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乌当区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区旅居民宿已增至415家,今年夏季旅居民宿预订人数超3000人,避暑旅居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
走进乌当区的各个乡镇,新堡布依族乡的村民们正忙着清扫庭院和房间,精心打造民宿小景观,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旅居游客做好准备;在羊昌镇,不少来自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旅居游客已入住,为这个传统农业乡镇带来了新的人气和活力;偏坡布依族乡则开展“唱山歌”“打糍粑”等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活动,丰富游客的旅居生活……夏至以来,随着全国各地气温的不断攀升,乌当区也迎来了避暑旅居“热”。
“近段时间,我们正在打造茶室、书房、面包窑等微空间,并清扫了院子和房间,给旅居游客一个好的体验。”新堡布依族乡陇上村“诗画园”民宿主理人陈球亮介绍,新堡布依族乡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休闲避暑,现在,已有10人入住了“诗画园”。
“我们家刚完成院坝的景观围墙打造和民宿房间改造,在一楼不仅新增了2个房间,还增加了厨房。”羊昌镇羊昌村南门组村民陈艳说,今年刚入夏,她家的民宿就已经预订满了。目前,已有14人入住。
2018年,陈艳和丈夫将自家闲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开始经营避暑旅居民宿,从最初的3个房间慢慢经营到了现在的30个房间,平均每年给他们家带来了近10万元的纯收入。“避暑旅居,让一家人在村里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不再总是想着外出打工了。”陈艳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乌当区凭借其秀美的山水、清凉的气候、优良的空气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不断擦亮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美丽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等金字招牌,深耕避暑、康养、民族文化以及乡村慢生活等卖点,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旅居产业,推进卖“清凉”、卖“风景”向卖“服务”、卖“生活”转化,持续打响“旅居乌当”“康养乌当”品牌。去年,全区共接待避暑旅居游客5.1万人次,实现旅居收入3856万元。
今年,为吸引更多省外游客到乌当避暑旅居,乌当区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游客推介乌当。不仅组织全区各乡镇到湖南、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开展线下“旅居乌当”营销地推活动,还邀请央级媒体和各省市媒体以及网络博主在其所属新闻客户端、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介乌当的美景美食、清凉气候、旅居民宿等信息,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除了开展宣传推广,乌当区各级各部门及旅居民宿经营者还致力于为旅客提供优质温馨的旅居服务。
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乌当区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乡村避暑旅居民宿服务标准,规范旅居民宿经营行为,呼吁旅居民宿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旅居市场环境。同时,还为客人定制专属的“村民卡”,凭借此卡,游客在辖区的部分景区可享受免费游玩、门票优惠和餐馆打折等福利。
在特色活动方面,乌当区采取“政府搭台、游客唱戏”形式,组织开展广场舞、钓鱼比赛、音乐会等特色活动,丰富旅居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依托“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乌当区还开展家医上门、中医理疗等康养服务,举办各类康养知识讲座,让游客来乌当旅居既能玩得开心,也能住得安心。
“我和爱人已经连续3年到羊昌避暑旅居了,这里环境好、气候凉,民宿老板服务态度好,旁边就是4A级旅游景区‘花画小镇’,每天我们都会到里面走一走。”在羊昌村“甜园小苑”旅居民宿内,来自四川的唐余精老人感慨,“来到羊昌就像回家一样,明年还要继续到这里避暑旅居。”
据了解,乌当区已打造了1条“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和5个旅居示范点。其中,羊昌村为市级旅居示范点,平坝村、拐吉村、马头村、偏坡村等为区级旅居示范点,串连起了羊昌、百宜、新堡、偏坡等乡镇,示范带动全区避暑旅居产业发展。
如今的乌当,旅居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居游客持续增加,乡村的闲置农房变成了“热”资源,当地群众农忙时“做农民”,农闲时“当老板”,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正逐渐成为全区推动乡村振兴的“响亮名片”。
来源 | 贵阳网·甲秀新闻
编辑 | 卢林涛
审核 | 代易
审发 | 石昌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