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里藏着活脱脱的烟火气
从虹桥机场落地天河机场那天,武汉的雨刚停,空气里有股潮润的土腥气,像极了小时候外婆腌咸菜时陶瓮边的味道。我这上海人,见惯了外滩江面上泊着的游轮,却没见过长江水是这样浩浩荡荡的——不是黄浦江那种被两岸高楼夹着的秀气,而是铺天盖地地漫过来,江面上跑着运沙的货船,烟囱里冒的烟和云揉在一起,岸边的石阶上还蹲着洗拖把的婆婆,水浪一卷一卷拍着她的胶鞋。
在宜昌三峡人家,我被那座山惊着了。山不是上海佘山那种圆滚滚的馒头,而是直愣愣地戳进云里,岩壁上挂着些藤蔓,像老汉下巴上的胡须。更奇的是江面上漂着的乌篷船,船娘唱着山歌,声音穿破水汽,对岸的山就应和着嗡嗡响。岸边有个卖苞谷的老汉,皮肤晒得像块黑炭,见我盯着他的烤炉,掰下一个烫手的苞谷塞给我,“刚从地里掰的,甜!”那苞谷咬下去,浆水直往嘴角流,混着江风里的水汽,竟吃出点山野的泼辣劲儿。
这山水不是画里的摆设,是长在人日子里的。武汉的东湖边,晨跑的爹爹婆婆绕着湖岸走,手里拎着刚买的热干面;宜昌的江边步道,傍晚总有钓鱼的人排成长队,钓上来的小鱼直接在石板上剖洗。上海的景是精致的盆景,湖北的景是泼墨的长卷,人在画里走,烟火气就从笔墨缝里钻出来。
二、城墙上的砖缝里嵌着千年故事
到荆州古城那天,正赶上夕阳把城墙染成蜜糖色。我摸着城墙上的砖,坑坑洼洼的,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导游说这墙明清时就有了,土里还埋着三国的城基。上海也有老城厢,但石库门的弄堂是精致的小家碧玉,荆州的城墙却是糙汉子,垛口上留着弹痕,砖缝里长着青苔,风一吹,满墙的野草就沙沙响,像是在念叨从前的事。
在襄阳古隆中的时候,我蹲在武侯祠的石阶上发呆。祠堂前的老柏树枝桠横斜,像极了戏里诸葛亮摇的羽扇。有个当地的大爷坐在石凳上给孙子讲故事,“看那八卦阵图,当年诸葛亮就在这儿排兵呢!”孙子似懂非懂地抠着石头缝,大爷的声音慢悠悠的,和祠堂里的香火味混在一起。上海的历史藏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湖北的历史却长在街头巷尾,随便一块石头都能跟你唠两句从前。
最有意思的是在武汉的昙华林,老街上的房子一半是明清的青砖,一半是西洋的拱窗,墙上挂着老照片,拍的是几十年前的码头。有个卖文创的小店老板,见我盯着一张老武汉地图看,就递来一杯桂花茶,“这街以前是洋人扎堆的地方,你看这巷子,当年拉黄包车的都在这儿歇脚。”茶水里浮着几朵桂花,甜津津的,像这城市的故事,既有岁月的厚重,又有现世的清甜。
三、过早的碗里盛着日子的滋味
在武汉的头一天,我跟着本地人挤在户部巷的摊子前。卖热干面的大姐手腕一翻,芝麻酱就像瀑布似的浇在面上,撒把葱花、萝卜干,筷子搅得飞快,碗沿都沾着酱。我学着本地人端着碗蹲在街边吃,第一口就被那股浓郁的芝麻香呛着了,面条筋道得很,嚼着嚼着,萝卜干的酸和葱花的辣就冒出来,额头瞬间冒了层细汗。上海人吃早点讲究精致,小馄饨要配鲜美的汤,生煎包要蘸醋,可湖北人“过早”是真的“过”,一碗热干面下肚,像给胃里点了把火,整个人都精神了。
在宜昌吃凉虾时,我差点把碗舔干净。那不是真的虾,是米浆做的小疙瘩,浇上红糖浆和桂花蜜,舀一勺送进嘴里,凉丝丝的,红糖的甜带着桂花的香,在舌尖化开。卖凉虾的婆婆见我吃得香,又往我碗里多浇了半勺糖浆,“妹娃子,吃饱了才有力气逛三峡!”她笑得眼睛眯成缝,围裙上沾着糖渍,像幅暖烘烘的画。
到了荆州,不得不尝公安锅盔。烤炉前的师傅把面团揉得像张纸,撒上梅干菜和肉末,往炉壁上一贴,“滋啦”一声就冒起烟来。等锅盔烤得金黄酥脆,咬一口,面皮层层叠叠的,梅干菜的咸香混着猪油的润,越嚼越香。上海的点心是精致的甜,湖北的吃食是实在的香,每一口都带着土地的厚实劲儿,像当地人说话,直来直去,却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四、湖北人的热乎气能焐热石头
在襄阳火车站,我差点误了车,急得团团转时,有个拎着菜篮子的大妈一把拽住我,“姑娘,往这边走!”她带我抄近路,穿过一条窄巷子,脚下的青石板湿漉漉的,大妈的布鞋踩上去啪嗒响。到了检票口,我喘着气跟她道谢,她挥挥手,“快进去吧,莫急坏了。”那语气,像极了我家隔壁的阿婆。
在武汉的轮渡上,我跟一个扛着鱼竿的爹爹聊起天。他说每天都要坐轮渡去江对岸钓鱼,“江上的风凉快,比家里空调得劲!”说着就从布袋里掏出个莲蓬,掰了颗莲子塞给我,“尝尝,刚从湖里摘的,嫩得很!”莲子芯有点苦,但果肉清甜,爹爹看我皱着眉嚼芯,哈哈大笑,“苦尽甘来嘛,过日子就跟这莲子似的。”
最难忘的是在荆州一家小餐馆,老板看我是外地口音,特意少放了些辣椒,还送了一碟凉拌黄瓜。“上海人吃不惯太辣的吧?”他擦着桌子说,“我姑娘在上海读研,也总跟我念叨想家的味道。”临走时,他往我手里塞了个刚煮好的鸡蛋,“路上吃,别饿着。”那鸡蛋还带着热气,握在手里,像握着一团暖烘烘的人情味。
从湖北回来后,我总想起长江边的水汽,想起城墙下的老槐树,想起热干面摊子前的烟火气。上海是精致的玉,湖北是朴实的陶,玉有玉的玲珑,陶有陶的温厚。这四个城市走下来,我眼里的湖北不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是一碗热乎乎的过早,一堵刻着故事的城墙,一江水汽里泡着的实在日子,还有一群能把陌生人焐热的人。或许这就是土地的力量,它养出来的山水和人,都带着一股子不掺假的热乎气,让人来了就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