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
创始人
2025-07-11 12:23:23
0

竞争并非人类进步的根本。诚然,竞争能激发人们的潜能,促使个体在某些方面迅速提升,但它并非推动人类持续进步的核心力量。合作才是,人们通过携手合作,能够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在合作中,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能催生出更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比如科研领域,众多科学家共同攻克难题,远胜过单个研究者的孤军奋战。而且,合作能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在相互支持中共同成长,这种集体的力量才是人类不断迈向更高层次的坚实基础,而非单纯的竞争。


大家好,我叫岜農。印象中来一席主讲的都是各个领域比较成功的人士,所以当一席邀请我的时候,我迅速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成功很少,大部分都是失败的。


比如我高考时想考美院,结果考了五次都没考上。高考失利五次,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吧。当然我是有想法的,这期间自己是以学习美术为主,心里想就是没考上也能把很多东西学了。


出社会找工作我也很有挫败感,不是没有工作,而是觉得工作内容没有意义。后来呢,连谈恋爱也很失败。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真是十足的“失败之王”。


在漫长的失败中,我靠创作音乐来安慰和鼓励自己。因为失败的时间足够长,导致我的音乐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还组了乐队,还碰巧参加了一个奇怪的节目——《乐队的夏天》。说它奇怪,是因为一直失败的我居然在这个节目里获得了名次,让大家认识了我们,有了很多演出。


▲瓦依那乐队


很多人问这次偶然的成功有没有改变我的生活,我很失败地告诉大家,没有。我并没有因此离开我的田地,因为我依然喜欢种地。这篇稿子就是在插秧的农忙中挤出来的。


这是我来之前插完的最后一块田,因为刚插的秧苗还很小,看不太清楚,但再过十多天就会绿油油的了。


▲岜農于6月5日(芒种)插的秧苗


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我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岜農,作为我理想的名字。


“岜”在壮语里指广西喀斯特地貌的石头山。因为石头山种不了东西,所以这些山才得以保持原貌,我觉得很好。


“農”我用了古体的“农”,即“曲辰为农”,意思是在石头山里唱歌的农民。十年前,我就想好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状态。



但最终促使我决定去过这种生活的,是两件事。


最直接的原因是2015年我发行了自己在广州录制的原创专辑《那歌三部曲》,其中“那歌”在壮语里是“田歌”的意思。我还全国巡演了十多站,结果很失败,甚至有一次打破纪录,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两个人唱给他一个人听。


▲那歌三部曲:飘云天空、西部老爸、阿妹想做城里人


这次巨大的失败让我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但也正是这种挫败感,让我成功放下了远大抱负,决定独善其身做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我在城里学习生活了十多年,见过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我住过豪华酒店,里面的装潢非常豪华,全是大理石装饰,但我进屋后却发现窗户竟然打不开。对我而言,生活空间里最需要的就是新鲜空气。


当时我的工作是设计,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后来颈椎经常不舒服。工作之余,我尝试过打太极、站桩等,效果都不太好。可每次一回家劳动,身体就好了,我觉得劳动对我来说很健康。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让我在十年前决定回去做农民。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我所说的“做农民”并不是网上那种用来立人设的可怜农民,而是我自己创造并不断调整的一种新的农耕生活方式。比如我设计的“半农半歌”方式——种地只种够自家吃的量,不多种;这样我就有很多时间去走村串寨,打听一些只有老人记得的好听的童谣。


我们的根本来自土地


回家后,我有时间采集了很多童谣。比如在云南曲靖的平寨,我采集到一首壮族的童谣。它就像壮族的《诗经》,非常古朴。


歌词:


小小我呀


天真我呀


最爱溪边水坝上遛着鸭子


在密林里头放牛


折根黄松莓


嫩尖尖手里摇


采把脆脆的树芽儿


带回家喂鸡


小鸡不理睬


转身又喂鸭


鸭儿也不吃它


真是急坏我呀


嫩枝芽儿多好玩


为啥它们不喜欢


这就是我们小娃娃


大大的烦恼呀


这首歌是用古音传下来的,连现代的壮族人也已经听不懂了。我让村里的老人教小孩唱,用这种方式记录和传承。


另外一首我采集到的童谣叫《谁会飞》,是我们开场唱的歌。


《谁会飞》是一首以念诵为主的壮族童谣,我谱了曲,编了吉他,到百色的壮族村寨和小朋友一起在传统的吊脚楼上排练这首歌。


大家唱得很开心,我一扭头,看到旁边的小伙伴鼻涕已经挂到嘴边了,但还在陶醉地唱。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童化了。


