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
创始人
2025-08-29 09:23:34
0

一、熊市思维的烙印


什么是熊市思维呢?


我个人理解就是抢着逃顶,觉得这里走不动了,尝试抢先一步卖出。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想,尤其是头部资金也这样想,市场就会在博弈中走出震荡走势。


过去十年中,A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熊市,熊市给每个人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我可能是熊市思维太重了,最近总是觉得市场差不多到头了,但市场依然很强,一直在被打脸。即使各种看跌指标都出现了,但市场最终依然非常强势的上涨,一点像样的回调都没有。好在我还拿着8成仓位,上一轮减的不多,踏空了两成可以接受,加上之前买期权赚了一点,整体这个损失幅度是还能够接受的,并没有留下很大隐患。


凭我个人的思维模型,搁在以前A股没有增量的环境下,这种走法早就应该跌了。融资盘独木难支,一旦热度退潮就会停止。但即便热点切换、潮起潮落,融资盘依然加速往里冲,场外资金也有大规模进场迹象,市场比我想象中要强很多。即使千亿级别的超大单流出,也只是让市场回撤了2.5%,很快就被场外资金给续上了。


近期行情强得离谱,可以大胆猜测我们已经在主升浪里面了,只是要未来才能验证这个观点。


二、分歧


老股民依靠谨慎在熊市中摸爬滚打,熊市思维要重一些;而新股民因为没有经历过熊市,敢拼敢闯,牛市思维占比更高。


根据我对评论区的观察,头像风格偏父辈的老股民,现在已经有点犹豫了,已有点怕高了,都想着落袋为安。


而头像风格偏年轻的新股民,现在都是往里面冲的,非常乐观,想着赚更多的钱。


这一轮已经出现了好几根墓碑线,但从后面的行情看最终证明,这就是新股民说的仙人指路,市场后面很快再创新高了。老股民的那套方法论已经不好使了,现在是新股民的天下了。



我其实应该算是老股民,我从2013年就开始炒股,经历过2014-2015年的大牛市。但坦白说,我对当时大牛市的记忆已经模糊了,15年后的十年里绝大部分记忆都是熊市。我是2016年正式入行的,入行之后对市场的理解更加深刻,而我入行以来就是漫长的熊市,可能就2020-2021那波经历了一波结构牛,但现在距离2021年2月18日的3731最高点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上证更高位置的记忆屈指可数。


我过去的熊市思维适用的一系列方法,可能已经不太适用于当前的牛市阶段。尤其是我们很可能已经在主升浪中了,所有的思维决策模型都需要重新推翻塑造。


新股民和老股民最大的区别就是谨慎。老股民或许赚得少,但老股民谨慎的性格导致了他一般不会亏太多;新股民因为没有经历过熊市,勇敢激进一些,牛市来了会大赚一笔。


最终肯定还是要比谁能从市场中带走的钱多,老股民当前看起来可能是相对赚得少的,但落袋为安的部分更多一些;新股民当前赚得是多的,但后面一旦波动起来能留下来的不一定多。


市场波动率这么低的稳步上涨非常少见,所以这波新进来的钱都是没经历过波动的,敢冲敢闯,所以也相对脆弱。当前的市场情绪普遍乐观,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市场会天天上涨。但同时,市场也极度脆弱,认为5%以上的回调就是大回调了,认为10%级别的回调就会把这轮牛市证伪。


当前这个位置,我准备先跟着新股民的思路走,先不动用熊市思维模型,毕竟当前市场他们说了算。当然我也会警惕当前的脆弱情绪,毕竟历史上随时可能会出现一次10%幅度的回调。


三、场外资金跑步进场


央行公布的最新7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注: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主要涵盖证券、保险和其他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


居民存款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都是增加的,毕竟大家赚了钱以后多多少少都会存一些,只有很少的月份会减少,大家看下图就明白了,每个月基本上都是增加的。



但今年7月破天荒出现了居民存款减少的情况。同时,非银存款又较大幅度增加,而非银存款中有一部分是证券存款,大家都猜测是存款搬家到股市,使得7月金融数据呈现出如此情况。


这种速度的存款搬家,确实能够支撑起整个7月的市场上涨,千亿级别的超大单抛压被快速消化完毕也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新的财政贴息政策某种意义上又给场外资金进场添了一把火。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8月12日公开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个人消费贷贴息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财政部等九部门同日公开发布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服务业经营贷贴息方案”)明确,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贷款贴息这个事,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加杠杆。


其实有个笑话,大部分消费贷其实最终的去向都不是消费。如果你消费都需要贷款的话,贷款真的是用来消费的话,那么银行都要担心你要还不上钱了。


大部分消费贷最终的去向都是投资,以前是房子,现在有可能是股票。


有人问这个会合规吗?其实有些情况是隐性的,完全合规。比如我家现在需要买车,我贷一笔消费贷出来真的拿来买车,但我把家里的闲钱拿出来去投资股票了,本来这笔闲钱是要拿去买车的。这种情况就完完全全合规,银行最多会查你这笔贷款的最终流向,而不会管你原来手上的钱拿去干嘛了。


在当前的利率位置,用财政贴息的方式进一步促进贷款端利率下降,实际上就是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提前踩油门了,会进一步带动利率下降和风险资产价格上升。


在利率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股市这类风险资产如果再来一轮牛市的话,存款搬家到股市已经是很熟悉的剧本了。


这次的行情和924还不太一样,924大家准备地不够充分,且结束的过快,很多人理财资金都没赎回,行情就结束了。但现在这轮行情从4月7日以来是稳步上涨的,底部已经基本夯实,最终是渐进式依靠赚钱效应的不断爬升,场外资金有充分的进场动机。


四、何谓牛市思维


什么是牛市思维呢?


