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还是致癌?
创始人
2025-09-13 14:44:26
0

今年年初,美国卫生局局长Vivek Murthy发布了一份爆炸性报告。在他1月任期结束前,Vivek Murthy警告称酒精会提高至少七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并呼吁像香烟包装那样在酒精饮料上标注癌症警示标签。这份报告引发了大量媒体报道,谈论这一被许多人忽视了的风险。


酒精与癌症的关联并非新发现。早在35年前,科学家就已将酒精列为致癌物,此后相关证据不断累积。“我认为酒精与某些癌症的关联性并无多少争议。”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酒精流行病学家Tim Naimi说。


真正存疑的是:究竟饮用量达到多少会导致癌症风险上升?又该如何权衡这种风险与酒精的其他影响——尤其是备受争议的“少量或适度饮酒可能改善部分人群心脏健康”的说法?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酒精风险研究员Emmanuela Gakidou指出,“大量饮酒绝对有害,争议焦点在于低至中等饮酒量”。


这些信息难免令人困惑。究竟何为少量或适度饮酒?人们又该如何权衡饮酒带来的愉悦与潜在风险?“许多人享受饮酒乐趣,他们不愿接受心爱之物有害健康。”Gakidou坦言。


一、酒精与癌症的关联


数十年来,科学家不断获得酒精致癌的证据。由于通过随机试验验证酒精影响较为困难,研究人员转而借助其他类型的研究。多项追踪数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发现,酒精与某些癌症高发病率存在关联。2015年一项纳入48.5万例癌症病例、汇总数百项队列研究结果的大型荟萃分析[2]表明,多种癌症风险随饮酒量增加而攀升。


但队列研究存在局限性。研究人员必须控制其他混杂因素——例如重度饮酒者比少量饮酒者更可能吸烟,而少量饮酒人群往往具备其他健康习惯。此外,科学家发现研究参与者常会低报实际饮酒量。“有些研究会通过调高饮酒量数据来匹配酒精销售预期值”,澳大利亚悉尼达福迪尔癌症研究中心流行病学家Peter Sarich说。


其他证据来自动物实验和揭示酒精致癌机制的实验室研究。一个确凿的机制是乙醇代谢为乙醛,这种毒素会破坏DNA。


科学家倾向于综合评估证据,目前有两项关于酒精与癌症的权威综述。一项来自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癌症研究机构。此机构于1988年将酒精列为与烟草烟雾、石棉同级的致癌物,并于2007年重申该结论[3]


另一项来自于全球癌症更新计划,该项目通过系统评价和专家小组评估,持续分析癌症与运动、体重及饮食(含酒精)的关联。其2018年新报告[4]明确指出,酒精会显著增加多种癌症风险。


“由于采用严格评估流程,研究结果具有高可信度。”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助理研究主任Helen Croker强调。WCRF与其他几个癌症研究慈善机构一起运行此项目。


基于这些综合研究,学界公认酒精至少会增加七种癌症风险: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随着数据积累,预计更多癌种将被纳入清单。


风险表述方式存在差异。主因是在酒精研究及指南中,各国“标准饮酒量”定义不同:一份标准饮酒量在美国含14克乙醇,加拿大为13.45克,澳大利亚为10克,英国为8克。


在美国卫生局长的报告中,研究人员采用了Peter Sarich主导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5]数据,用以计算上述七种癌症的绝对发病风险(见“癌症风险上升”)。研究显示:完全不饮酒或每周饮酒量少于1个美国标准量(14克乙醇)的女性中,约有17%的人一生中会罹患这些癌症——这一数据被设定为基准风险值。而平均每日饮用2份(28克乙醇)的女性群体中,这一比例上升至近22%。这意味着,由于饮酒量增加,每100名女性中会额外增加5例癌症患者。


来源:Ref. 1


对男性而言,罹患这七类癌症的终身风险基准值约为10%(完全不饮酒或每周饮酒少于1标准杯的人群),而日均饮用2份(28克乙醇)的男性群体中,这一比例上升至约13%。这种性别差异主要源于乳腺癌——在酒精相关癌症中,乳腺癌在女性病例中占比较大,在男性中则不然。


