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3”扑街,但韩流是一场“内容出口”的“阳谋”
创始人
2025-07-25 07:42:29
0

《鱿鱼游戏 3》扑街的消息令人唏嘘,然而韩流的影响力却依然强劲。韩流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内容出口”“阳谋”。从韩剧到 K-pop 音乐,韩国通过不断输出优质的文化内容,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细腻的情感和精彩的剧情,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韩流的成功不仅仅是娱乐产业的胜利,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它让世界看到了韩国的创造力和魅力,为韩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尽管《鱿鱼游戏 3》遭遇挫折,但韩流的大船仍在继续前行,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鱿鱼游戏》第三季播出后,口碑迅速下滑,豆瓣评分仅为6.4,许多观众批评剧情重复、创新乏力。然而,即便如此,这一IP依旧打破Netflix全球播放纪录,它折射出韩流作为一种“内容产业战略”的成功:它早已不再只是偶然的文化输出,而是国家战略的“阳谋”。


一、韩流的全球战略起点:文化出口是一种必然


韩流的成功,首先源于韩国长期面向全球市场的结构性逻辑。


我曾有一位首尔朋友,在疫情前供职于上海某外企,她的家族在韩国经营农机生意,却只出口埃及市场。


韩国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五千多万,与浙江省份相当,内需市场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因此,韩国从制造业到文化业,几乎都具备天然的“出口基因”。做生意要向外走,做文化更是如此。


正是这种全球化的视野与策略,使得韩流自90年代起就不满足于“亚洲热潮”,而是坚定不移地迈向世界舞台。从电视剧、音乐,到网络漫画、真人秀综艺,韩国文化内容通过YouTube、Netflix、TikTok等平台全面出海。


2021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5亿人观看过韩流相关内容。而《牛津英语词典》更是在同年新增了包括“韩流”(Hallyu)、“韩剧”(K-drama)、“韩漫”(manhwa)、“吃播”(mukbang)等词条。韩流已成为一种稳固的文化趋势,伴随数字技术和网络化媒体生产——消费模式的引入,韩流成为全球热潮。


二、《鱿鱼游戏》为何打动世界


以《鱿鱼游戏》为例,它之所以能破圈成功,一方面在于极具冲突感的创意设计:将童年游戏(如“红绿灯”“跳房子”等)与残酷的生死竞赛结合,用糖果色的视觉语言包裹暴力,制造强烈的认知反差。观众既熟悉又陌生,不需要任何文化预设便能轻松代入剧情,这种“符号翻译的普适性”,是它得以横扫全球的基础。


另一方面,《鱿鱼游戏》精准刻画了当代社会的困境,引发共鸣。参赛者的“走投无路”(失业、债务、贫困)与现实中的青年危机(经济不平等、社会流动性下降)高度重合。而游戏外的“贵宾”象征食利阶层,他们的冷漠与剥削映射了全球化的结构性矛盾(联合国报告显示,最富10%人口拥有76%财富)。


另外本剧也显示了对人性的反思与失望,剧中角色多为“恶徒”,玩家自相残杀的情节满足观众对人性自私的预期,以及反映移动互联网时代信任危机与社交疏离的现状。


在剧尾彩蛋中又出现了新人物——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惊喜登场。并且奈飞正在筹备“鱿鱼游戏”在韩国版之外的衍生版本。


三、类型多元与议题转向:韩剧的进化路径


除了《鱿鱼游戏》,韩剧在过去二十年间的进化也值得关注。早期如《请回答1988》《我叫金三顺》等作品,多聚焦家庭伦理、邻里温情与职场情感,贴近日常生活,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内拥有极高的共鸣度。这一阶段,韩剧以情感与伦理叙事赢得了亚洲市场。


近十年来,韩剧主题日益聚焦社会深层问题,展现出惊人的批判性与想象力。例如,《秘密森林》揭露司法腐败,《寄生虫》以黑色幽默描摹阶级裂缝,《王国》《釜山行》则借丧尸题材隐喻全球化的“无政府主义”。


这些剧作虽立足韩国现实,却因其触及了当代全球社会的共通焦虑——青年失业率上升、阶级固化、社会孤立——而得以引发广泛的情感共振。


韩剧的这一转向,体现出文化产品与社会情绪之间的高度共振:它不仅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更能准确地捕捉并表达出时代的情绪。


