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引力
创始人
2025-09-10 11:24:31
0

最近随手翻了下那本《清晰思考》,完全看不进去,但是它里边提到一个词,让我非常触动,叫“平庸的引力”。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似乎有种引力,要把人拉到平庸的水准上。这种引力包括各种诱惑,各种分心,内耗,纠结,它把你拉回沙发、拉回手机、拉回得过且过的每一天。


最后的结果是,平庸是常态,突出是极少数。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引力。这个话题可能对于跟我这样快四十的中登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但还有年轻小登不是,思考下这类问题,可能对他们帮助更大些。


首先自然是目标。


这玩意咱们从小就聊,但等我到了四十,才发现它被大大低估了。当然了,被低估的不只是这事。前几天随手发了个感慨,发现反响特别大。



以前喜欢说定目标,现在觉得这个词不太准,因为目标这东西吧,并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


比如看别人在做某件事,一时兴起,你也想做。但是这种冲动本身可能并不强烈,或者你自己都不相信。就很难成为动力。


现在觉得有个词更好,叫“发愿”,发自内心的愿望,只有这种东西,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


比如“想赚钱”“想成功”是欲望,不是愿力。愿力必须具体、坚定、可持续,且与身份认同绑定(如“我是一个作家”而非“我想写本书”),比如乔布斯和马斯克想的是弄个产品,而不是发财,后者太抽象,以至于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想干啥。


我现在越来越深刻地理解,“目标感”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有点像一个叫“选择压”的东西。


在进化论中,“选择压”指的是自然环境对物种变异的选择压力。比如,在一个突然变得寒冷的岛屿上,“抗寒”就成了一个强大的选择压。身上毛发更厚实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和繁衍,而毛发稀疏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个“压力”本身并不创造变异,但它决定了哪一种变异能够胜出并传承下去。


把咱们的人生看作一个进化系统,你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习惯,就像是不断产生的“随机变异”。其中有些对你有益(比如决定早起看书),有些则无益甚至有害(比如选择刷手机到深夜或者纵欲过度)。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愿力”,这些“变异”就没有筛选标准。你的生活就会陷入“随机漫步”,好坏习惯并存,互相抵消,最终停留在平庸的均衡点上——这就是“平庸的引力”。


而一旦你拥有了强大的“愿力”,比如“我决心要成为一名顶级互联网作家”,这个愿望就瞬间变成了一个强大的人工选择压。它开始在你人生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异”上进行筛选:


周末上午是写作还是玩游戏?

选择压筛选:写作胜出。


是读一本书还是看无脑综艺?

选择压筛选:读书胜出。


假期宅在家里玩游戏,还是出去穷游?

作家当然得多出去看看,穷游胜出。


这个“压力”本身不会替你写一个字,但它会让你每一次都“不由自主”地做出更靠近目标的选择。


选择压的强大,不在于一两次的强力拼搏,而在于它无声无息、持续不断地在每一个微小关头发挥作用。它不需要你每次都调动巨大的意志力去挣扎,而是让正确的选择逐渐变成一种新的“本能”。


久而久之,你的行为模式、知识结构、社交圈子,都会在“愿力”这个选择压的塑造下协同进。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高度。这就是“进化算法”的魅力:它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级的涌现。


同样,如果我们不主动设置选择压,就会被外界默认的选择压所塑造。比如:


  • “及时行乐”的选择压会筛选出所有能带来短期快感的行为。


  • “寻求他人认可”的选择压会让你不断做出讨好他人而忽视自身成长的选择。


  • “逃避压力”的选择压会让你永远停留在舒适区。


很多人生的“坑”,本质上就是屈服于了错误的选择压。


或者说,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由无数个分岔路口组成的,小到周末上午去干啥,大到你跟什么样的人合得来,再到选择工作生活的城市,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被动选择”。


只有极少数心里有目标的人,在每个分岔路口都能坚定地向目标的方向选择,每件事上都选一次,每次选择都近了一些。再远的路,只要你每次选择的时候往那个方向上前进一步,就迟早会走到,只是时间问题。


你可能要说,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极度无聊?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人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追求意义。真正的“愿力”来自对意义的洞察,而非功利目标。可引用:“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忍受任何如何活。”


再想想就知道了,咱们自己在图书馆备考研究生一学一整天,和无所事事玩一天游戏,哪个更爽?体会过的人都知道,是前者体验更好,人这种生物极度依赖意义,没意义活得会非常非常难。


如果目标不明,那你人生其实就处在一种“随机漫步”的状态,完全变成了运气游戏。


所以咱们从小被教育要有目标,后来发现,真正有目标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极少的。


因为“目标感”是智人进化出来的高级技能,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受基因里的硬编码控制,包括加拿大鲑鱼,不远万里要回到出生的地方产卵,本质也是一种复杂的本能,是硬件编码,并不是目标。


这也决定了大部分人注定是平庸的。


如果只是有个目标就可以了吗?