▲岜農和百色村寨的小朋友们


十年前回到家乡后,我就开始带着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唱歌,最早和我唱歌的小朋友现在都已经结婚了。至于队名,我单方面取了“土人合唱团”这个名字,没问小朋友们的意见,目前他们也还没意见,因为小朋友只关心好不好玩。


▲唱完歌坐在台边的小朋友们


在农村,所有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土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经常听到对面的阿婶教育小孩,“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当农民”,感觉像是在说我。


现在的小孩都是在学校背诵人造知识。以至于他们来到农村,分不清水稻和草,甚至以为土豆是长在树上的,蔬菜是超市里生产的。我觉得未来一代缺土,所以取了“土人”这个名字。


其实我理解家长的想法,从职业角度来说,农民的确是最辛苦、最廉价的职业,谁都不想让孩子当农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耕和田地是培养人与自然连接的最好课堂。


农地种植的是有生命的东西,不是头脑里的概念。种地后,你会知道阳光、水和季节有多重要,也会和周围的老人家建立情感连接。



▲岜農画的农耕小画


我曾说过很多次我对这个世界的理想——不管总统、科学家、医生还是诗人,他们都应该有一块小小的菜地。如果世界能变成这样,人才能通过自然来达成贯通。


我也希望未来的小朋友不要嫌弃土地,记住我们的根本来自土地,我们呼吸的新鲜空气来自植物,我们都是土人。


他们的书包又肥又大


接下来这首《四季歌》写给被关在教室里、远离自然的小朋友。


我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的,放牛、砍柴、吃每个季节的水果、和村里的小伙伴做游戏。虽然物质不丰富,能吃一次肉或一个鸡蛋就很开心,但因为有丰富的自然和伙伴,我的童年回忆非常自由快乐。


现在呢,我很疑惑乡村的田野为何已经没有了小孩的身影和笑声,山上没有,河边没有。连果实掉到地上也没人去捡,这要在我小时候,那可不得了。


▲从一席现场回去后,“杨梅掉了一地。”(@岜農)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他的书包又肥又大,装满了各种书,像科幻片里的某种生物。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现在小孩的时间都被这个壮硕的生物给吃掉了。


每个家长都在努力挣钱,让自己的小孩多学东西。书法也必要,跳舞也很好,体育也很好,英语奥数更需要。慢慢地,我们课内课外产生了很多学科。小朋友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头脑里的知识,却与具体的体验分开了。


说到这里,我问我自己,我是在反对学习吗?肯定不是。我所质疑的是我们把儿童在田野村庄奔跑玩耍就可以学到的东西,都变成了作业和学科,家长和孩子都很辛苦。我觉得应该把学习还原到生活中,从过去优秀的传统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


比如有一次在侗族村寨采风时,我发现那里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村里老人编东西、阿姨绣花染布,这就是美术;大人有大歌队、小孩有小歌队,这就是音乐;附近有小溪、鸡鸭、田野和森林,可以追着鸡跑、玩水爬树,这就是体育。





▲侗族村寨


当然,这只是启示,不可能所有人都回到村寨去生活。但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让学习回归生活,让童年回归玩耍。


如果生活遇到垃圾,就将它做成乐器


跟我自己的童年不一样,现在的村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年轻人要进城务工,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城里买房读书,所以大部分小孩就留在村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我回家后很快就和小孩玩到一起,因为村里的大人工作之余主要在打麻将或者喝酒,而我喝酒不太行,所以最闲的就是我和小孩了。




▲村里的小孩


他们无聊了就来找我,我们一起打纸牌,下象棋,拿着吉他聚在一起唱歌。我的房间里专门留了一个空间放乐器,村里会唱歌的、不会唱歌的、跑调的小孩都可以来敲敲打打。


我们不是正儿八经地培训,而是把唱歌当作玩乐,好玩最重要。





▲土人合唱团的日常


有时候我们也会上山郊游,路上我常常扮演一个捡垃圾的大侠,说垃圾正在占领我们的村庄,要全部捡到袋子里才行。后来,我发现村里好多小朋友经常自己去捡垃圾。



下面这首《白色海洋》也和垃圾有关。它的源起是一个公益组织邀请我去海边做净滩音乐会,让我和渔村的几十个小孩一起捡海洋垃圾。我很喜欢这件事,想为此写一首歌,但写了一半没写下去。直到我看到成片的白色塑料泡沫时,被深深震撼了,当晚回去就完成了这首歌。


