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出行有哪些新体验?服务内容有哪些新升级?运输保障有哪些新变化?截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顺利结束。为了做好今年的暑运保障工作,让旅客“放心而来,满意而归”,长春机场保安全、战雷雨、优服务,为每一位旅客的旅途注入安心与舒心。
一路欢歌 遇见9150张笑脸
从隐性需求,到显性服务,在满足旅客基础服务诉求的同时,深入了解每一位旅客真实的服务需求,听懂“弦外之音”,让每一次服务都能恰到好处地契合旅客心意。
暑运期间,长春机场共保障特殊旅客915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7%。其中,高效保障6553名无陪儿童顺利成行。为做好各类特殊旅客暑期出行服务,长春机场在暑运旺季保障前夕,盯紧现场服务日常监管和地面服务质量控制,主动识别旅客问询、值机、登机等关键服务岗位潜在服务风险点,并围绕特殊旅客群体关注的重点服务环节和媒体密切追踪的服务热点,在不违反安全运行规定的前提下,分级分类制定提升措施,尽最大可能在制度与灵活间找到最优解,确保旅客顺利出行。此外,针对暑运期间航班密集、旅客集中出行、特殊天气频发等特点,长春机场着眼于广大旅客的实际需求,持续细化各类保障方案,从迎客阶段对旅客的主动识别、主动引导、主动协助,到乘机阶段对旅客的各项细微服务,不断加大对老年旅客、儿童旅客、残障旅客的关爱服务和陪护力度,确保各环节衔接井然有序、各细节保障准确无误。暑运以来,各平台收获旅客表扬超百次。
一件不落 落实好每一处细节
最热的季节,也是最繁忙的时候,无论是旅客,还是“无声旅客”——行李,长春机场都用最恰当的服务认真对待。
“无声旅客”虽不能直接表达,但也有着自己的服务需求,即“别让我受伤”“别耽误我上飞机”。为了满足“无声旅客”的需求,长春机场从排查可能导致行李受损及延误的风险因素入手,通过不间断开展行李数据统计分析,对各保障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完善运输保障流程、强化重点区域监管力度,实现对行李保障整体水平的精准把控。在提升行李提取效率方面,根据航班停靠机位、保障机型、进出港时刻等,提前调度现场保障资源,动态调整地面运输路线,确保行李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在确保旅客行李完好性方面,重点加强行李装卸规范性操作监察,并从人员、流程、软硬件等方面严格对标行业标准,持续改进行李运输短板,使行李保障操作更加规范、专业。同时,针对今年暑期雷雨天气多发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行李在机坪上的运输时间,并通过加盖遮雨布,为旅客的行李穿上“雨衣”,防止行李淋雨受损。
一刻不懈 让旅客出行多一分从容
孩子放了假,老人已退休,自己的假期也获批。一家人在查好各类攻略后,好不容易赶到机场,只为登上那即将起飞的航班。倘若你细心留意,便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在今年暑运期间的候机楼内屡见不鲜。
面对临近航班截载时间才匆匆抵达机场的旅客,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航班截载,是确保航班正点起飞的必要前提,但如何帮助这些“踩点”出行的旅客顺利登机,则是对地面服务保障每一位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考验着他们的业务能力与应变水平。为避免旅客因故错过航班,长春机场根据旅客出行实际情况,安排工作人员优先为其办理值机手续,告知旅客到达登机口最近路线。同时,协调值机柜台工作人员与登机口保持紧密协作,实时传递航班动态与旅客信息,确保晚到旅客顺利登机。此外,考虑到部分旅客,特别是首乘旅客可能对航空出行规则存在认知盲区,长春机场在出港旅客问询区域、值机办理区域等关键位置,加大了乘机引导服务提示力度,通过增设清晰醒目的指示标识、安排专人进行讲解等方式,帮助旅客及时了解相关规定,确保其出行过程更加顺畅。
紧绷“安全”弦、拉好“服务”弓。暑去秋至,长春机场将坚持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强化出行服务和安全保障,让旅客的出行不仅有热度,更有温度。(图片由吉林机场集团提供)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