四、“文化产业”与“内容产业”:一场策略性的替代与升级


韩流的发展路径,它已经从“文化产业”转向“内容产业”。两者虽有重叠交叉,但侧重点却不同。


“文化产业”是一个较早提出的概念,最初强调艺术性、创意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涵盖广播、电影、音乐、报纸、广告、体育等多个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首次将文化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设立文化产业局,并在金大中政府时期大力投资影视制作,推动了韩剧、韩影的亚洲热潮,如《冬季恋歌》在日本的巨大成功,便是文化产业战略的典范。


而到了2008年以后,随着数字化与平台化趋势的增强,韩国文化政策逐步转向“内容产业”。它更强调具体内容的创作、商业化和市场导向,着力于将影视、K-pop、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打造为“可出口、可复制、可盈利”的企业化内容。


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更提出以“K”品牌为核心战略,从文化输出上升为“内容出口”,同时设立韩国创意内容振兴院(KOCCA),对外推动文化贸易,对内支持原创内容、构建产业链。


“文化产业”强调文化认同、艺术表达与国家软实力的构建;而“内容产业”则更倾向于市场运营、品牌效益与全球传播能力。两者并非割裂,而是一种递进与迭代:前者构筑基础与价值体系,后者更注重规模化的传播与经济回报。


五、从韩流1.0到3.0:战略演变下的全球文化软实力


韩流1.0阶段(1993~2007)是文化产业主导的亚洲化时期,以电视、电影为媒介建立韩流初印象;那么从2008年起,韩流进入内容产业驱动的2.0与3.0阶段,借助数字平台完成了全球化突围。作为资深韩流迷,我来梳理一下韩流的发展脉络:


韩流1.0(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7年):亚洲起势,文化工业的萌芽


韩流的最初面貌,是在韩国本土文化工业逐渐摆脱边缘状态、开始有意识地向外部世界输出之时建立起来的。


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的电影、电视和音乐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国家经济与文化体制经历转型,新兴的民主化浪潮以及广播电视制度的放开,为本土文化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奠定了基础。


韩剧《爱情是什么》《蓝色生死恋》等家庭伦理剧,以其熟悉的情感结构和东方审美在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引发热潮;偶像团体如H.O.T、BoA、神话等逐步向中国和日本拓展。


韩国政府开始觉察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价值,例如金泳三政府提出“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出口价值不亚于汽车工业”的政策口号,推动文化产业机构的设立与投资机制改革。


这是一个以电视和音乐为先锋、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要输出地、以文化自觉为初步驱动力的“原型韩流”。


韩流1.0的核心,是“文化商品”概念的觉醒——文化不再只是艺术表达,而是可以创造出口和竞争力的“产品”。


韩流2.0(2008年至2017年):一场技术与文化的协同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韩流不再局限于东亚地区,而是在数字媒体的推动下,逐渐在欧美和全球青年文化中站稳脚跟。这一阶段,韩流完成了从“文化输出”到“全球交互”的跃迁。


这在于以下三点:


1. 社交媒体成为核心传播渠道:YouTube、Facebook、Viki等平台成为韩流内容扩散的重要工具,K-pop的视频和应援文化借助社交网络构建了跨国粉丝社群,形成“去中心化”的流通模式。


2. 文化内容高度专业化和产业化:娱乐公司如SM、YG、JYP打造的“练习生——偶像”体系成为文化产品流水线的典范,韩国游戏产业也进入全球市场,诸如《地下城与勇士》《AION》等MMORPG类游戏在中国和东南亚广受欢迎。


3. 文化政策从“放手”到“扶持”:李明博等政府强化对文化的企业化管理,通过“韩流品牌”策略,将文化产品定位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出口项目,并设立诸如韩国创意内容振兴院(KOCCA)等机构进行资本与制度保障。


韩流2.0是“数字文化工业”的成熟阶段,其核心特征是跨平台协作、粉丝经济的出现与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商业拓展。


韩流3.0:(2017年至今)全球共振,一个数位帝国的形态


韩流进入3.0时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共鸣”。这一阶段,韩国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全球主流文化场景中的话题和符号。


其中几个关键变化尤为显著:


1. 韩流在Netflix上反向输出:随着《鱿鱼游戏》《寄生虫》《王国》等剧集和电影在Netflix等平台全球爆红,韩流从亚洲文化圈扩散至欧美主流文化语境,甚至成为奥斯卡、艾美奖等国际权威舞台的主角;


