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同行突然遍布人间
创始人
2025-09-08 10:04:10
0

现在偶尔去参加个发布会,发现周围全是美女帅哥,让我这样的痞子老屌丝有点自惭形秽,什么时候媒体圈颜值这么高了?


看着满会场忙碌的网红,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媒体人,该如何理解自己的同行?


去年,春节回家,在菜市场碰到一个远房侄子,他今年六十八,对,你没看错,这种年纪错位,是因为我们关系非常远,他保养得很好,鹤发童颜,看起来像五十,属于目前中国最有活力的一批人,已经退休很久了。


他问我,叔,你现在忙什么事呢?


这一下子把我给问到了,我的公司干品牌公关服务,但是这玩意儿跟他解释起来太累,他知道我以前做记者,索性还是按照这个思路给他解释,我跟他说,以前干媒体要在报社或者电视台干,现在自己开公司也能干,还是做点传媒生意。


叔,我懂,不就是自媒体吗?咱现在是同行了啊,我退休之后,也在干自媒体。


说到激动之处,他索性打开自己的手机,让我看了看他的短视频社交媒体的粉丝数量,他很专业,全平台更新,抖音、快手、视频号一个也不落下,我越看越来气,越嫉妒,他的粉丝比我多,点赞、评论都很活跃,他的内容高度一致,就是记录他每天去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过程,然后记录一下物价的波动。


话说十五年前,我上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我说我在报社做记者,他的眼神里,则满是羡慕和崇拜,社会的无冕之王,短短十五年,社会的传播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了,他很自信地告诉我,我们是同行。


同行吗?好像也没办法反驳。


我一直在持续性表达一个观点,我不喜欢现在这个短视频时代,所有人都被困在手机里,每天贡献流量,或者想着去搞流量,而流量本身又不对社会做任何实质性价值,可是,抱怨有什么用呢?


短视频的主要玩家们,可能也感受到了我的恶意,今年交流越来越多,交流当然就会有认知改变。


上周,我去参加了一个交流会,和自媒体们坐在一起,体验和一群记者坐在一起完全是两码事。我身边是三个老头,我还刷到过,叫“三根葱”,整个区域的画风非常零碎,就像一个小社会,一个人间烟火,什么样的人都有,平凡而多元化,并不像一群记者们坐在一起,那样画风统一。


当时整整下了三天雨,雨天就特别容易让人冷静下来,也很容易让人思考,短视频为什么会赢?


作为一个执着的码字人,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短短十年时间,短视频就取代了文字,成为了最大的流量出入口。短视频为何会赢?我这样码字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最终的结论就一个字,低。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短视频的生态是开放的,而且创作门槛足够低,有个手机就能干,电脑都不需要,而传统媒体时代,机会只留给专业人士,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个唱秦腔的非遗传承人安万,如果放在传统媒体时代,他大概率最多是一个被报道的对象,博得一些人同情和认可后,很快被成千上万的新闻报道淹没,他想要获得今天的成就,可能性为零。


有一大批像安万这样的原本注定普通的人,在短视频时代获得了巨大关注,与此同时呢?我们这些曾经有巨大影响力的传统媒体人,正在逐渐走向流量衰亡,屁股决定大脑,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一直不喜欢短视频,因为我自己没接住这个时代,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精英时代的内容创作者,是雇佣关系,机构给记者们发工资,这首先是一份工作,然后就是职业操守,知识分子们的价值观总是高度趋同;人人时代的内容创作者,是社交关系,大家靠兴趣爱好创作,初心就是想得到一种流量肯定,规则只有一点,不违法,价值观五颜六色。


庞大的创作者基数,是直接摧毁传统媒体架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创作者足够多,但是如果想要持续,就需要商业化加持,钱是这个世界的加油站,没有钱,无论是拿工资的记者,还是今天短视频的创作者,大概率都会很快失去动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营收手段无非是订阅、广告、报纸商城、线下活动、行业报告;到了短视频时代,订阅变成了付费观看和打赏,报纸商城变成了直播带货和小黄车,广告变成了开屏、植入、切片等等。


不过也有一个“低”,传统新闻记者月收入1万觉得少,但是短视频的博主,在农村,月收入3000元,可能就心满意足。


我觉得,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还是短视频,把广告的终极目标打通了,也就是直播带货,十五年前,我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苏宁、国美、美的、格力来找我打广告,核心目的,还不是为了卖货吗?我为何不能直接在报纸上卖货呢?


