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2100元的“帝王级”滑竿:峨眉山9人抬263斤游客上山,是天价服务还是体力尊严的标价?
创始人
2025-08-21 21:11:10
0

2025年8月,四川峨眉山。一场关于“体力与金钱”的极端交易,悄然上演。一名体重达263斤(约131.5公斤)的游客,因无法徒步登山,通过私人渠道联系当地滑竿(又称“轿子”)团队,提出一个惊人请求:请人抬他上山,再抬下山,全程约42公里,海拔落差近2000米。最终,9名经验丰富的轿夫轮班上阵,耗时近10小时,完成这场堪称“人力极限”的运输任务。游客支付21200元服务费,下山后又给每人100元小费,总花费达22100元。消息曝光后,全网哗然:“这是坐轿,还是请了一支‘人肉登山队’?”“22100元,买的是风景,还是尊严?”而抬轿的方姓轿夫却说:“他很开朗,一路跟着我们喊‘嗨哟’,像在参加一场仪式。”

据参与抬轿的方先生回忆,这次任务从接单之初就充满挑战。8月15日,有人联系他,称有一名“超重游客”想坐滑竿上山,体重约263斤。方先生起初以为只是普通加价服务,可当第一顶滑竿运到山脚,问题出现了——游客根本坐不进去。“滑竿是竹制的,宽度有限,他体型太大,腿伸不开,屁股卡在两边。”方先生说。他们又紧急调来第二顶,依然无法容纳。无奈之下,团队只得联系一位“老匠人”,调来一顶特制加宽滑竿——这是专为特殊体型或老年体弱者准备的“大号轿子”,平日极少使用。“终于勉强塞进去了,”方先生苦笑,“但重心不稳,我们心里都打鼓。”

从峨眉山脚到半山腰的财神殿,单程约21公里,全是陡峭石阶,坡度常达45度以上。普通游客徒步需6-8小时,而这次,要靠人力将一名130公斤以上的乘客抬上去。为确保安全与体力续航,团队决定:

  • 9人轮班,分两组,每组4人抬轿,1人机动;
  • 40-50分钟轮换一次,避免单人过度疲劳;
  • 1人专职“开路”,提醒行人避让,防止碰撞;
  • 全程喊“号子”统一节奏:“嗨哟——左脚!嗨哟——右脚!”

“抬这种重量,不是力气大就行,”方先生说,“要讲究节奏、平衡、呼吸。一个人喘气乱了,整组都受影响。”上山耗时约6小时,比正常滑竿慢近一倍。下山更难——重心前倾,轿夫需反向用力控制速度,肌肉负担更重。途中突降小雨,山路湿滑,但他们仍坚持完成。“他没让我们打伞,说‘你们抬我都湿了,我不怕雨’。”方先生感慨,“这客人,其实挺体谅人。”

事件曝光后,舆论迅速分裂:

支持派:愿打愿挨,尊重市场规则

“人家自费,不花纳税人一分钱,凭什么说三道四?”
“9个人干了10小时重体力活,人均2400多,还不如程序员加班费。”
“这是高端定制服务,就像包直升机,贵但合理。”

支持者认为:

  • 滑竿本就是市场化服务,价格由供需与难度决定;
  • 超重、远距、多人力,属于“特殊订单”,加价合情合理;
  • 轿夫靠力气吃饭,不应被道德绑架。

质疑派:天价消费,是对体力劳动的“羞辱性购买”

“22100元买9个人为你当‘人肉骡子’,太傲慢了!”
“这是把人当工具,不是服务。”
“如果是个瘦子,9个人抬10小时,能收2万吗?”

