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质是曹魏大臣,出身寒微,但是很有才学,是文学家,他是曹丕四友之一。
曹真是曹魏宗族大将,是曹操的养子,史书记载,曹真勇武过人,曾统领曹操最精锐的骑兵虎豹骑,是个狠角色。
然而,吴质却不怕曹真,两个人差点在宴会上打起来,当时,剑拔弩张,气氛非常紧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黄初五年(224年),吴质到京师朝见魏文帝曹丕,曹丕很高兴,下诏,令将军们都到吴质的府邸中举行宴会,大家联欢一下,所有的食材和酒水由朝廷提供,御赐酒水。
将军们在一起喝酒,气氛非常热闹,为了助兴,吴质就让优伶出来表演节目,活跃活跃气氛,但是,吴质选的这个节目,引起了曹真和将军朱铄的不满,尤其是曹真,非常生气,当场拔剑而起。
原来,吴质命令优伶表演胖子和瘦子的滑稽节目,而在座的曹真是胖子,朱铄是瘦子,他们对号入座了。
曹真认为吴质是在讽刺他胖,是故意羞辱他,曹真厉声质问,你在戏耍我吗?
《三国志》注引《质别传》记载: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硃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
这时,骠骑将军曹洪和轻车将军王忠赶紧出来劝解。
曹真越想越气,拔刀怒斥吴质说,你敢戏耍我,我要杀了你,骂不绝口。
吴质见曹真怒骂,拔剑而起,大声呵斥曹真说,曹子丹,你就是我案板上的肉,我吞下你,都不摇头,你猖狂什么?
朱铄也赶紧站起来说,陛下诏令我们到你的府邸举行宴会,怎么弄成这样?
吴质见朱铄站出来说话,呵斥朱铄说,你瞎掺和什么?
这时,劝架的将军们都回归原位,朱铄性子急,也很生气,拔剑砍地,这么一闹,宴会不欢而散。
《三国志》注引《质别传》记载: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铄因起曰:“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乃至此邪!”质顾叱之曰:“硃铄,敢坏坐!”诸将军皆还坐。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遂便罢也。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吴质是外人,曹真可是宗室,是曹操的养子,也是曹操的儿子,和曹丕是兄弟,难道吴质不考虑得罪曹真的后果吗?难道吴质不怕引火烧身吗?
那么,吴质的底气是什么?
其实,吴质的底气来自曹丕。因为,这时曹丕是皇帝,曹丕和吴质的关系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
曹丕曾把他的郭皇后,叫出来与吴质见面,这是何等的待遇?郭皇后,就是郭女王,文德皇后。
《三国志》注引《质别传》记载: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
曹丕作为皇帝,亲自把皇后叫出来,与吴质见面,这待遇,一般人绝对是比不了的。
除此之外,曹丕和曹植争夺魏王储位时,吴质是曹丕的重要参谋,吴质给曹丕出谋划策,立下大功。
有一次,曹丕出征,曹植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文辞华美,歌颂曹操,曹操看了,非常高兴,而吴质告诉曹丕,你到时只需哭就行了。
曹操出征时,曹丕流泪不止,显得很有孝心,曹丕一哭,把左右的人都感动了,反而觉得曹植华而不实了。
因此,曹丕也顺利被曹操确定为王位继承人。
《三国志》注引《世语》记载: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菑侯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
有这样的大功,曹丕当了皇帝,能忘了吴质的功劳吗?
因此,吴质是曹丕的红人,是曹丕心中最信任的人,就是曹魏那些宗室,大多数人也比不上吴质在曹丕心中的地位。
这就是吴质敢于硬刚曹真的底气!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