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慧
8月时节,内蒙古草原正值旅游黄金期。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99号公路”上车流如织。蓝天白云下,路两旁牛马羊群与牧家炊烟相映,一路走来,游客可以体验到内蒙古草原的全部9种类型。
交通脉络的延伸,让远方风景触手可及。在乌兰察布市分布着30余座形态各异的火山,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火山博物馆。8月2日起,“火山号” 旅游列车每日往返集宁南与白音察干站,旅客出站后无缝换乘旅游大巴,15分钟即可抵达乌兰哈达火山群脚下。
在呼伦贝尔市,一架从包头起飞的航班平稳降落在机场,随后航班又将启航,飞往“万里兴安第一城”——加格达奇。这是7月15日刚开通的全新航线,为内蒙古“支支通”航线网络又拼上一块关键拼图。7月25日,呼伦贝尔机场迎来了客流量的一个新高峰,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2万人次,创今年新高。
内蒙古从东到西横跨2400公里,曾经旅途耗时漫长是游客心中最大的门槛。如今,构建“快进”大通道、畅通“慢游”微循环的交旅融合变革,正在改写这一格局。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22.2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823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620公里;干支通、支支通航线织就万米高空“天路网”。
内蒙古正以“一带一圈一区”的旅游交通体系,将呼张高铁、京新高速、呼包鄂机场群等交通动脉紧密相连,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境的旅游网络。
交旅融合绝非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整合催生的“化学反应”。为加速推动内蒙古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印发《2025年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内蒙古将实施“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完善工程、主题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服务区旅游功能提升工程、铁路民航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工程、运游融合发展强化工程,以五大工程为牵引,持续提升内蒙古交通与旅游服务水平。
“99号公路”就是重点打造的9个主题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中北疆风情旅游线路之一。这条公路连接多个景区,星级牧人之家也分散在周边,成为解锁“草原生活”的重要载体。
8月13日,西乌珠穆沁旗牧民照日格图家的蒙古包前停满了自驾车辆,烤炉上的羊肉串正在滋滋作响,香气四溢。照日格图笑着翻动烤炉上的羊肉串:“以前家里主要就是放牧,6月份借自己家地处‘99号公路’沿线的优势新开了牧家乐,这两天家里的蒙古包都住满了。”
来自山东的游客乔先生和朋友一家已在“99号公路”上流连了两天,“这两天体验了骑马,射箭,还专门买了一只乌珠穆沁羊,品尝手把肉、羊肉串、血肠肉肠等各色吃法后,剩下的肉老板说给快递到家。这一路美景加美食,不虚此行!”
“99号公路”全线共穿越了西乌珠穆沁旗5个苏木镇、26个嘎查村,当地政府在线路设计时又加入了“一路穿百景、千态、万业”的巧思,带动了沿线群众发展“家庭牧场+旅游”“民俗+民宿”“非遗+文化体验”等多元化的草原特色旅游服务。
西乌珠穆沁旗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段先泽介绍,现在每天有超过2万游客来这里打卡,这条路盘活了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资源,不仅让1万多人出行更加便捷,沿线150多户牧户也通过各种新业态实现了增收。
内蒙古地域辽阔,为了让游客能够快速、便捷地抵达心仪的旅游目的地,内蒙古将完善 “快进”交通网络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内蒙古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8238公里,G6京藏、G7京新、G65包茂、G45大广等国家高速公路干线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形成主骨架网络。同时,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持续提档升级,成为连接“主动脉”与“毛细血管”的重要通道。
当下,内蒙古太锡铁路、G233经棚至桦木沟、G331胡列也吐至扎兰诺尔段等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同时内蒙古今年实施800公里国省干线旅游公路养护工程,完善“快进”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抵达只是开始,深度体验才是旅行的精髓。内蒙古深谙此道,着力构建“慢游”交通网络,让游客抵达旅游目的地后,能够悠然自得地沉浸在美景之中,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根据《方案》,内蒙古今年开工建设700公里旅游路,重点提升40个景区景点周边道路等级,实现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7%,扩大“慢游”交通网络覆盖面。
一条条专为旅游而生的公路,本身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呼伦贝尔草原森林旅游公路,穿行于莫尔格勒河畔。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热阿线、达达线,被誉为“最美草原天路”。“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规划建设规模更大、标准更高、特色更鲜明的旅游公路体系,让“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成为常态。
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内蒙古在铁路和民航方面也积极发力,推动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
张呼高铁、赤喀高铁的相继开通,标志着内蒙古昂首迈入“高铁时代”。2024年12月,集大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此内蒙古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目前,从内蒙古中西部始发的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已实现直达北京、上海、四川等15个省和直辖市。
集大原高铁串联起内蒙古敕勒川草原、辉腾锡勒草原、乌兰哈达火山和山西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众多文旅资源,与华中、华东地区丰富的旅游线路形成互补,吸引大量游客跨区域流动。依托集大原高铁,内蒙古与湖北两省区间首次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早上热干面,晚上手把肉,蒙鄂两地的美食实现了“同日打卡”。近年来,当地铁路部门陆续增开冰雪旅游、草原森林等特色专列,这些特色专列,如同移动的酒店和观景台,让游客能够在舒适的列车上,欣赏沿途的美景,开启一场别样的旅行。
在民航方面,目前内蒙古已有26个通用机场,开通近60条“支支通”航线,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区12盟市、辐射重点旅游区域的“空中走廊”。呼伦贝尔的海拉尔机场、阿拉善的阿左旗机场等支线机场,可将游客精准送达额尔古纳湿地、巴丹吉林沙漠等“深闺”胜境,航空网络的日益完善,让广袤的北疆不再遥远。同时,内蒙古支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发展“低空+旅游”业态,让游客能够从空中俯瞰内蒙古的壮美山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在内蒙古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一场关于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变革蓬勃展开——交通运输宛如灵动的画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勾勒出一道道绚丽的旅游风景线,而旅游业则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交通网络的脉络之中。随着“快进”网络更加高效、“慢游”体系更加完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公路与风景交融,速度与诗意并存,内蒙古辽阔大地的每一寸肌理,都将向世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