90余家民宿、农家乐呢!”应腾云笑着说。
应腾云家的乡村小楼是2015年盖好的,底子好,开民宿只需装修下。
他考察了很多民宿,再根据家里的房屋结构,最后把家里打造成拥有敞开式厨房、15间个性化客房、影音娱乐室、棋牌房、大圆桌餐厅、露营花园、凉亭茶吧等设施的精品民宿“腾阁轩”。
他引入山泉水营造出亭台水榭的意境,将院子打造成了“百草园”,种上了大片绣球花等花卉,还在小坡上种了10多种水果:杨梅、猕猴桃、杏子、李子、梨子、石榴、枇杷……游客们可以在民宿家门口实现水果自由。
“今年春天的水果多是被小动物吃掉的,特别是鸟类,反正我们吃不完,就由着它们飞来吃个饱。”应腾云对天目山的小动物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