反对者指出:

  • 22100元远超普通滑竿价格(通常单程300-800元);
  • 将人类体力“商品化”到极致,模糊了服务与剥削的边界;
  • 暴露了财富与体力之间的巨大鸿沟。

方先生坦言,22100元是他们团队近年接到的“最高单笔订单”。“平时一天最多挣300-500块,这次人均分到2300多,确实不少。”他说,“但我们付出的是真力气,腰、腿、肩膀都像散架了。”他强调,团队并非“被迫接单”:“我们评估过风险,也协商过价格。他愿意出,我们愿意抬,是双向选择。”更让他感动的是,游客全程配合:

  • 不催促;
  • 跟着喊号子,缓解紧张气氛;
  • 下山后主动给每人100元小费,说“辛苦了”。

“他没把自己当‘大爷’,而是和我们一样,是这场攀登的参与者。”方先生说。

滑竿,是峨眉山延续百年的传统交通工具。在索道与公路无法覆盖的陡峭路段,它仍是许多老年、体弱游客的“生命线”。然而,这份“便利”背后,是轿夫们日复一日的体力透支

  • 每日负重攀爬数千级台阶;
  • 长期弯腰、肌肉劳损,职业伤病普遍;
  • 收入依赖游客打赏与议价,极不稳定。

近年来,随着环保与动物保护理念兴起,景区已禁用骡马运输,更多依赖人力。而此次“9人抬超重客”事件,再次将这份被忽视的体力劳动推入公众视野。

这起事件,远不止是一次“天价消费”,它触及了现代社会的几个核心命题:

(1)服务的边界在哪里?

  • 我们可以用钱买代驾、买外卖、买家政,
  • 但能否用钱买“9个人抬你上山”?
  • 当服务对象从“事务”变为“人体移动”,
  • 是否触及了人的尊严底线?

(2)体力劳动的“可见性”

  • 我们享受风景,却常忽略背后的搬运者;
  • 我们批评“懒人经济”,却不愿为体力者支付合理报酬;
  • 真正的尊重,是既愿付高价,也愿给尊严

(3)肥胖与公共空间的矛盾

  • 游客因体重无法徒步,是个人选择,还是公共设施缺失?
  • 景区是否应提供更包容的交通方案(如电动辅助、宽体滑竿)?
  • 当“个人自由”增加他人负担时,该如何平衡?

当那名游客坐在特制滑竿上,

听着轿夫们喊着“嗨哟”一步步登顶,

他支付的,

不只是22100元,

更是——

9具身体的极限,

9段生命的消耗,

和9份在烈日下,

被汗水浸透的尊严。而那9位轿夫,

他们抬的,

不只是一个130公斤的人,

更是——

一份靠力气活下去的希望,

一种在陡坡上不肯低头的倔强,

和一种,

被城市遗忘的,

古老职业的最后荣光。愿我们记住:

每一口轻松的呼吸,

都可能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而真正的文明,

不在于你能花多少钱省力,

而在于——

当你省力时,

是否记得,

向那些流汗的人,

道一声:

“辛苦了。”

声明:本文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持续高热、咳嗽胸闷,竟是家中“... 49岁的姚师傅因持续高热、剧烈咳嗽、胸闷气短到医院就诊。令人意外的是,短短6天,这场看似普通的发热竟...
「西瓜游泳场」夏日狂欢落幕:一... 当最后一片“瓜瓤”被孩子们的笑声染成蜜糖色,8月9日上午在美兰湖畔·大隐书局上演的「西瓜游泳场」夏日...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汛期、暑期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汛期、暑期旅游安全提示 当前正值汛期,同时也是暑期旅游高峰期,极端天气多发,滑坡、...
秋日大决战!东北线 VS 西北... 东北秋景 VS 西北秋景 秋天是上帝最偏心的季节 他把颜料盘砸向东北 泼出一片红与金...
美丽的江景 美丽的江景 阳光照在金山上 乡间小木屋
探索定西美景:必游景点与特色文... 一、定西市概况 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起伏,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下辖安...
苏杭亲子游攻略|5天4晚暑假报... 家人们谁懂啊!第一次带娃冲苏杭,两眼一抹黑,还好机智如我,提前找朋友要来了当地向导丽丽的联系方式。全...
景区点一碗五十元面后我和妈妈断... 第一章 妈妈突然想去旅游。 她翻看亲戚的旅行朋友圈,感慨自己一辈子就困在家庭里,始终没有出去看看。...
@海淀新生,圆明园门票免费领!... 向来以硬核科技实力与 优质教育资源闻名的海淀 正着力向外界展现 其在自然与人文领域的“B面”魅力 🤩...
女子在景区台阶上滑倒致老人摔伤... 近日,一女子发帖反映称自己在云南丽江一景区滑倒,同时撞到前方一名老人,导致对方受伤。 8月21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