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茂名森林公园内绿意盎然,游客络绎不绝。作为粤西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景区近年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引导,让文明旅游从“倡议”变为“常态”,成为市民游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实践。
茂名森林公园节假日人流如织。
多方联动,织密文明服务网。景区有关人员介绍,森林公园通过“劝导+科技+志愿”三管齐下的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身着绿马甲的文明劝导员全天候驻守热门区域,通过柔性提示引导游客规范行为;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人流密集区,联动工作人员快速响应;节假日期间,高校学生、社区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协助维持秩序、清理环境。今年五一假期数据显示,游客主动垃圾投放率同比大幅度提升,动物投喂违规行为大幅下降。周末,记者在公园售票处和公园大门口看到,尽管过来的市民不少,但售票处秩序很好,大家都排队购票;到了大门口,人们也是持票有序进入公园,没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出现。进入公园里面,给人感觉处处都干净整洁,人们都自觉把垃圾投进垃圾桶。市民张先生说:“森林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政府投入这么大,为大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觉得爱护里面的环境卫生是前来游玩的市民的义务。”
在茂名森林公园动物观赏区,从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寓教于游,生态教育润物无声。景区巧妙融合科普教育与文明倡导,在草食动物区设置“科学投喂指南”互动屏,通过动画演示讲解动物饮食习惯;猛兽观赏区创新采用AR技术,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动物习性知识。带着孩子游玩的市民李女士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孩子自然懂得了尊重生命,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全民共建,文明基因深度植入。森林公园的文明实践正延伸至更广维度:定期举办的“自然课堂”吸引亲子家庭学习生态保护知识;一些摄影爱好者自发成立“文明监督团”,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的同时协助劝阻不文明行为;景区与周边社区联动开展活动,将文明理念从景区辐射至城市。今年春节至今,景区已收到游客主动归还失物多件,拾金不昧事迹经常在景区出现。
随着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座占地4500亩的城市绿肺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不带走”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源:茂名发布
文/茂名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华春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责编:张欣怡 初审:郑沛根
终审:梁洪森 监制:邓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