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界,有这样一家店格外引人注目。它日均翻台率高达 10 次,意味着每天能接待大量的顾客。凭借如此高的翻台率,其月入更是轻松超 60 万元,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尤其在湘菜赛道中,它犹如一匹黑马,异军突起。湘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而这家店更是将湘菜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无论是食材的选取还是烹饪的技巧,都堪称一流。每天都有众多食客慕名而来,在店内尽情享受湘菜的美味,其火爆的生意也成为了餐饮界的一段佳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红餐编辑部,原文标题:《日均翻台率10+次,月入超60万元!湘菜赛道又出黑马!》
最近,爆火的湘菜赛道又杀出了一匹黑马。
主打现点现做、人均客单价35+元,还推出了“非遗”花卷搭配砂锅湘菜的新打法,这个品牌就是“李湘蘭花卷砂锅菜”(以下简称“李湘蘭”)。
据了解,目前该李湘蘭的日均翻台率达10+次,月营业收入超过40万元,部分200平米左右的门店月营收甚至突破了60万元。
怎么做到的?
01、单品月销10万元!主打“花卷+砂锅”的独特湘菜
傍晚6点,李湘蘭门店外等位的队伍早已排开,叫号声此起彼伏。这并非节假日特例,而是工作日饭点的常态。透过现制手工花卷的明档向内望去,服务员端着热气腾腾的砂锅,步履匆匆。
红餐网走进店内,通过实地观察并梳理信息,尝试拆解其单店模型。
1、SKU约30个,光花卷一个月就能卖10万元
与不少湘菜品牌相似,李湘蘭也保持了相对精简的菜单,聚焦现点现做的砂锅湘菜,SKU控制在30个以内。
菜单上,既有辣椒炒肉、农家有机花菜等12道经典小炒,也包含有西北风味的番茄砂锅、油泼砂锅等系列。食材在滚烫砂锅中滋滋作响,烟火气十足。
不同的是,李湘蘭打破了传统湘菜馆中主食往往作为“配角”的定位,将“非遗手工花卷”打造成了核心菜品。
花卷具体分为两款,一款是融合了油泼辣子的多肉花卷,另一款则是不辣的古法香茅花卷。据了解,高峰期单店花卷月销售额能达到10万元,是门店可观的利润补充点。
2、人均约35元,瞄准城市白领、家庭用餐场景
湘菜之所以受大众欢迎,也与它相对亲民的价格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李湘蘭做到了极致,进一步降低了价格门槛。其菜品单价在16.8-38.8元之间,大多集中在20-30元,如门店爆款阳雀湖辣椒炒肉为26.8元、农家肉沫宽粉24.8元。
整体上看,门店的人均消费约为35元,瞄准城市白领、家庭用餐场景,直切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价格带。红餐大数据显示,客单价在30-40元的门店占比仅为湘菜门店总数的8.73%。
相比客单价更高的商务宴请或精致正餐,该消费水平进一步向大众市场靠拢。同时,李湘蘭也并非卷“绝对低价”,而是保证了合理的利润空间。据了解,其整体毛利率保持在58-65%之间,综合净利润率在15%-20%之间。
3、现代简约风融合手工明档,提升价值感
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亲民并不意味着牺牲体验。相反,李湘蘭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与动线,为顾客打造物超所值的消费感受。
据了解,其不同门店面积在140-200平之间,装修风格统一。在店门口,都会设置手工花卷明档。这一空间,不仅将花卷的制作方式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更直观传递出“非遗现做”的匠心。
店内则是采用仿砖墙、老照片等“非遗”元素,让顾客沉浸式感受湖湘文化;同时,餐厅还采用了现代装饰保持环境舒适,营造家常氛围。此外,李湘蘭还通过许多细节设计进一步提升价值感。例如,部分门店专门设置了五常大米、农夫山泉水的展示区,向顾客传递着餐厅对品质的坚持。
02.“18秒出餐”,
破解湘菜“大厨依赖”
不过,讲究现炒镬气和风味的湘菜,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挑战。
众所周知,中餐后厨的链条非常长,而且十分琐碎。尤其是现炒模式,会更依赖厨师的水平,也更耗时间。对于顾客来说,就是既要眼巴巴地等着菜品上齐,又要担心去到不同门店体验参差不齐。
据了解,李湘蘭在保证现炒的同时,做到了平均25分钟出餐,且各门店口味一致。品牌创始人王雷透露了其中的秘诀——引入智能炒菜机。