我觉得就是在市场情绪热度都起来的情况下,坚持跟着市场走,不再考虑逃顶这件事。牛市不言顶就是这个意思。直到场外没钱了、或者场外资金不愿意进了,再考虑这里是顶部。


考虑到目前场外存款搬家还有很大的潜力,场外资金也正在踊跃进场,我觉得暂时先不用考虑这里突然变成熊市的可能性。未来肯定还是会有震荡,但整个市场氛围已经起来了。


大胆猜想,近期的行情就是本轮A股牛市的主升浪了,只是人们都身在局中,后知后觉。这种情况下,我会暂时放下熊市思维的成见,再跟他一段,跟到有较为明确迹象这里进行了牛熊转换为止。但这样也是有代价的,确认牛熊转换可能会回吐很大一部分利润,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一轮,身边的老股民都已经涨得有点害怕了,有些已经离场了。我身边很多老股民可能3400开始就在逐步卖出了,很少有忍到3600才开始卖的。


这一轮,市场走得很稳健,也没有任何实质性回调,虽然每一次都有要跌的迹象,但最后市场都会强势反包,最终再创新高。


这一轮,我身边有很多高手坚持想着逃顶,甚至坚定地认为这里就是顶部,甚至有些高手不惜赌上自身名誉也要站出来说这里是顶部,这个也很反常。


在过去A股熊市中想赚钱,只有依靠精准的抄底和逃顶做震荡,所以有些高手是做抄底做得好的,有些高手是做逃顶做得好的。我其实是一般只做抄底,逃顶方面我一般不做,但有些高手就是能够精准逃顶的。现在,这些精准逃顶的高手已经跳出来说这里是顶部了。


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过去在A股弱势的情况下,大家都对A股有成见,尤其是弱势中成功逃顶的高手都对A股有成见,坚持用之前逃顶的思路来做A股,在这一轮中已经开始逐步卖出了。


但这些逃顶思维过重的高手,尤其是之前在熊市中摸爬滚打的高手,可能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了。他们可能要后面才能回过神来,才会考虑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


牛市不言顶,谁能在2014年上证2000点的时候能想象到半年后能到5000点呢?目前我完全放弃了逃顶思路,本轮我只会在市场资金转为全面踩踏流出的情况下才会卖出了。


熊市思维与牛市思维最大的变化是:在市场繁荣时期,尽量避免过度交易带来的损失,不断地尝试逃顶其实就是过度交易的一种体现。


写在最后


我之前看到各项指标都变成了逆风,判断这里有一轮调整,结果回头看这里确实是本轮最大的调整。但即使是本轮最大的调整,其最大回撤只有2.5%,和我之前预估的5%-10%相去甚远。



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我本轮行情以来的第一次失手。只能说,当前市场情绪已经脱离了我原先的判断决策模型,经验主义已经不奏效了,过往的A股熊市给我身上留下了较深的烙印,而熊市思维不适用于当前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我会尽量少动,以观望为主。


在决策模型失效的情况下,如果我还在不断做决策,那大概率这个决策也是错的。不如先停下来,多看看环境的变化,修改一下决策模型。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我会说现在这个行情我已经不太看得明白了,本周我只是按照交易计划在上证突破3674点的时候把仓位加回来了,尝试满仓迎接主升浪了。


在我短期踩错了节奏的情况下,我近期会转为观望状态,多看少动,以持有为主,少做主观判断,等待局势变得更为明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徐倬迅的投资日记,作者:徐倬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运动降糖“实锤”!医生调查发现...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专题】减重这条路,应该怎么科... 近日,由健康报社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医生教你科学减重》发布。该书采用一问一答与漫画穿...
“文博游”、草原游、红色旅游等... 央视网消息:这个暑期,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文旅项目招揽游客,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夜游百里柳江 霓虹喷泉两相宜 8月28日,“共享新机遇 携手向未来”——2025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的媒体团乘游船夜游广西柳州百...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 中国西藏网讯 8月28日,西藏民航通航60周年座谈会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举行,喜迎民航事业在西藏蓬勃发...
音乐喷泉行业权威榜单TOP5:... TOP1:超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推荐指数:⭐⭐⭐⭐⭐ 超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音乐喷泉设计与施...
2025统一行天下埃及之旅绽放... 在红海湛蓝的波涛见证下,一场跨越六千公里的低碳之约正在埃及赫尔格达璀璨绽放。2025统一行天下埃及低...
按摩能消乳腺结节吗?程航医生警... “听说按摩能疏通乳腺、消除结节,要不要试试?” 不少乳腺结节患者被 “按摩消结节” 的说法吸引,甚至...
心梗离世的人日益增多?医生苦劝...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性生活多少次最健康?哈佛研究:...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1]发现:成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