另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能力就是“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达利欧有句话“做大事和做小事是一样的”。


这句话如果我不是工作十来年才看到,会觉得是扯淡的。尤其学生时代,会觉得很扯淡,做大题和小题是一样的?


但工作十来年,慢慢摆脱了学生思维,发现还真是这样。现实里,极少有多少事类似学生时代最后一道大数学题那样有决定性,再怎么大的事,也是由一大堆琐碎,可重复,可迭代的小事组合出来的。


或者说,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个“小事”(即过程)按照特定逻辑组装而成的复杂系统,小事是过程,大事是结果。


关注点应从对“结果”(大事)的焦虑,转移到对“过程”(小事)的雕琢上。当你把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系统搭建完善了,大事就会自然涌现。


我们常常认为“只有做大事人生才有意义”,这导致我们轻视日常小事的价值,陷入等待“大事”发生的焦虑。


达利欧的观点反转了这一点:意义在于你如何做每一件事。当你以最高标准对待每一件小事时,你就在一刻不停地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所谓“大事”不过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


太多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机会参与重大项目,而是正常业务也干不明白,或者不屑于去干。


你是谁,是由你重复做的事情决定的(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卓越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习惯。以做大事的态度做小事,你的身份就悄然从“旁观者”转变为“创造者”。


那如何防止陷入琐碎中无法自拔呢?


这就需要上文提到的“选择压”,让目标来指引和筛选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最后就是避坑。


查理芒格说,他希望知道自己死在哪,然后这辈子都不去那里。


这话看着好像是废话,但事实上却很有道理,比如生活中有太多的坑,都是明摆着要坑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永远地避着走,并不难。


而且绝大部分坑,都是很明确的,比如酗酒,吸毒,赌博,纵欲,长期的压力,失业,破碎的婚姻,高得愚蠢的个人期望,贫穷,债务,和爱发牢骚的人打交道,受困于来自外部的评价,时时刻刻同他人比较,受害者思维,自我憎恶,忧郁,神经质,愤怒,嫉妒等。


这些都是明显的坑,属于那种一看就知道可能让你痛苦不堪的事,咱们尽量避开了这些事,人生会明显上升一个格局。


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我理解摆脱“平庸的引力”,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1. 目标产生的选择压;

2. 像做大事一样做小事的责任心;

3. 刻意避坑。


最终,人不是优秀了才拥有好的习惯,而是拥有了好的习惯才优秀。先逼问自己到底想干啥,想不出来就去转转,有了目标,专注手里每一件小事,慢慢就能好起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ID:ertoumu893),作者:九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再战日本 上月底,比亚迪在日本开启为期一个月的降价促销,降幅折算成人民币约2.42万~5.67万元,价格战的风...
9月11日直播预告丨别让亲人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在人们与肿瘤的漫长抗争中,我们常常聚焦肿瘤性状、生存期、技术手段等内容,...
吃完饭就犯困?小心是这些病! 一吃完饭 到眼睛都睁不开…… 饭后犯困多为正常生理现象 但频繁或严重的困倦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秋天吃一果,中药不用喝”!一... 比起苹果、香蕉,柿子更适合秋季食用,新鲜正上市,不仅鲜嫩多汁,而且具有多种功效和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
北京旅游团报价,去北京旅游多少...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从雄伟壮观的皇家建筑,到热闹非凡的市...
北京旅行社哪家避开人潮,这些口... 在北京这座融合古老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里旅游,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想好好欣赏故宫的红墙黄瓦...
情侣去安徽黄山玩5天4夜要多少... 我和男朋友一直对安徽黄山心驰神往,那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绝美风光,还有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仿...
大学生安徽黄山5日游行程费用是... 作为一名学生党,我一直都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充满向往。黄山那奇松、怪石、云海、...
厦门4天3晚纯玩团攻略,四天本... 厦门,一座山海交融的文艺之城。4天3晚纯玩团带你深度体验闽南风情,无购物、无套路,透明报价安心畅游 ...
5天北京旅游详细攻略,北京五日...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沧桑。作为中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