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这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怀揣着独特的愿景。他们不仅渴望以卓越的产品和创新科技感动中国,更有着宏大的抱负,希望助力中国去感动世界。在中国市场,索尼凭借其精湛的影像技术、时尚的设计以及优质的音频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信赖,用科技的力量传递着情感与温暖。而在全球舞台上,索尼将继续发挥其优势,通过不断推出领先的技术和创意,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搭建桥梁,用行动诠释着“想感动中国,还想帮中国感动世界”的豪情壮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
让中国本土
优质内容
被世界看到
从电子巨头到创意娱乐帝国,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索尼正在书写一个全新的故事。
在今年的Bilibili World索尼展上,当《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份的消息传来时,索尼互动娱乐(上海)董事长江口达雄难掩兴奋:
终于有一款中国3A游戏在全球大卖,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这个瞬间,或许正是索尼转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场活动中,包括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吉田武司、索尼互动娱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江口达雄等多位索尼在华业务的高管接受了爱范儿采访,聊了聊索尼在内容创作和出品方面的新进展。
重新定义自己:从硬件到内容的蜕变
明年就80岁的索尼,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我们是一家建立在坚实技术基础上的创意娱乐公司。」索尼(中国)总裁吉田武司的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索尼的新身份定位。
从全球电子企业到创意娱乐企业,这不仅仅是一个标签的改变,更是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索尼如今横跨音乐、游戏、影视、电子、金融等多个板块,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娱乐生态闭环。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对当下市场变化的深刻洞察。AI和XR技术正在改写行业规则,碎片化、快节奏的内容成为主流,年轻的Z世代更加重视体验、当下和实时感受。面对这些挑战,索尼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让技术为内容服务,用内容承载技术。
吉田认为,索尼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传感技术、影音技术等领先科技。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索尼创造出好的内容产品,为世界带去感动,同时激励更多人追求这种感动,催生更多内容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吉田武司
市场策略:合作而非竞争
就游戏这个领域而言,任天堂Switch 2的发售无疑为整个市场带去了更多变数,也为同样是游戏制作和游戏硬件厂商的索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不过PlayStation的负责人江口达雄给出了不太一样的观点,认为对于国内这种手游主导的游戏市场,主机之间更多并不是竞争关系:
对我们做主机游戏的PlayStation来说,先把这个蛋糕整体做大,这是我们最大的目的。其他主机品牌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要一起做大主机游戏的市场。主机游戏里适合小玩家们的游戏很多,适合大学生及以上年龄层玩家的高质量的作品也比较多,玩法很多样,我们还是希望扩大这个游戏市场。
江口达雄
如何让玩家置身游戏其中?
在今年的Sony Expo上,我们已经能看到索尼结合全新的技术和创意,在实验一些不太一样的全新娱乐方式:线下实景娱乐(LBE)。通过影像、声音和体感技术,让粉丝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或游戏玩家,而是真正「置身其中」。
索尼(中国)副总裁竹中幹雄将其比作双驱轮:「强有力的IP和优秀的技术是LBE不可或缺的双驱轮,只有将这两者结合,才能增强互动体验感,带来持续的感动。」
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动画业务的负责人,安尼普(上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黑崎静佳,进一步阐释了LBE和IP之间的关系:
「LBE作为IP和技术结合的业务,主要实现两个目的:宣传推广和让人依恋沉浸于IP世界。通过实际的体感获得感动,并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对IP宣传极有价值。」
索尼的技术创新同样令人瞩目。近期推出的空间内容创作支持系统XYN、mocopi动作捕捉技术等,都已成为全球专业创作者的利器。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了内容创作的边界,也为索尼的内容生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小米登陆《GT7》,索尼加大与中国的跨界合作
单纯堆砌技术,无法打动观众,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内容本身。
索尼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六个业务板块之间的跨部门协作能力。江口达雄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小米SU7 Ultra被引入PlayStation独占驾驶模拟游戏《Gran Turismo 7》当中,而这正是索尼促成的合作。
