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市旅游市场进入旺季,相关服务质量投诉占比大。第二季度全市各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共收到涉及旅行社的旅游投诉9526件,其中反映服务质量问题最为集中,达6016件;退订退费问题3179件;旅行社资质问题331件。
同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质量监督与咨询服务中心受理涉及旅行社的旅游投诉1125件,在投诉理由方面,降低服务质量标准问题最为突出,达898件,占比66.52%;行前解约问题256件,占比18.96%;购物问题77件,占比5.70%;行程变更问题56件,占比4.15%;其他问题34件,占比2.52%;安全问题23件,占比1.70%;签证问题6件,占比0.44%。
旅行社被投诉的理由
针对当前旅游旺季特点,市文旅部门向市民和游客发出温馨提示:合理规划行程,选择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至关重要。夏季文旅产品丰富多样,除水上项目广受欢迎外,部分景区还开放了夜游模式,便于游客避开暑热、错峰出行。游客需充分考虑自身及同行人员身体状况和能力,注重行程安全,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参与水上项目时需充分了解其安全要求及参与条件,选择夜游景区务必提前确认景区与住宿地之间的交通接驳安排,确保顺利返程。
为保障自身权益,务必选择正规旅游企业并签订规范书面合同。二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投诉占比较高。游客和旅游企业容易因为额外收费、行程变化、服务标准降低等原因产生争议。为保障自身权益,在选购旅游产品时,应签订书面合同,将具体的行程安排落实到合同条款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发生后续争议,规范的书面合同也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阅读合同条款原本是签订合同的基本要求,但往往容易被游客忽视。在通过网络预订服务时,游客往往不阅读推送网页的内容就点击认可,因此给后续的权利主张造成困难。特别是预订境外的机票和酒店时,在退改方面通常有较多的限制,与国内规定差异较大,如果不事先阅读并了解清楚,容易产生费用和损失。
为了保障中国公民在境外的安全,我驻外使领馆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安全形势,对所在区域的中国公民作出提示。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外交部政务服务平台(试运行)的“看资讯”板块获取。游客在出行前,可通过查询上述信息,了解前往目的地应注意的事项,做好防范措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