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关于“天水的同志们”的相关内容呀,比如他们的事迹、特点、工作情况等,没有这些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 200 字的描述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泰格说实话,作者:嘟嘟201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曾经有过见人叫同志的年代,90后估计没有经历过,80后的小时候应该是经历过的,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这种称谓逐渐消失于日常用语中,取而代之有“师傅”、“老板”、“先生”、“小姐”和“老师”等等。
同志这个称呼更亲切一些,对陌生人叫一声同志,坏人也会像自己人,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并且好像天然的赋予了有共同信仰的感觉,这是自己人,不能欺负人。
有人说只有是党员之间才能称呼同志,这是不对的,毕竟党员也刚刚过了1亿人,不过1/14,绝大部分人都还不是党员,不能被排除在同志之外,也不应该被排除在同志之外。
有共同志向,有共同目标,或者有共同价值观的,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们,只要不是尖锐对立的,都可以称呼为同志。
我还没去过天水,天水麦积山的石窟很有名,很想去。
这两年天水和淄博都火了一段时间,淄博因为烧烤,天水因为麻辣烫,但是像绝大部分网红一样,火的很快,热度熄灭的也很快,仿佛没有火过一样,只有千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还被记着。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天水在哪里,在中国的什么位置。
这一次铅中毒的幼儿园就在天水的麦积区,这两天开始各种以此为话题的短视频和文章无数,这是有流量的,分析整个事件其中的细节和逻辑的内容太多了,我看到的或者刷到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质疑和震惊的,虽然有监控画面拍到了食堂员工在面粉中加入颜料的镜头。
细节中依然有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有逻辑上的,也有道德和人情上的,加上过程中各种不透明操作让公众对当地信任缺失,叫再多声同志,也很难接受和理解,毕竟是关乎几百个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关乎公信力。
记忆中天水有一个做麻辣烫的师傅每天从早忙到晚,疲于应付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时常表现出痛苦的样子,但当时就算再累再苦也是开心的。
如今如果天水的麻辣烫依然有热度,当地政府得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挽回这次铅中毒事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政府在文旅上做再多投入,当地人的再热情好客和再好吃的麻辣烫无法消弭这巨大的信任裂痕。
希望在当地采访的全国各地的媒体可以挖出真相,用第三方的角度还原真实过程和原因,也期望当地的同志们好好思考为什么会从麻辣烫的全国顶流沦落到今天这局面。
当父母的都会有一样的感受,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更何况是这么多孩子。
天水的同志们,请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泰格说实话,作者:嘟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