对,广告除了品牌价值之外,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达成交易,其实品牌也是为了最终的交易,我当时就跟淘宝合作,在报纸上列出了低价商品的清单,打我们的400电话就可以购买,本质上与这现在的直播带货,没有什么区别。


直播带货,之所以可以持续性存在,底层的原因,就是把广告和销售打通了,在短视频的生态里,他们叫这个东西为“短直双开”。


这种广告和销售挂钩的模式,也是一种“低”,把营销链路降低。


一位短视频电商负责人透露,先通过短视频做内容种草引流,再利用直播带货,从最终的GMV结果看,“短直双开”带来的GMV是单一短视频的5倍。


把参与的门槛降得足够低,参与的人足够多,形成足够大的流量,又让足够多的人赚到钱,中间克扣一点算是平台的辛苦费,这个商业模式就转起来了。


再问一次,短视频为什么能干掉传统媒体?


答案再说一遍,提一个字,就是“低”,就是普通人有更多机会走到台前。


哪怕我们拿原本非常专业的新闻内容来说,现在也被改变。


手机+短视频,让热线新闻和突发新闻的时效性变成了一种伪命题,记者已经丧失了追求快的能力,第一现场被重新定义,第一现场属于当事人的手机,传统媒体人的价值,被迫转型为深挖。


以前的新闻,就像是山西的煤,量大优质,埋得浅好挖,而现在的新闻,特别像淮南淮北的煤,储存量没那么大,但也很优质,只是深埋在地下。


所以现在的新闻媒体,如果不能产出深度内容,还在一味追求短平快,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低”的副作用还有很多,比如牵引力的丧失。


我一直认为,在传统媒体时代,流量池子里的价值观其实是会粉饰过的,因为精英人群掌握着流量,他们对价值观的要求,会更加理想化,真正能否落地到普罗大众,是打一个大大问号的,但是在短视频时代,我们看到的流量,其实就是真实的人间价值观,这就是社会审美、道德、价值取向的真实体现。


传统媒体时代,精英人群对社会起到的价值观牵引作用,其实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牵引力可以让社会整体向上,哪怕有的时候会显得有些虚伪,如果流量回归真实状态,就会有价值向下的风险,这也是过去几年,我为何一直痛骂短视频的原因,因为算法只去拥抱流量,但是流量中,往往有人性的恶,算法却不去过滤。


我骂了短视频五年,我至今还是一直不变的观点,平台的流量,不应该掌握在算法手里,应该还给人,短视频本身没有罪恶,它只是一种传播介质,和文字,和图片一样,所有利用人性、动物性一面的东西,都可以获得很大流量。


平台有义务去弥补这种牵引力的丧失,也有义务去拉住这种人性的“低”。


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短视频赢了,那我这样坚持码字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还是那个煤矿的比喻,文字在处理深井煤矿的时候,技术优势要远远大于短视频,短视频负责挖地表煤矿,文字去挖深井煤矿,各司其职,任何时代,只要社会的思考主体还是人类,那么总归需要有人深度思考,蔬菜要吃,肉要吃,但是碳水始终是内核。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各位,认认真真码字,真的还有饭吃,我作为一个乙方,经常要为甲方投放,但是真正能写得打动人心的文图媒体,屈指可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口老炮,作者:炮哥被人注册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一批旅行祛魅的年轻人,捧红贵... 农历七月十五,贵州中元节在社交媒体上一举爆火。这一夜,当无数贵州人聚集在一起,烧纸引发的点点火光逐渐...
一家上市公司是如何沦为壳公司的... A股走过三十多年风雨路,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5000家,总市值也超85万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交...
减肥药的惊人发现:不仅能瘦身,... 你可能知道减肥药能帮人减重,但你知道它还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吗? 随着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减肥药的使用逐渐...
张家界五天四晚怎么玩才不留遗憾... 2025年8月,我与伴侣决定逃离城市的喧嚣,前往张家界这片神秘的土地,开启一段五天四夜的旅程。出发前...
你会去酒店录播客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空间秘探”,作者:王小熊。 把播客间、脱口秀舞台、沉浸式剧场、书店搬进酒店——如...
长江重庆段水位下降露出600年... 长江重庆段水位下降露出600年历史石佛,许多游客隔岸参观祈福 近日,长江重庆段水位下降,位于太洪长...
印度首席经济顾问:特朗普关税或... 格隆汇9月8日|印度首席经济顾问V. Anantha Nageswaran表示,特朗普征收的50%关...
和暄资本:寻找下一个地平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投中网能陪伴伟大企业成长,这...
健康生活方式如何减轻抑郁对大脑... 抑郁常常被比喻为心灵深处的一场风暴,悄然侵蚀着快乐、动力和思维的清晰度。这不仅仅是短暂的悲伤,而是一...
中国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列为各大意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