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可能将放弃对俄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维修工作。目前,该航母的改造与维护项目已经暂停,预计不久后将对其未来命运做出正式宣布。
“库兹涅佐夫”号作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是其海上实力和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象征,令俄国防部陷入两难境地。俄罗斯海军前太平洋舰队司令谢尔盖直言,考虑到未来战争更多依赖无人机与机器狗等新型装备,维护这样一艘昂贵且效率低下的航母已经没有必要。
然而,俄罗斯军事专家丹德金持相反观点,他认为无人机和机器狗难以承担远程作战任务,而远洋行动依旧离不开航母提供的掩护。同时,中、美等大国均在积极发展航母,这也说明航母在现代战争中依然不可或缺。航母在远洋兵力投送及制空权争夺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以目前技术水平来看,无人机和隐身舰载机仍与航母战机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实现对制空权的有效掌控,也无法彻底消除来自海空的威胁。
此外,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没有航母的存在无疑令人尴尬,也难以令对手心服口服。值得注意的是,“库兹涅佐夫”号并非没有维修过,而是经历了多次长时间的升级维护,但最终均告失败。
自2017年起,“库兹涅佐夫”号开始大修,计划维修后服役至2037年。维修内容涵盖更换8台增压燃烧锅炉和4台ТВ-12蒸汽轮机,以解决动力不足问题,更新飞行甲板、滑跃跳台及舰载机起降管理系统,提升舰载机作战效率。同时还计划更换电缆线路、电子雷达并增设新型防空系统。
然而,2018年,浮动船坞因断电沉没,一台70吨的起重机砸穿航母飞行甲板,造成5×4米巨大破洞,维修被迫暂停,转而专注修复甲板。2019年,维修期间工人焊接作业引发燃油管道大火,火势持续一整天,航母受损面积达500平方米,造成2死14伤,维修费用增加3.5亿卢布。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海军急于修复“库兹涅佐夫”号,但忙乱中再次发生火灾,导致舰体结构受损,维修工作再次中断。由此可见,俄罗斯造船业已无力承担如此规模的航母维修与升级任务。俄罗斯若想让航母恢复昔日活力,或许只能寻求中国造船企业的帮助。
事实上,中国造船业自2007年起技术水平超越日本和韩国,已连续18年稳居全球造船业榜首。中国航母制造和维修技术进步显著,从改装辽宁舰、建造国产“山东舰”,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舰”,实力有目共睹。
大连造船厂不仅改装了辽宁舰,还建造了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并参与了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和052D驱逐舰建造。江南造船厂负责003型“福建舰”的建造,使用了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两大造船厂均拥有大型干船坞和码头,具备建造、维护和升级10万吨级航母的能力。广船国际则具备建造5万吨级舰艇的经验,未来可承担南海舰队航母的维修任务。
整体来看,中国航母工业形成了以大连和江南主导建造,中船重工负责核心部件制造,大连和广船国际组成维护升级体系的格局。凭借这样的综合实力,维修常规动力航母完全不成问题,更别说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库兹涅佐夫”号。若普京愿意求助,中国造船厂定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位“老将军”焕发新生。
不过,俄罗斯国防部似乎更倾向于让这艘航母“退役”,这背后缘由值得探究。
俄罗斯难以放下面子。尽管苏联解体已超过30年,俄罗斯依旧自视为“超级大国的继承者”,自信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欧洲。在军事领域,俄罗斯认为除了美国无人能及,既拥有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又掌握最强的洲际导弹和最多的核弹头。
“库兹涅佐夫”号作为苏联建造的最先进航母,是俄工业技术的象征。相比之下,中国航母技术起步虽晚,但辽宁舰前身正是瓦良格号,号称“库兹涅佐夫”号的小师弟。如今若俄罗斯向中国求助,恐怕被视为“师傅向徒弟求教”,难以接受。
事实上,中国曾暗示愿为俄航母升级燃气轮机,但遭俄方拒绝。俄罗斯自信能自行解决问题,然而维修中频频出现事故,最终几乎“亲手毁了”这艘航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军事技术泄密的担忧。尽管遭西方封锁,俄罗斯军工技术依然强大,火箭发动机、核潜艇、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俄罗斯对核心技术管控极为严格。
上世纪90年代,俄向印度出售“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时,经过长达7年的改造,刻意阉割技术,导致成本暴涨五倍。2000年“库尔斯克”核潜艇爆炸沉没时,俄方以“保护军事机密”为由拒绝挪威潜水员救援,导致118名官兵罹难。
2019年“库兹涅佐夫”号大火后,中方提出全面探伤检测方案,却被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断然否决,称“即使航母报废,也不能让中国工程师接触内部结构。”据悉,该航母采用与瓦良格号不同的KVG-4型锅炉,若中国工程师介入维修,动力系统机密可能被逆向破解,威胁俄罗斯海军动力技术的最后优势。
资金短缺也是俄罗斯不得不放弃的现实问题。长期受经济制裁困扰,2024年俄罗斯GDP约为2.05万亿美元,规模仅相当于中国江苏省。用一个省的经济体量去维持一个航母编队,显然十分吃力,尤其俄乌战争重创了俄罗斯国力。
冲突中,俄罗斯黑海舰队损失超过20艘舰船,包括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为此俄罗斯计划未来十年投入7300亿人民币全面升级海军,但其中85%资金投向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项目,水面舰艇预算仅剩约1100亿,远低于“库兹涅佐夫”号107亿维修费用,被视为“浪费战略资源”。
太平洋舰队前司令更直言,这百亿维修一艘老旧航母,不如投入无人机和机器狗研发。更为严峻的是,西方制裁覆盖船舶制造的技术封锁高达1273项,使俄罗斯在耐火材料、防火涂层和特种焊接等关键领域陷入困境。
俄罗斯工业体系已呈“半崩溃”状态,而建造航母需要完备强大的工业体系,现有经济状况难以支撑。
综上所述,俄罗斯不愿求助中国维修航母,既因不愿承认技术落后,也出于军事机密防护考虑,再加上资金紧张的现实制约。更现实的是,即便“库兹涅佐夫”号修复成功,也难以让俄罗斯海军重现苏联时期辉煌。走下坡路后,要想回头已非易事。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