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吉布提把自己当房东,土地一半租给中国,一半租给美国!”
如今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和货物运输都必须要经过曼德海峡,但是这片海峡的治安一直是让国际非常头疼的问题。
随后的几十年间这个国家便开始吸引大国在自己领土建立军事基地。
那么中国又是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复杂的海域设立第一个海外基地的呢?
世界经济的嗓子眼
摊开世界地图,大家的视线很难不被一个叫曼德海峡的地方吸住,它像一只掐住红海和印度洋的巨手,是世界上最繁忙、最值钱的水道之一。
全球三分之一的油轮和货船,都得从这儿排着队小心翼翼地过去,无论是中东的黑金还是亚洲的商品,想漂洋过海做生意,几乎都得看这条“海峡高速”的脸色。
这地方就是全球海运的咽喉,而吉布提这样一个面积还没北京大的非洲小国,就恰好长在这咽喉的西岸,像一颗最关键的喉结。
谁控制了它谁就等于扼住了世界海上贸易的脉搏,它的地理位置不是重要,而是性命攸关一样的存在!
所以当人们把吉布提港称作“非洲的新加坡”时,那可绝对不是恭维!
那里的深水泊位能让万吨巨轮像私家车一样轻松入库,对于长途跋涉的舰队而言,这里就是沙漠里最甘甜的绿洲,是漫漫长夜里唯一亮着灯的“海上服务区”。
守着这么个金饭碗吉布提自己却穷得叮当响,全国大部分是戈壁和火山岩,一片不长庄稼的焦土,粮食全靠进口和援助。
翻遍整个国家,那里除了有点石灰石和盐,几乎挖不出任何值钱的东西,更别说农业和重工业了,那更是完全看不到任何影子。
可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既然自然资源指望不上,那就开发“地理资源”。
吉布提的领导人想出了一条绝妙的生路,谁想用我这块宝地可以拿钱来租,把地皮租给有钱有势的国家,让他们来建军事基地。
你付我租金水电,我给你提供便利,顺便还能抱个大腿,这不仅多了一份安全感,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这门生意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于是这种独特的“兵营经济”应运而生,吉布提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军事基地密度最高的地方,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军事工业园”。
靠着收租这个贫瘠小国硬是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活得相当滋润。
而当“世界兵营”开张,中美竟成了抬头不见低头的邻居,最先来“入住”的是吉布提的前宗主国法国,人家有历史渊源。
自打9·11事件后,美国人也急匆匆地赶来在这里建立了其在非洲最大的永久军事基地,把这里作为反恐战争的关键支点。
紧接着德国人来了,日本人来了,意大利人也来,大家像赶集一样,纷纷跑来插旗占地,吉布提的“兵营”里一时间热闹非凡。
各国军人穿着不同制服,在同一个小镇的酒吧里喝酒,构成了一幅幅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面。
直到2017年,一个重量级的新“租客”中国,也敲响了吉布提的大门。
一夜之间五星红旗和星条旗,就在这片非洲土地上遥遥相望,相隔不过十几公里。
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大国,在这里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邻居,这种奇妙的共存本身就足以说明吉布提在全球棋盘上的分量。
中国的算盘远不止是给军舰找个“加油站”,中国人来这儿干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肯定是搞军事扩张!
但是答案必须得先从中国的油轮说起,中国的经济命脉有很大一部分漂在海上,尤其是从中东运来的石油。
这条航线恰恰就要经过海盗猖獗的亚丁湾和这道狭窄的曼德海峡,一旦这里出事,影响的将是国内无数工厂的运转和家庭的冷暖。
过去十几年,中国海军一直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但有个头疼的问题,我们的军舰像一群离家很远的孩子,累了困了补给跟不上只能在海上硬扛,或者去别国港口“借宿”总归不方便。
现在有了一个自己家门口的“服务区”,意义完全不同,军舰可以随时靠岸补给、轮换休整,战斗力和续航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有人说吉布提对面就是战火纷飞的也门,胡塞武装搅得天翻地覆,把基地建在这儿,不是引火烧身吗?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正因为周围不太平,才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岛”来立足。
当风险就在眼前时躲避是没用的,你必须在风暴的边缘,建一个能让自己站稳脚跟的避风港。
大家庭在远方安下的歇脚亭
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后勤基地,那又把格局看小了,与其他国家的基地相比,中国的这个“营地”显得有些不同。
它不炫耀武力,不部署重型攻击武器,墙内是营房、码头和医院,而不是导弹发射井,它更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和平驿站”。
当利比亚或也门发生战乱,我们如何用最快速度保护和撤离数万同胞?
当索马里海盗卷土重来,我们的商船如何安全通过?当非洲兄弟国家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我们的物资和医疗队如何第一时间抵达?
吉布提基地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它让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和公民安全,有了一个坚实的支点,也让我们在参与国际维和、人道救援这些“公共服务”时不再鞭长莫及。
这更像一个日益壮大的中国,在全球化这条漫长又颠簸的路上,为自己、也为朋友们建起的一个歇脚亭和救助站。
它标志着一种身份的转变,我们从一个全球化的参与者,到一个有能力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贡献者。
这个非洲之角的小小支点撬动的是中国走向世界时,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清晰的背影。
结语
现在当我们的商船在亚丁湾需要护航,当非洲的维和部队急缺物资,当海外公民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这个远在非洲的支点恰恰是大国担当的一种体现。
那么它到底是和平的保障,还是力量的象征?
或许答案不在新闻里,而在每一次它为正义挺身而出的时刻,大家怎么看?
参考资料:
新华网《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八周年 八年来基地执行了哪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