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的回响》
(一)
南疆的风总是裹挟着沙砾,在土黄色的城垣间游荡。我站在喀什噶尔的老城墙下,看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砖石,恍惚听见了丝绸之路上驼铃的余响。这座蹲踞在塔里木盆地西缘的古城,像一册被风掀开的羊皮典籍,每一页都写着\"活着的历史\"。
(二)
喀什的\"古\"字,原是从突厥语里剖出来的。当地人告诉我,\"喀什\"意为美玉,\"噶尔\"即是山岩。玉石与山岩相生相守,便成了这座在风沙中屹立两千年的城池。如今它顶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冠冕,却依然保持着市井的烟火气——烤馕的焦香从生土建筑的窗棂里钻出来,与游客的惊叹声搅在一处。
(三)
古城中央蹲踞着艾提尕尔清真寺,六百年的光阴在它的穹顶上结成了琥珀。这座占地万余平米的建筑群,将维吾尔人的智慧与信仰都砌进了砖缝里。我数着那些蜂窝状的拱券,忽然想起史书上说,这里曾走出过用诗句丈量天山的诗人,孕育过用羊皮纸翻译《几何原本》的学者。如今它虽成了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宣礼塔下的经书声却从未断绝。
(四)
最妙的是古城的\"活态\"。卖土陶的匠人隔壁就住着绣花帽的阿娜尔罕,游客举着相机在迷宫般的街巷里迷路,转角却撞见放学归来的孩童。这种\"生土建筑群\"与市井生活水乳交融的景致,倒教我想起绍兴的台门院落——只不过这里的葡萄架下,飘着的是都塔尔琴声拌着烤包子的油气。
(五)
临行前又去看了次清真寺的黄昏。落日给米黄色的外墙镀了层金箔,穿艾德莱斯绸的妇女们踩着光影进出。朋友突然说:\"你看那些砖石缝隙里,是不是还卡着古商队的驼铃声?\"我想,这大约就是喀什的魔力,它把时空碾碎了糅进日常,教每个过客都沾一身历史的金粉。
愿这座永不谢幕的西域舞台,永远跳着生生不息的胡旋舞。也愿各位看官有朝一日,都能来亲耳听听,风穿过艾提尕尔清真寺拱门时,那带着古老韵律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