二、风险攀升


那么少许饮酒者的情况如何?过去几年,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癌症风险开始上升的饮酒量阈值。“我们怀疑,不同癌症类型可能有不同答案。”加拿大成瘾与心理健康中心酒精与毒品危害研究员Jürgen Rehm表示。


Rehm指出,女性乳腺癌的研究结论较为明确,这得益于多项涵盖大量低饮酒量人群的大型队列研究。去年发表的一项系统评价[6]发现,每日饮用半份酒(5克乙醇)——研究中的下限饮酒量——也会轻微提升癌症风险。Rehm 表示 “坦白说,研究更低的饮酒量意义不大,毕竟谁会只喝四分之一杯酒呢?”


2018年《全球癌症更新计划》报告[4]指出,专家小组认定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会增加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风险。就这些疾病而言,“我们未发现安全阈值。”Croker强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立场与世卫组织一致:不存在不增加总体癌症风险的“安全”饮酒量。


对于其他癌症类型,专家小组发现风险显著上升的饮酒量阈值稍高:每日摄入超过30克乙醇(超2个美国标准杯)会提高结直肠癌风险,超过45克(超3个标准杯)则增加肝癌风险。更低饮酒量可能仍存在风险,但证据尚不充分。


低中度饮酒的风险难以界定,部分原因在于研究难以确立可靠的不饮酒对照组。科学家发现,部分人因健康已然恶化而戒酒,研究者称为“因病戒酒者”。另一些人虽自称终身戒酒但记录显示曾有饮酒史。“因此研究中‘不饮酒’组可能包含健康状况不佳的曾饮酒者。”Naimi说。


“关于适度饮酒的所有证据基础在科学上都很薄弱——这么说已经算客气了。”Naimi直言。


三、酒精与烟草的较量


几年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肝脏病学家Nick Sheron快速计算了饮酒与吸烟的风险。他坦言结果令自己震惊:“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证明自己算错了”。但他未能推翻结论——与他合作的流行病学家们也确认数据无误。


他们2019年发表的研究[7]估算:对于非吸烟者,每周饮用一瓶葡萄酒会使男性终身患癌绝对风险增加1%,女性增加1.4%(如有1000名男性和1000名女性每周各饮一瓶葡萄酒,结果将有10名男性和14名女性患癌)。这相当于男性每周吸5支香烟、女性吸10支的风险水平(每周三瓶酒则相当于男性吸8支、女性吸23支——超过一包烟)。


Sheron强调,这并不意味着适度饮酒与吸烟危害等同。英国吸烟者平均每周消费超70支香烟,且研究未涵盖吸烟的其他危害。但这位现就职于伦敦国王学院的学者认为,消费者有权以易懂的方式知悉酒精风险:“我们时刻都在权衡风险。当你喝下一瓶酒时,就是在接受相应的患癌风险。”


美国卫生局长报告指出,酒精是该国第三大可预防致癌因素,仅次于烟草和肥胖。Rehm表示其他高收入国家情况类似:酒精通常位列可预防致癌因素前三名。


关于饮酒模式如何影响癌症风险,如每周饮酒天数或是否在某些日子酗酒,现有研究仍不足。Sarich指出,部分研究指向酗酒者风险更高,但往往无法排除其总饮酒量更大的可能性。


另一未知领域是风险如何随年龄变化。Croker解释:“随着身体代谢酒精能力下降,患癌几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因此年纪大时酒精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正着手研究开始饮酒年龄(如16岁vs21岁)是否会影响风险等级。


许多人希望能综合评估酒精对健康的整体影响,结合癌症风险与意外伤害、肝病、心脏病等其他饮酒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4.7%的死亡与酒精相关。


