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我愿劝你勇敢前行。创业意味着抛开安逸,去追逐梦想的火焰。每一个清晨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阶梯。不要害怕失败,它是成功的垫脚石,让你更加坚定地迈向目标。在创业的海洋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市场的每一丝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同时,要学会团队合作,凝聚众人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努力,你定能在创业的天空中绽放光彩,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说实话,我现在对网上很多辞职创业失败,甚至负债的视频,有些同情不起来了。
倒不是因为见得太多,而是我发现,很多打工人的创业之旅就像飞去澳门一夜暴富,看似碰运气,其实是作死。
作为一个创业至今还没死掉的职场博主,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打工人,今天我聊下打工人最安全稳妥的创业方式是什么,总之,能劝一个是一个吧。
创业就像打仗,仗分两种,一种是攒经验,一种定乾坤。
攒经验的仗比方说你有一份全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折腾,小成本投入,慢慢形成收入并且积攒经验。
直到你副业收入超过主业至少是看到超过主业的可能,再辞职全职创业。
这种方式我比较推荐,因为风险低。
定乾坤就是没有中间那段副业时间,直接全职创业,一把梭哈。
虽然我一向不推荐这么做,但是架不住某些打工的岗位实在太忙太累,没法利用业余时间攒经验,想创业就只能辞职。
这种方式也有好处,你可以全天10个小时以上投入,方向找对的话成功的速度反而比较快。
注意,我是说方向找对。
之前我的广州线下公开课,晚上聚餐就有人问,创业什么最难?
我当时就说,找方向最难。
创业跟打工很不一样,打工是有人给你分配任务,任务再难,你也知道该干啥,而且只要完成任务就能拿到回报,投入产出非常确定,年终奖多点少点而已。
创业完全不同。
创业你可以做任何事,没人要求你也没人管你,只要不违法犯罪怎么都行。
但是你手头资源有限,且每天都在消耗,所谓一睁眼就是2000块房租水电煤气,又不可能坐以待毙,所以你只能认定一条路坚定的投入。
投错了,死,投对了但是资源撑不到成功那天,还是死。
为啥那么多创业者愿意花钱去报班,上课,甚至不惜被割韭菜,是他们傻吗,不是。
是因为方向定生死,10个课只要有1个起作用,指明方向,业务发展起来就什么都解决了,报课那都是小钱。
像自媒体行业我认识的博主,包括我自己,每年都要花费5位数以上报课,线上听私密直播,打飞的去现场听课,为的就是确保方向正确。
光是埋头干活万一资源浪费了不说,错过本可以快速发展的时间窗口,才是最大的浪费。
那你说像定乾坤这种一把梭哈的创业方式,是不是就只能报课才能找到方向呢?毕竟报课花不少钱呀。
那我讲个不花钱的方式。
广州站聚餐,嘉宾Jess就分享了她的一个朋友开咖啡店的经历,这老哥先是去星巴克打工,干了两周就辞职,又找了个小咖啡馆打工,干两周辞职。
你看,他很聪明,他知道连锁的星巴克和单独的小咖啡馆不一样,所以他分别去干一阵子。
只不过这么一个月下来,老哥得出个结论,开咖啡馆这事儿不适合自己,不开了。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失败的经历,并不是,我认为非常成功。
因为他预知了自己开咖啡馆倒闭的结局,提前避坑,从而省下一大笔钱。
至于在咖啡馆打工赚到多少钱,无所谓,那不重要。
这就是我特别推荐的,先找机会进你创业方向的某个公司,打一阵子工,因为你是员工,所以能了解到很多外部客户根本没法知道的操作,数据,还有业务卡点,赚钱最核心的门道。
既可以帮你确定创业方向,这个事儿能不能干成,要不要干。
又可以帮你提前把新手本来该踩的很多坑,先避开了,你算账算得过来就可以开始,开始多久能盈利你心头也有数。
这种方式不光适用于实体店,比如咖啡店奶茶店,也适用于在网上赚钱比方说做自媒体。
你可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就说亲子教育吧,找个熟悉的自媒体,从给文章和视频留言开始,加入他的社群,混个脸熟,慢慢有了联系,就跟博主说喜欢他的帐号,想给他打工,能不能给个机会。
一般来说,只要你对工钱没什么要求,甘愿被白嫖,对方一般会乐意,找上门的廉价劳动力哪个老板会拒绝呢。
他要是拒绝了,你就换下一个,经济下行,总会有爱占便宜的老板。
进去之后,你要这么想,手里的事儿不管有多么非核心,它都可能是你未来要为自己干的事,于是你会比其他纯粹的牛马更打鸡血,也更容易出头,老板一看你是个人才,慢慢给转到核心业务。
有一天时机成熟,你就辞职单干。
网上有句话,主动的人先享受世界。
如果你之前不知道啥意思,你看我举的这个例子,这就是主动的人先享受世界。
当然了,这种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就是它比较适用于一些业务链条短,技术含量低,还有资金量要求也不高的行业。
你要是进到阿里或者华为这种公司,干个三五年,出来也不可能复制出另一个阿里或者华为。
但是大部分打工人已经被社会毒打得没什么雄心,只想做个年入几十万百把万的个体户,那么你身边大部分行业,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最后我再说下,万一创业失败怎么办。
创业失败这事儿我熟,因为我第一次创业在2013年的深圳,从开始到结束失败得非常顺利。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我根本没想过借钱来续命,所以潦倒了半年,就找了个工作重新开始打工了。
这就是我的创业失败心得:无论你对坚持的方向有多笃定,最多花光手头的钱,坚决不要借钱,不要负债。
创业者千万别有“我只差20万就可以……”的执念,你怎么知道你就差20万,万一是50万呢?
没有那20万,所以你失败是应该的,另一个创业者比你多20万续命,他最后成功了,那也是应该的。
这就是你的命,你就该认,就这么简单。
我认识不止一个负债累累的创业者,跟大家讲,负债累累和赔光本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负债就像在隧道里开车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每天都在煎熬,要是某些负债来源还不太合法,债主上门,真的会逼死一个人。
赔光本钱就不一样了。
经常创业失败的朋友都知道,赔光本钱一夜回到解放前相比起创业时的苦苦支撑,进退两难,反而是一种解脱。
有时候让人痛苦的是你赋予自己的责任,要对家庭有交代,对员工有交代,还要对自己有交代。
交代到最后你会发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放弃也是一种圆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影响120万人的职业规划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