「小米是索尼重要的合作伙伴,索尼向小米引荐了游戏开发团队,而团队被小米对汽车的热情深深打动,从而达成了这次合作。这是该系列游戏中出现的第一款中国国产车。」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限于硬件层面。将PlayStation游戏IP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将影视IP游戏化,都是索尼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前者包括备受好评的《最后生还者》第一季,而后者则是索尼在《蜘蛛侠》游戏系列上一直在做的事。
江口表示:「这是我们非常核心的策略,我们希望所有业务都能在这里合作。」
发现世界级内容的标准
什么才是能触达世界的内容?影视、游戏、动画三个业务的负责人都给出了自己答案:
索尼影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廖旭翎:
我们看重的特质主要有三点:首先,作为电影公司,我们重视创作者的创意能力和用独特视角讲故事的能力;第二,除了讲好故事,还要看能否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比如让本土故事扩大到影视的共情;第三是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国际团队深入交流学习,关注新的方向。
江口达雄:
在选择与中小规模游戏开发商合作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作品必须具备创意;第二是团队要有热情,开发游戏往往需要五到六年的漫长时间,对于中小规模公司来说,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实属不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组织、技术实力和人力等方面的问题。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开发团队的热情和坚持。因此,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特别重视他们的创意、工作热情和坚持这三个关键要素。
黑崎静佳:
从动画创作的角度来说,就一点,就是是否创作出能够动人心弦、令人感兴趣的作品。
索尼,中国内容出海的新船
最终,索尼要让内容触达世界,这有双重含义:首先需要将海外IP引进和本土化,不过在中国这个语境中,扶持和孵化本土IP推向世界更为重要。
在访谈中,索尼影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黛也提到,索尼影视已经购买了《隐秘的角落》版权,准备把它打造成美剧。
索尼与中国创作者的合作正在走向深入。从早期的作品推广到现在的联合出品,索尼见证了中国创作者的雄心壮志。
黑崎静佳观察到:「中国很多优秀创作者从一开始就有非常雄心勃勃的志向,不仅仅是要制作一个能够在中国热门的作品,而是要着眼于全球,走向世界。」
她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英文动画叫Animation,日本动画叫Anime,但谈到中国动画时,他们会直接用中文发音Donghua——这个细节折射出中国动画在海外的独特地位。
《凸变英雄X》作为Aniplex与中国本土创作者从零开始合作的作品,标志着索尼与中国创作者合作模式的升级。而在游戏领域,除了《黑神话:悟空》的成功,米哈游的《原神》、完美世界的《幻塔》、叠纸游戏的《无限暖暖》等作品出海,都让索尼看到了中国内容的全球潜力。
黑崎静佳
对于《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江口达雄表示:
去年8月20日游戏发售大获成功,我们PlayStation公司,特别是负责国内游戏业务的团队都很开心。因为终于有一款中国3A游戏在全球大卖,销量远超2000万份,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索尼互动娱乐上海这十年来一直有两个主要任务:第一是让PlayStation硬件产品及游戏内容在国内业绩提升;第二是找到好的国内开发团队和游戏作品,把它们推向全球。
帮助中国游戏走向全球,索尼的「中国之星计划」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开发七年的《失落之魂》,即将成为首款全球发行的中国之星计划游戏,这不仅是对中国开发者的认可,也是索尼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点燃内容,为世界送去感动
索尼在全球范围内的罕见之处,在于其横跨游戏、音乐、动画、影视四大娱乐类型,并把控从制作、分销到消费的整条链路。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让索尼能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索尼正在改变中国内容创作的生态。国内从来不缺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但他们大多缺少支持以及出品经验,也没有足够大的平台。索尼的介入,正在试图改变这种现状。
索尼影视已经购买了《隐秘的角落》版权,准备将其打造成美剧,这种从中国到世界的内容流动,正是索尼全球化战略的体现。
吉田武司的话总结了索尼的核心战略:
「未来投资布局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内容创作实力,提升创作科技水平。我们既要提升硬件技术能力,也要围绕软件打造生态系统,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这种平衡不是简单的技术与内容的叠加,而是用先进技术激发更具竞争力的内容,用这些内容去触达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索尼不仅是一个技术提供者,更是一个内容孵化器和全球化推手。
即将80岁的索尼,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什么是「感动」。在技术与内容的完美融合中,在跨界协作的创新探索中,在对本土创作者的全方位支持中,索尼正在书写一个关于如何让世界感动的新故事。
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技术本身,也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技术与内容相互激发所产生的无限可能性。在这个可能性中,我们看到了索尼的未来,也看到了内容产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