2. 从“本土故事”到“全球议题”:这一阶段的文化作品不再局限于韩国家庭、职场和爱情等,而是直面阶级固化、贫富差距、网络异化、人性挣扎等“全球青年焦虑”。《鱿鱼游戏》用“生死游戏”反映社会绝望,《寄生虫》用黑色幽默解剖资本逻辑。


3. 政府策略转向“协同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文在寅政府以“不干预但全力支持”为指导,设立文化内容基金、加强版权保护体系,避免产业泡沫化与掠夺性合作。


4. 虚拟偶像:韩国是全球最早推出虚拟偶像团体的国家之一。早在2019年,AI偶像组合“Eternity”便已出道,该团体的成员由AI生成,每一位都拥有独立人设、社交账号,甚至粉丝应援机制。她们不需要休息、不受绯闻干扰,甚至可以“永不老去”,成为真正的“理想投影”。


她们不仅参与音乐发行,还能出演虚拟剧集、代言元宇宙品牌、参与数字资产交易。背后所依托的是AI视觉合成、声音模拟、NLP对话生成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偶像变成一种“可被训练”“可被运营”“可被编程”的文化资产。


5. 元宇宙韩流:自2021年以来,“元宇宙”成为韩国文化科技战略的关键词。韩国政府不仅发布了《元宇宙产业振兴战略》,还建立了“元宇宙联盟”。


SM娱乐推出的“SMCU(SM Culture Universe)”,就是一个构建虚拟世界、故事宇宙与现实演艺交织的新系统。旗下女团aespa的四位成员各自拥有“ae”(虚拟分身),并在MV、演唱会、元宇宙空间中与观众“共生”。


这种交错现实与拟态体验的方式,彻底重塑了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也预示着未来韩流的发展将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而是通过“沉浸感”完成内容支配权的再造。


回顾三十年韩流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一个渐进的转变:从以电视和电影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转向AI驱动、虚拟构建、平台整合的“文化系统”。韩国所做的,不仅是输出内容,而是在全球文化竞赛中率先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叙事机器。


韩流的伟大在于,通过文化布局从边缘语言走入世界主流叙事的中心。韩流的扩张是一场三十多年的深远布局以及对“普世价值观”的深度把握。


我们国内文化产业也是朝阳,短剧、网文出海登陆拉美、东南亚等地;抖音、快手、番茄小说、TikTok等平台,成为新一代文化工业的发动机。与韩国相比,我们拥有更厚重的历史资源,更广阔的文化母体,差距不是内容,而是讲故事的能力,更是让作家敢写、编导敢拍的创作生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惊... 在7月22日,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的一处风景名胜区内,一场本应引人入胜的高空威亚表演,最终却演变为一起...
暑期文旅市场热闹非凡 从正阳门箭楼俯瞰,前门大街上游人如织,市场购销两旺。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马婧 鹿杨 走进Li...
十五运会票价主打亲民 赴港澳观... 羊城晚报讯 记者柴智、柳卓楠、王莉报道: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
片仔癀包括哪些有效成分产生哪些... 片仔癀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由多种珍贵药材组成,如牛黄、麝香、三七以及蛇胆等。这些天然的植物和动物...
热身赛-王俊杰16分廖三宁10...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2025年中国男篮热身赛杭州站展开第2场角逐。主场作战的中国...
去四川旅游攻略报团五天四晚一般... 作为一名热爱旅行的驴友,我一直对四川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充满向往。这次,我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四川的壮...
去安徽玩5天4晚多少钱?黄山五... 宝子们,是不是每次刷到安徽黄山那美轮美奂的风景视频,都心痒痒地想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之前也是这...
新疆五大避暑胜地,"... 新疆的夏天有多热? 吐鲁番的火焰山能把鸡蛋烤熟,乌鲁木齐的烈日能把人晒脱皮。但在天山深处,藏着一片蓝...
昆明五华南亚东南亚风情街璀璨开... 7月25日,备受瞩目的昆明城市文旅消费新地标——五华南亚东南亚风情街盛大启幕。该项目由五华文旅发展有...
和家人去黄山旅游两天多少钱?两... 黄山,这座屹立于安徽省南部的奇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