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肖一佳 汤雪 刘成琳)湖南持续高温,不少室外作业的人员中暑。60岁的长沙市民高晓惠(化名)待在家中,却也中暑晕倒了,原因是为了省电费不开空调。
7月16日,记者从长沙市中心医院了解到,经过6个小时的降温、补液治疗,老人目前已经恢复。医生发出提醒,市民需打破“中暑=户外运动”的认知误区,尤其是居家老人、婴幼儿及慢病群体在室内也需要注意防暑。
在家省电费不开空调热晕了
接诊高晓惠的医生是长沙市中心医院派驻到雨花区井湾子街道星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肖一佳。
“当时患者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体温显示39.8℃。”肖一佳介绍,高晓惠家属表示老人平时身体硬朗,因为舍不得开空调,打扫完卫生后突然说头晕,当天中午勉强吃了两口饭就吐了,没想严重到晕倒。
降温、补液治疗6小时后,老人渐渐苏醒,她表示,“以为中暑是户外的事,没想到在家省电费也会中招!”
警惕安静状态下“非劳力型中暑”
“这是典型的非劳力型中暑,往往在安静状态下悄悄发生,多见于老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诱因并非由户外运动引起,而是在不开空调的房间、封闭车厢、不透气的空间等高温密闭环境引起的,起病通常隐匿,初期像普通乏力,极易被忽视。”肖一佳表示,老年人由于汗腺退化,散热效率下降,加上很多老人家为节省电费,不开空调或者电风扇,造成室温上升,形成“蒸笼”环境。
婴幼儿尤其小于6个月以下小宝宝,由于发育不完全感知差,加上家长“喂水”减少,也容易诱发“中暑”。
另外,本身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把“中暑”初期症状,比如头晕、乏力、精神差等,当成老毛病复发,因此容易忽视。
“这类中暑起病隐匿,初期像普通感冒,极易被忽视。”肖一佳强调,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浑身发软、头晕头痛 、恶心、食欲差、尿量减少等不典型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滚烫却无汗、体温>39℃(腋温)、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等危重症信号。
“破环境+强监护”,居家防暑这样做
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星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廖丽虹表示,中暑的预防关键在于“破环境+强监护”,当家中室温>28℃,建议科学降温,开空调或者电风扇,早晚通风,拉遮光帘阻隔日晒;坚持定时补水,老人上午、下午各喝4杯(一杯150毫升至200毫升)。
婴幼儿需定时喂水,观察尿量、皮温、精神状态等;子女需每日与独居老人通话确认症状;避免将儿童遗留封闭车厢内,哪怕“只离开5分钟”。
廖丽虹表示,空调不是奢侈品,市民需打破“中暑=户外运动”的认知误区,尤其关注居家老人、婴幼儿及慢病群体的防暑需求。
若发现家人出现中暑症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快速转移至空调房(优先)或阴凉处,脱掉紧身衣,增加散热;通过风扇直吹,或用凉水擦拭全身(颈侧、腋窝、大腿根重点擦),注意禁用退烧药、酒精擦浴;即使清醒也要就近送医,途中持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