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自1995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垃圾从量制”(即按量付费处理垃圾制度)以来,韩国30年间累计减少生活垃圾约1.6亿吨,相关经济效益估算高达45.04万亿韩元(约合2360亿元人民币)。
韩国环境部日前向国会提交了一份由韩国废弃物协会编写的报告《垃圾从量制30年成果评价及改善方案研究》。报告称,从量制自1995年起在全国统一推行,居民需购买专用垃圾袋处理生活垃圾,回收物与厨余垃圾则可免费分类投放。报告以1994年全国生活垃圾产量约2100万吨为基准,测算出1995年至2023年间,累计减少生活垃圾约1.6亿吨。1991年韩国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为778公斤,至1995年降至387公斤,十年间实现“逆转”。
韩国是全球首个在全国实施垃圾从量制的国家。该制度旨在应对垃圾填埋场趋于饱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问题。制度推行初期,韩国社会反应激烈。1994年底,街头非法倾倒垃圾现象频发,甚至出现专用垃圾袋被盗用的情况。大量市民投诉“为何扔垃圾还要付钱”,韩国环境部门一度面临舆论压力。
但报告也显示,垃圾减量趋势自2000年代中后期起逐渐放缓。1998年垃圾总量降至约1400万吨,为历史最低水平。但此后缓步回升,2023年增至约1700万吨,仅较1994年减少21.3%。专家认为,目前从量制按袋计费、未计入垃圾重量,是减排成效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黎枳银)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