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布尔津县,美景与果香相互交融。这座北疆的璀璨小城,凭借产业融合的衍生力量,描绘出乡村旅游的生动画卷。
夏日,托库木特村真的很“香”!喀纳斯蜜瓜成熟的季节里,空气里都是喀蜜瓜的香甜味,过往游客闻着瓜香,很容易就找到了村口的“甜蜜驿站”。
喀蜜瓜整齐地摆放成堆,瓜农们热情地招呼游客:“尝尝看。”仅需一口,游客就挪不开脚步了。
“‘赏喀纳斯美景、品喀蜜瓜美味’,这样的‘组合打卡’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接受。”托库木特村党支部书记李忠义说。据悉,今年,该村种植了700亩喀蜜瓜,较三年前的种植面积增加70%以上。
独具匠心的是,托库木特村凭借毗邻托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地利优势,将芦苇荡、飞鸟群等景观当做乡村旅游的“卖点”。同时,结合“甜蜜驿站”和农家乐等业态,构建起了“田园慢生活”的优选之地。
沿着果香四溢的道路前行,还可去邂逅喀拉阿尕什村。
豆角藤缠绕着支架、西红点缀着庭院。全村40多户群众正在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种菜、养殖,忙得不亦乐乎。喀拉阿尕什村党支部结合地域特色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采摘”“旅游+民宿”“旅游+马术体验”等业态。
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既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也拉动了村民的收入。
在哈太村的牧魂民俗文化园,泛黄的文书、古朴的农耕器具默默诉说着往昔故事。走进展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牵动人物命运的道具将游客瞬间带入“巴太”和“文秀”的生活。
这个村庄以“生态游、文化游、休闲游”为定位,构建差异化体验,赋予了乡村旅游独特的灵魂。
在布尔津县的村庄里,每一位游客都能成为旅游画卷的创作者——亲手制作绣品、酿制马奶酒、创作农民画;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旅游产业链的参与者——为游客提供采摘场地、为游客烹饪农家菜、为游客讲述草原传说。
当游客在旅游途中寻得乡愁的慰藉,当村民在旅游浪潮中收获时代的福利,这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画卷,熠熠生辉。
布尔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武雷说:“我们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让乡村旅游持续焕发涌动的活力,让乡村振兴长期拥有坚实的根基。”
(文/黄鸟 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