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工作日,北京西城区的中海大吉巷和东城区的隆福寺商圈也引客不少。大吉巷的文保活化、隆福寺的老字号焕新,让市民游客有了新的消费体验。此外,今夏演唱会火热“出圈”,带动全市多个区域文商旅消费显著增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接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7.1%;实现旅游总花费3381.7亿元,同比增长8.8%。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张靖告诉记者,今年北京文旅消费呈现三大特点:文旅融合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文旅融合新产品焕发新活力、文旅融合新场景创造新需求。
中海大吉巷开业两个月累计销售额突破1.57亿元
中海大吉巷位于北京宣南文化核心区域,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独具一格的合院式街区形态。今年5月25日,中海大吉巷正式开业,仅两个月时间,累计销售额便突破1.57亿元,最高单日客流达22.01万人次。
2025年5月25日,北京中海大吉巷开业,市民逛大吉巷。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中海发展北京新城公司设计总监、中海地产大吉巷城市更新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王璞介绍,中海大吉巷曾是历史上宣南文化的繁荣之地,如今,这里遵循“城市文化会客厅、市民休闲广场、商业综合体、生态楼宇集群”四位一体理念,将文保院落、商业街区、写字楼和城市中心绿地有机整合。
大吉片区作为宣南文化核心承载地,保存着大量明清至近代的历史建筑群,包括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29号院、《每周评论》旧址等文保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王璞说,为了不改变文物原状,他们对大吉四合院古都风貌保护区实施城市更新解决方案,避免“大拆大建”,采取局部“针灸式”修复手法,为四合院梳理经络。
大吉巷项目体量达36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城市森林绿地1.2万平方米。大吉巷一开业,就引入了超150家门店品牌,首店及定制店占比超过50%。
其中,北京首店有赏味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山夏间”、黑珍珠川味文化会客厅“有雲”等;全国首店如红色文化基因餐厅“侯府宴”、东方美学零售集合店“东方镜”、非遗艺术品零售空间结合中式米其林茶点“诸如是”等。
王璞称,历史风貌建筑叠加一众高品质品牌,呈现在地化商业特色,足以激发各类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人们看到北京商业的另一种可能。“在这里,古老的古都文脉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互碰撞、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交织的美好图景。”
北京隆福寺9月17日将全面对外开业
作为文化消费新地标,东城区隆福寺商圈是许多市民游客休闲逛街的好去处。近年来,随着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的脚步不断加快,隆福寺商圈的业态也变得更为多元。
在同仁堂知嘛健康隆福寺店内,消费者不仅能喝上草本咖啡,还能体验制作中药合香珠、中药锤、草本香囊。该店店长代栖鸿告诉记者,店内涵盖饮品吧台区、健康滋补区、健康烘焙区、互动文创区等四大主题专区,打造“可逛、可尝、可养”的新一代国潮养生综合体。“作为隆福寺商圈首个中医药新零售体验空间,我们依托‘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为隆福寺街区注入全新的健康活力。”
同仁堂知嘛健康隆福寺店内摆放着具有中医特色的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隆福寺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家香火院。清朝至民国时期,隆福寺庙会是京城最著名的庙会之一,因其以古旧书业、文玩字画交易为特色,史称“文庙会”,并有“诸市之冠”的美誉。后来,隆福寺庙会演变成东四人民市场,成为北京的核心商业区。
2012年8月,北京市国资公司与东城区政府合作,成立了由双方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的“隆福寺项目领导小组”,启动隆福寺地区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并共同成立北京新隆福公司,负责推进资产整合、施工建设、招商运营等相关工作。
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高天亮介绍,目前,北京隆福寺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包括东城区首店开心麻花A99剧场、华北区首店NOA设计师酒店、红星前进鲜奶蛋糕商店全国首店、山水户外全新概念店、同仁堂知嘛健康、稻香村零号寻宝店以及索尼探梦、全时空间等知名品牌。
他表示,今年9月17日,北京隆福寺将全面对外开业,9月19日开启首次大促。此外,还将同步推出慢闪街区、美食嘉年华等丰富业态,联动服贸会、北京时装周等优质平台资源,集中彰显时尚定位与潮流特色。未来的隆福寺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聚合时尚、潮流与生活美学新空间的功能,为城市更新持续注入新动能。
今年北京已累计推出105条主题游线路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北京市接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7.1%;实现旅游总花费3381.7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入境游客246.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实现旅游花费229.9亿元,同比增长53%。
在文旅融合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方面,张靖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演艺+旅游”辐射效应明显,大型演出活动有102场,票房收入达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3%、35%。
“今年7月25日至8月17日,五月天乐队在‘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吸引73万观众观看,创造了5.4亿票房,带动全市多个区域文商旅消费显著增长,形成今年夏季演唱会‘出圈’现象。”张靖说,北京演出环境进一步向好发展,吸引力增强。
7月25日起,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北京“鸟巢”开演。作为演唱会的配套活动,THE BOX朝外设置多处打卡点,吸引乐迷到现场打卡。图/IC photo
此外,上半年“非遗+旅游”成果也较为突出。北京中轴线365项非遗项目成为来京旅游体验新亮点,展示北京中轴线文化新空间。今年8月中旬,北京发布“音乐地图”,上线首批20个“京彩户外音乐会”点位,开展户外音乐会400余场。从公园草坪到商圈街头,从传统民乐到潮流电音,北京户外音乐品牌矩阵以丰富的曲风和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
在文旅融合新产品焕发新活力方面,今年以来,北京累计推出“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展览游北京”“追光夜游新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等主题游线路105条,乡村漫游线路25条。假日旅游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自王府井商业街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获评第4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后,北京市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已达到7家。今年6月份举办的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现场销售额达到2.11亿元。
张靖告诉记者,“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政企合作推动的北京奥园CITY街、亮马河夜游、首钢园夏日音乐会等,逐步成为撬动文商旅体融合消费的示范新场景。”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