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年1月,北周的军队迅速攻占了邺城,北周武帝宇文邕亲自进入这座重要城市,宣告北齐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六天后,宇文邕发布了一道令人震惊的诏书,内容如下:
“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赠谥,并为改葬,子孙各随廕叙录。家口田宅没官者,并还之。”
斛律光,北齐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北齐强大军事力量的代名词。在近二十年的战斗中,斛律光凭借无与伦比的战功,成为北齐军中的定海神针。无论是与北周的激烈对抗,还是和敌军的厮杀,斛律光总是屡屡立下赫赫战功,几乎无一败绩。
斛律光的传奇人生从年轻时便显露无疑。他在少年时期便掌握了骑射技巧,勇猛非凡,被誉为“落雕都督”,一位出类拔萃的战士。随着北齐的建立,斛律光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屡次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也因此获得了众多的荣耀和职位。斛律光的名声远播,甚至连北齐皇帝高演都亲自挑选了他的长女为太子妃,显示出对其的深厚信任。而在高湛登基为帝之后,他又将斛律光的次女迎娶为太子妃。可以看出,北齐的皇帝对斛律光的依赖和看重。
然而,这种依赖和信任对于斛律光来说,并非无忧无虑。随着斛律光的功劳逐渐累积,他的威名越来越强大,反而逐渐成为高纬心中的一根刺。尽管斛律光是高纬的岳父,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始终微妙而紧张。高纬虽敬畏斛律光,但也心存忌惮。一次,高纬为了哄斛律光开心,竟谎称斛律皇后生下的是一个儿子,结果被斛律光的家人和宫廷中人嘲笑,场面尴尬至极。这样的种种事件,无不彰显出高纬对斛律光的恐惧。
事实上,高纬之所以要取悦斛律光,根本是因为他需要这位大将军的支持。只有在斛律光的帮助下,北齐才能在战场上对抗北周的压迫。斛律光的军事才能无可比拟,他的存在使得北周军队屡屡吃亏,深深地影响了北周的战略部署。但随着斛律光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高纬逐渐心生杀意,想要铲除这一障碍。
在572年,北周的韦孝宽在深知斛律光威胁后,策划了一出离间计。他编造了一首儿歌,暗指斛律光心怀叛意,并在邺城传播。这一计策成功地让高纬心生疑虑,进一步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斛律光虽然是高纬的岳父,但他依旧不敢对斛律光掉以轻心。尤其是当斛律光西征凯旋时,表现出的不满情绪更加让高纬心生惶恐。
斛律光的敏锐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但他并未急于反抗,而是采取了隐秘的对策。高纬派人送来一匹骏马,声称是让斛律光前往东山游览,而斛律光则毫无防备地进宫谢恩。进入凉风堂后,他被埋伏在其中的刘桃枝暗杀,斛律光就此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
高纬对斛律光的死可谓松了一口气,然而他未曾意识到的是,斛律光的去世意味着北齐失去了最坚实的屏障。北周从此将北齐视作必灭之敌,立即加紧了侵略的步伐。颜之推曾言:“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斛律光的死,成为北周兵锋直指北齐的导火索。虽然这番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斛律光的死确实为北周打下了攻灭北齐的基础。
不仅如此,斛律光的死还是北齐连番倒下的关键。一年之前,斛律光在汾水大胜北周,杀敌数千,战功赫赫,这场胜利直接让北周的韦孝宽感到深深的威胁。为了避免再与斛律光交战,韦孝宽通过离间计策终于让高纬动了杀心。而斛律光死后,北齐丧失了强大将领,随即陷入了军心动荡,逐渐失去抵抗能力。紧接着,北齐另一名著名将领段韶也去世,北齐的抗战力大大削弱,北周的入侵如同摧枯拉朽。
宇文邕进入邺城时,感慨万千。他发布的那道诏书中,指着斛律光的名字,言辞中透露出一丝惋惜:“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如果斛律光还活着,朕怎能轻松攻破邺城?或许这句话夸大了斛律光的个人力量,但不可否认,斛律光在北周眼中确实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宇文邕对于斛律光的情感复杂。一方面,作为敌人,斛律光的死确实让宇文邕松了口气,他知道,斛律光的存在对于北齐来说无异于一块难以撼动的基石;另一方面,宇文邕也为斛律光的死感到遗憾——一位如此忠诚、勇敢、能打能拼的将领,若能为北周所用,必然能够为国家开疆拓土。于是,宇文邕发布了诏书,为这位曾经的敌人送上最后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