这一举措带来了几项关键效果。首先,操作员仅需将食材、用料放入投料篮并选择菜谱,就可以执行烹饪流程,提升了出餐效率。
以门店爆款的18秒牛肉为例,在传统湘菜门店制作这道菜品必须经历备料、切配等环节,加上现炒所需的时间,从接单到上桌,最快也要3-5分钟。而在李湘蘭,后厨能够根据当天预估客流量对食材进行提前切配,再借助智能炒菜机,真正做到了“18秒出餐”。
其次,该设备还确保了餐厅口味的一致性。操作员无需厨师经验,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保证出品口味稳定一致。如此一来,不仅优化了后厨的人力结构,也让餐饮小白开店成为了可能。
当然,效率提升并非以牺牲风味为代价。“炒菜机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保障菜品口味前提上。为了还原大厨现炒的味道,每道菜都经过了数百次测试。”王雷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设备的运转与整体模式的稳定,也依赖于供应链体系作为后盾。据了解,李湘蘭有着一支经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均具备15年以上的行业经历。他们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集中采购,降低了门店食材成本。据统计,其成本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12%,为品牌发展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在西北、华中、华北、华东等区域,李湘蘭还建立了仓储网络,缩短了配送半径,减少运输损耗,确保食材送达门店时的新鲜度。
03、再开150+家店!李湘蘭正加速走向全国
诚然,市场的变化也为李湘蘭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餐饮行业整体内卷,李湘蘭不得不面对房租上涨、顾客注意力分散等压力。又如,部分区域市场对“非遗”花卷与砂锅湘菜的组合还需要教育成本。
不过即便困难重重,王雷对品牌的持续成长抱有信心。截至目前,李湘蘭已有30家门店,版图拓展至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五个省份。据透露,李湘蘭计划在未来1年内,再开150+家。
“我们是一支在餐饮市场真刀真枪拼杀、不断试错成长起来的队伍,在成立李湘蘭之前,就操盘过多个差异化的餐饮品牌。”王雷说道。据了解,当地湘菜“排队王”湘江肴沙漠绿洲观景餐厅,也出李湘蘭团队之手。而这个团队,恰恰是王雷对李湘蘭未来抱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同时,李湘蘭为合作商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的赋能体系,覆盖从选址装修指导、系统化技能培训等7大板块。其核心目标在于降低新店入市的风险与爬坡难度,提升经营成功的确定性。
此外,为了实现开店目标并确保未来超百家门店的良好运营,李湘蘭门店模型也在持续升级,于细节处进一步优化。例如,团队考虑增设餐桌抽屉,用于放置餐具、纸巾等用餐必需品,以及增设餐厅自助区域……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节省前厅人力。
“动作要极简,效率要极高,节省下来的人效才能提升门店的利润。”王雷强调。
持续的产品迭代也被视为关键。李湘蘭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高频次菜单更新机制,每次上新20余道经典砂锅湘菜,不断为顾客提供多元的选择,满足消费者持续变化的口味。
小结
毋庸置疑,湘菜的市场空间依然广阔。但随着入局者与日俱增,湘菜市场也发生了许多改变。菜品的口味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考量,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重视质价比。
这也意味着,湘菜经营者未来比拼的关键,在于精细化运营能力。谁能满足顾客“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亦如李湘蘭的独特打法,聚焦“非遗”花卷与砂锅湘菜的差异化定位,从产品、环境到服务,追求极致体验和效率。这是李湘蘭的初心,也是支撑其前行的动力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