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万吨巨兽:一艘巡洋舰如何化身“舰队收割者”?
创始人
2025-07-27 12:40:40
0

咱们今天要聊的,是真正浮动在海上的“核弹头”!提起“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你肯定听过它那响当当的名字。这玩意儿不是一艘普通的军舰,它是钢铁与火焰浇筑的终极力量。1144型“海鹰”级核动力巡洋舰中的旗舰——“彼得大帝”号,它在舰队中的地位,说出来简直震撼。

万吨巨兽有多猛?配千枚巡航导弹!海上“核弹头”在移动!

这艘两万四千吨的海上巨兽从北方军港出发,光是这排场就足以令对手背后发凉。冷战的产物就是为了对抗美国的航母编队,这帮前苏联的设计师憋足了一股狠劲儿。

“彼得大帝”肚子里装了两座KN-3压水反应堆,核动力驱动让它获得无限航程。绕着地球跑个15圈?对它来说都不算事!这等于把一座核电站搬到了海上。

恐怖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这艘巨舰扛起的武器库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火药库:

最核心的杀招当属20具巨大的SM-233导弹发射装置。你猜怎么着?每个发射筒里蹲着8枚P-700“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粗算下来,上百枚这样的“大杀器”随时待发。这导弹飞得快,突得猛,一枚就足够敲掉万吨级的大家伙。想象一下,这些导弹倾巢而出、遮天蔽日扑向敌人舰队,那场面简直骇人,管你航母还是大舰都得玩完。

除了“花岗岩”这支重锤,舰上还有SA-N-6“雷鸣”远程防空导弹、SA-N-9“长手套”近防导弹、AK-130双联装130毫米巨炮、AK-630近防炮织出的火网……这些家伙事儿层层叠叠,形成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御体系。天上飞的,水下跑的,但凡想贴近点、搞点事情,都得先看看这些炮口、导弹坑答不答应。

船上还塞下卡-27“蜗牛”反潜直升机,声呐系统深不可测,鱼雷、反潜深弹一应俱全。潜艇想在水下暗搓搓接近?难!船尾那个“蟒蛇”反潜火箭深弹系统就等着招呼,火力绝对压制一切水下威胁。

想靠近点偷袭?更难!AK-130舰炮怒吼起来,那可是一发接一发地倾泻火力。炮塔能自动瞄准,弹雨密集得泼水不进。AK-630“万发炮”瞬间爆发的金属风暴,别说导弹、快艇,连一只苍蝇也别想活着闯进来!

再说“彼得大帝”号的防护体系——“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MR-800“顶对”三坐标雷达、数不清的电子天线、强大的干扰系统,再加上厚重的装甲保护反应堆和弹药舱,它自个儿就硬得很。扛揍的本事绝对顶级,想要一下子放倒它?门都没有!

“彼得大帝”干的是啥活儿?它的活儿就是在远海大洋上抢制海权。一旦让它抢占了有利位置,上百枚“花岗岩”齐射出去,那种毁灭性的力量根本防不住。北约那些个舰队碰到它都要头疼不已。它被称作“航母杀手”不是浪得虚名,一艘巨舰真就能撼动整个战场格局。

但说实在的,这样逆天的巨兽并非高枕无忧。核动力维护就是头等大事,运行管理上不能出一点纰漏。一旦操作不当,辐射风险难以估量。庞大的体型在海上就是个活靶子,隐蔽性先天不足,面对隐身战机、高超音速武器这类新威胁时,防空压力山大。舰体早就透出岁月的沧桑,要它继续在舰队扛大梁,大把的银子得花下去,还得升级硬件。

无论如何,“彼得大帝”核动力巡洋舰的存在就是个明证:只要给它一个机会,它真能凭一己之力灭掉整个舰队。面对这样一艘装载着“海上核弹头”、能力如此蛮横的战舰,大洋之上,哪个对手敢小看?碰上就是一场噩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俄乌战争的最新一轮冲突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红军城这一战略要地。正如《华尔街日报》及国际权威媒体所...
严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有那些?肝... 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是一种日益普遍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含量异常增高,可能导致肝功能受...
超凉快!这几处动车直达的川渝黔... 高温来袭 小编为大家搜罗了三处 最高气温不超过22℃ 动车直达的 宝藏避暑胜地 九寨沟、毕节、黄水 ...
暑假去哪玩丨“窝囊旅行三件套”... 华声在线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炎炎夏日,年轻人旅游口味悄然改变。“不用爬的山”“不会翻的...
乙肝转肝硬化后会有哪些征兆表现...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一种肝脏炎症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
陕西宁陕:“村光大道”带火秦岭... 从逾80万游客足迹到近4亿元的消费数据,从褪色缝纫机登上舞台到春耕号子化作电商号角……陕西宁陕山乡的...
总要去一次察尔汗盐湖 离开塔尔寺,我们向着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进发。 去之前,我曾看过无数关于察尔汗盐湖的照片,但照片终究只...
抚州乐安县赴省会南昌推介旅游,...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乐安,文旅“走出去”持续发力,赴省会南昌推介旅游、深挖客源。 2025...
入住酒店可刷社保卡登记!湖南社... 华声在线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单琬芸 彭靖贻 余莲)7月27日,记者从湖南省人社...
中央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21... 7月27日,中央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跨越万水千山,抵达雪域高原。他们将以三年为期,怀揣着热忱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