在活动中,我也没有和小孩讲“环保”这种很大的概念。我还是带他们玩,用捡来的各种垃圾做成乐器——用大小不一样的玻璃瓶敲出高低不同的旋律,用各种桶当鼓,用大的泡沫板拉上鱼线弹奏简单的旋律。(请看VCR⬇️)



我们的舞台也是自己搭的,用两根竹竿摆了一个叉❌,上面挂着各种海洋垃圾,表示“不要丢垃圾”。


我就是这样跟他们一起玩,我想,他们会记得垃圾曾经在海风中摇晃歌唱。


不要竞争,要爱


最后,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下现在的我和我的农舍。


2018年我修建了一个小农舍,一间屋子两亩水田,来进一步实现我回去做农民的一个梦想——实践自然农法。


▲那田农舍局部


自然农法注重生物链的建立,利用生物多样性让土地保持肥沃,让生态充满活力和平衡。我的农舍设计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用米糠洗碗,米糠还可以喂鸡;用手工皂洗衣服;用厨余来堆肥;还有干湿分离的厕所......这是一个可循环、可持续的系统。


我也会在这里组织活动,让小朋友们一起劳动、捡柴火、煮饭、观察田里的青蛙或蜘蛛。蜘蛛傍晚结网,早上就能抓到小飞虫,所以农田不用喷药。在自然农法中,每个物种都同样重要,没有高低之分。





▲田里的生物们:小孩、蜘蛛与青蛙


最后我想特别说的是,现在社会的竞争很激烈,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想成为落后者。但是作为失败之王的我,想给家长们一个提醒——在竞争的游戏规则里,永远只有20%的人成功,其余80%再努力也被归属于失败。如果有十个像马云一样聪明努力的人在一起竞争,最后也只有一个马云能赢。


而正是从自然农法中我感受到,大自然繁荣的关键不是竞争,而是相互滋养和共生,是爱。


我经常观察山,山林中的水、泥巴、花、荆棘灌木、苔藓、鸟儿,它们都不需要被教育,却能够自然而然地构成一个平衡又多姿的美丽山坡。


所以竞争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爱才是。


▲6月插完的田地如今已是一片绿色


今天,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体验中,我特别希望社会能把教育从竞争转向对心灵、审美、品德和对人格完善的培养。一个人有好的素养,无论遇到什么境况,都能内心安定地创造知足幸福的生活。而当一个人知足幸福时,也就没有成败之分了。


每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就在生活着,就在学习、进步,就在度过美好的一生。


谢谢大家!



文章综合现场演讲和试讲整理而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ID:yixiclub),演讲嘉宾:岜農(音乐人),策划:阳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根本原因是外因还是内因,是主观... 根本原因是外因还是内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上班迟到,如果因为台...
急找此歌:小生小生怕怕囖 急找此歌:小生小生怕怕囖谭咏麟小生怕怕小生怕怕啰哎呀哎呀哟小生怕怕啰哎呀哎呀哟小生今晚去拍拖唶冤鬼跟...
用横七竖八成语接龙 用横七竖八成语接龙横七竖八—— ( 八仙过海 ) ——( 海阔天空 )——( 空谷传声 )——( 声...
成语,什么什么而出 成语,什么什么而出 脱口而出,夺眶而出。破门而出,倾巢而出,挺身而出,脱颖而出:鱼贯而出。
小尾巴很甜有车吗 小尾巴很甜有车吗有车。小说中番外三婚后:——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将我和你变成“我们”。唐温在车...
求主角有黑科技。建了公司的小说... 求主角有黑科技。建了公司的小说。超级岛主 挺不错的小说科技之门 我觉得不错 就是有点烂尾。虚无...
一群小孩爱幻想的电影 一群小孩爱幻想的电影内容大概是一群学校的小孩儿,其中有一个小孩父母生了一个弟弟,那个小孩就没有来上学...
不会写作业 不会写作业是几年级的什么科目的
都市官场小说 类似误入官场主角... 都市官场小说 类似误入官场主角一样 只有一个女人都市官场小说 类似误入官场主角一样 只有一个女人主角...
市场营销界最著名的女强人有哪些 市场营销界最著名的女强人有哪些想知道下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非常好!因为本人对这类的女强人也非常地关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