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金智科技再度谋划“卖身”。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7月21日,金智科技(SZ:002090)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江苏金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智集团”)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金智集团拟向交易对手协议转让金智科技16.01%的股份。
公告表示,本次股份转让事项完成后,可能导致金智科技控制权发生变更。金智科技股票自7月21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2个交易日。
金智科技是一家在能源领域多元化布局的企业,业务主要涉及发电、输电、配电、园区低碳、储能等。天眼查显示,金智集团是金智科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20.03%。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已不是金智科技第一次谋求易主。五年前,金智科技就曾筹划过一次控制权变更。金智科技为何再次“卖身”?
首次易主失败,控股股东减持
金智科技创立于1995年,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最初是电力自动化及高校信息化,此后逐步发展为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两大业务板块。
其中,智慧能源板块主要包括三大业务:变电、输电、配电等电网业务,石油石化、钢铁、发电、煤炭等政企业务,低碳园区、储能、EPC、设计咨询等低碳业务。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早在2020年,金智科技就筹划过一次控制权变更。
当年5月31日,金智科技控股股东金智集团与齐鲁交通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随后,金智科技与齐鲁交通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认购协议》。
根据以上协议,齐鲁交通拟耗资12.26亿元,通过协议受让和定增的方式合计取得金智科技股份1.39亿股,占其非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29.99%。股权转让完成且齐鲁交通完成董事会改组后,金智科技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齐鲁交通,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是,仅一个多月后,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筹划联合重组,当年9月底正式完成合并。齐鲁交通注销,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合并后公司继续存续。
交易主体变更,原协议无法继续执行。经过多次沟通,金智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最终决定终止本次股份转让事项,并于2020年12月签署了终止协议,金智科技控制权转让也因此告一段落。
没能将金智科技“卖”掉,金智集团并不甘心。此后几年,金智集团不断减持所持有的金智科技股份。Wind数据显示,2020年,金智集团持有金智科技37.17%股份,到2023年时,金智集团持有股份只剩20.08%。
可见金智集团一直都想将金智科技“甩手”,今次股份转让是金智集团期盼已久的。
业绩“过山车”
金智集团为何如此“嫌弃”金智科技?或许是由于金智科技从发展战略到财务状况,各方面都不太“靠谱”。
近年来,金智科技为了在新能源领域多元化布局,进行频繁“买卖”,但似乎发展战略并不清晰。
自2013年以来,金智科技相继收购了金智智能、晟东电力、乾新能源、领步科技、中电新源、北京易普、乾华科技、金智晟东、中国金融租赁、金智信息等多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然而,资产收购并未真正帮助金智科技实现盈利飞升,反而由于标的资产盈利能力较弱,拖累了金智科技整体业绩。
此后,金智科技又将持有的保加利亚光伏电站、乾华电力、中电新源、紫金信托、金智乾华、北京乾华等公司股权出售。
如此“折腾”,必然也会影响到公司业绩和投资者信心。
在财务方面,金智科技也在坐“过山车”。2020年至2024年,金智科技的营收基本稳定,分别为18.58亿元、16.41亿元、15.28亿元、16.16亿元和17.7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0.65亿元、1.4亿元、0.3亿元、0.6亿元、0.72亿元。
今年一季度,金智科技营收3.1亿元,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滑19.81%。
此外,2024年6月,金智科技还从深股通成分中被剔除。
正是由于以上诸因素叠加,使得金智集团急于将金智科技出手转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金智科技易主如果成功,一方面可以满足金智集团急于脱手的需求,另一方面,或可引入新的控股方,帮助金智科技实现业务上的突破,完成多元化布局和市场扩张,从而增厚业绩。
不过,截至目前,金智科技控制权变更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能否最终达成、以及达成后对公司经营将产生何种影响,仍有待市场检验。
截至7月18日收盘,金智科技股价报11.07元/股,总市值约为44.34亿元。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