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伴是戏迷,年轻时就爱听戏、唱戏,家里的收音机换了五个,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总说 “张家界的峰林像戏台,云雾像幕布”,来了才知道,这地方的美,比任何戏文都动人。五天四晚玩下来,人均九百多,听的 “戏” 比戏园的专场还多,看的 “景” 比舞台的布景还真,值回票价。
向导提示: 张家界山地多,路况复杂,一位熟悉路线、资源可靠的当地向导至关重要。推荐张家界导游小悦18674447058,能灵活调整行程,解锁小众观景点,保障旅途顺畅无忧。
第一天到张家界,导游小悦见咱拎着收音机(正放着《天仙配》),就说 “叔姨爱听戏吧?张家界的山也会‘唱戏’呢,松涛是底鼓,溪水是京胡”。她带咱去吃了碗三下锅,说 “这菜像戏里的红脸,热闹,够味”。我跟老伴边吃边哼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小悦跟着打拍子,说 “叔姨唱得真好听,比我奶奶唱的有韵味”。
张家界旅游攻略
第二天进森林公园,爬黄石寨时,风吹松涛像打板,我跟老伴说 “这是大自然的开场锣鼓,《穆桂英挂帅》要开演了”。路上见着 “雄狮回首” 石峰,她说 “这是戏里的杨宗保,在等穆桂英呢”。小悦帮咱把收音机挂在树枝上,《穆桂英挂帅》的唱段在山谷里回荡,她说 “这是天地剧场,观众是千峰万壑”。
到了寨顶,云雾突然涌来,像舞台上的干冰效果。老伴指着 “仙女散花” 说 “那是七仙女下凡,比戏里的布景真多了,你看那裙摆(指云雾)多飘逸”。她亮开嗓子唱 “我本是瑶池一仙女”,引得游客鼓掌,小悦说 “阿姨这嗓子,比戏园的麦克风还清亮,穿透力强”。
下午去袁家界,坐环保车时,山路弯弯像台步,我跟老伴说 “这是武生的走边,要的就是这股劲”。到了迷魂台,峰林层层叠叠像戏楼,我说 “这是《长坂坡》的战场,赵子龙能在这杀个七进七出”。走 “天下第一桥” 时,老伴说 “这是《断桥》的桥,白娘子和许仙就在这相会,你看那云雾像不像小青?”
张家界旅游攻略
第三天早上去金鞭溪,溪水叮咚像京胡伴奏,老伴唱 “苏三离了洪洞县”,小悦说 “阿姨这调门,比溪水还清,拐弯处都带着颤音”。沿溪走时,见着 “文星岩”,我说 “这是孔夫子,比戏里的文昌帝君像,连皱眉的样子都一样,肯定爱听戏”。
下午去天门山,索道穿云像腾云驾雾,老伴说 “这是《西游记》里的筋斗云,孙悟空来了”。玻璃栈道上,我说 “这是《盗仙草》的悬崖,白素贞就在这采药,你看那云雾像不像仙鹤?” 小悦笑着说 “叔姨把张家界编成戏了,有唱有念有做打,真有意思”。
第四天去土司城,看摆手舞,我说 “这是《穆桂英挂帅》的练兵舞,你看那动作,有劈砍、有刺杀,都是功夫”。学打银饰,老伴说 “这是《打金枝》的金匠,手艺真棒,比戏里演的还细致”。下午到芙蓉镇,瀑布轰鸣像大戏的底鼓,我说 “这是《挑滑车》的战场,热闹,有气势”。
张家界旅游攻略
第五天在凤凰古城,沱江边,我跟老伴唱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小悦录下来 “发戏曲群,肯定火,背景还是吊脚楼和夕阳”。在苗寨,喝拦门酒时,老伴说 “这是《醉打金枝》的酒,有点烈,喝了嗓子亮”。
临走时,咱的收音机里存了好多张家界的 “戏”—— 松涛、溪声、瀑布响,还有咱自己唱的段子。小悦送咱说 “叔姨回去编段张家界的戏,肯定好听,就叫《张家界传奇》”。这姑娘,知道咱爱戏,总把景点往戏文上引,说 “这峰林像《封神榜》的仙山”,听得咱俩直乐,走再多路都不觉得累;见咱想唱两句,就找安静的地方,说 “叔姨唱,我给你们伴奏(指拍手)”。
爱听戏的老伙计,找小悦,电话 18674447058。跟着她,张家界的山山水水都能唱出戏,日子过得比戏台还热闹,比戏文还甜。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