四、做出健康决策


科学家指出,主要争议在于少量或适度饮酒是否对心脏病和中风具有保护作用。Sheron表示,这一曾广为接受的观点正被越来越多高质量研究推翻,“但尚未全然消失。”Naimi指出,多数研究者认同,即便存在心血管益处,也仅见于相当低的饮酒量——比如每周几份美国标准饮酒量。


当综合考量酒精所有风险时,多数研究者认为,超过低饮酒量后,癌症等疾病风险的上升会抵消任何潜在健康益处。Naimi强调,“归根结底,酒精本质上是有害健康的物质。”


部分国家的研究者与卫生部门基于健康风险评估制定了国家指南。加拿大2023年发布的饮酒指南因明确“健康风险始于低饮酒量”引发关注[8]。其中指出:任何剂量酒精都无益健康,但若将周饮酒量控制在一至两标准份(约27克乙醇)内,通常可避免酒精相关危害。该指南将其列为低风险等级——制定者(包括Naimi)估算,此饮酒量导致酒精相关疾病致过早死亡的概率约为1/1000。


每周三至六标准份(约81克乙醇)被列为中度风险(过早死亡概率1/100)。超过此量后风险随饮酒量激增。(各国指南存在差异,但多基于酒精致死的风险评估。)


Naimi解释,加拿大指南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自主判断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而非由科学家或政府裁定“安全剂量”。他表示,“我不愿为任何可能致命的行为背书。我的理念是尽可能提供准确的风险评估,让公众明悉风险所在。”


参考文献:

1.The U.S. Surgeon General’s Advisory. Alcohol and Cancer Risk (Office of the US Surgeon General, 2025).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9.13740 (2024).

2.Bagnardi, V. et al. Br. J. Cancer 112, 580–593 (2015).

3.Baan, R. et al. Lancet Oncol. 8, 292–293 (2007).

4.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lcoholic Drinks and the Risk of Cancer (WCRF, 2018).

5.Sarich. P. et al. Br. J. Cancer 124, 513–523 (2021).

6.Sohi, I. et al. Alcohol: Clin. Exp. Res. 48, 2222–2241 (2024).

7.Hydes, T. J., Burton, R., Inskip, H., Bellis, M. A. & Sheron, N. BMC Public Health19, 316 (2019).

8.Paradis, C. et al. Canada’s Guidance on Alcohol and Health: Final Report (CCSA, 2023).


(原文以Alcohol and cancer risk: what you need to know标题发表在2025年3月11日《自然》的新闻特写版块上。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自然系列,作者:Nature Portfolio,原文作者:Helen Pearso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贾国龙得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刘燕秋 张楠闺女特喜欢吃西贝...
解放双手!这三家好评旅行社儿童... 家人们,一到假期,是不是就想着带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又担心孩子难照顾,自己玩不尽兴?别愁啦!今...
深圳七娘山失联中国台湾游客遗体... 9月13日,记者获悉,深圳七娘山失联5天的58岁中国台湾男性游客遗体11日被找到,目前深圳警方已初步...
新加坡旅行社案例解析|金溪旅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学校团队选择新加坡作为交流与旅行的目的地。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新加坡不仅...
2025石家庄国际旅行者欢乐季... 中新网石家庄9月13日电 (俱凝搏 赵元君 韩晓欧)13日,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石家庄分会场...
福建三明文旅亮相广东旅博会 大... 客家山歌、《乱弹》非遗技艺、沙县小吃现场制作、舞蹈《鱼跃龙门》......9月12日至14日,福建省...
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 9月11-13日,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在展会上,澳洲龙虾、俄罗斯帝王蟹、...
睡眠质量差似睡非睡是怎么回事 一、生理因素相关情况 (一)睡眠周期紊乱 睡眠是有周期性的,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如...
景区观光车_17座敞开式电动观... 景区观光车在旅游景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17座敞开式电动观光车因其环保性和实用性受到许多景区的青睐...
深读丨一家头部邮轮公司,为何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杰 刘操 平均每天为客人提供约1万份餐食,包括450公斤大米、1200公斤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