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预制GMV,找回烟火寻常
创始人
2025-09-16 17:04:53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编辑:史婉嘉,作者:贾昆,原文标题:《忘掉预制GMV,找回烟火寻常丨写在又又又又一年双11前》


罗永浩和贾国龙对线。


网友热议,争执有三:


1.西贝卖的到底是不是预制菜?


2.在西贝吃顿饭到底贵不贵?


3.人民群众到底希望吃上怎样的一顿饭?


在这一轮争端中,消费者和网友力挺罗永浩,大家都盼着“人民嘴替”越战越勇。


但企业家普遍力挺贾国龙,尤其是餐饮圈,谁也不想兔死狐悲。


是的,唇枪舌剑之后,是越发艰难的经济环境。


一边是恨不得把价格打成“零元购”的外卖大战,餐饮消费企业要不加入,要不在加入的路上。一边是被老百姓日益嫌弃的昂贵生活,品牌卖得贵简直就是自绝于人民。


两种极端在今天国内的消费市场相互撕扯,落霞与孤鹜齐飞,鸡飞共蛋打同色。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感伤寥落。


然而,在回答“人民群众到底希望吃上怎样的一顿饭”这个问题上,中华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也未能给出统一答案。


就像无法回答,消费者到底希望过一个怎样的双11一样。


众口难调。小黑子和小粉头齐飞。总有人会说三道四。


前两年,价格战上演了一出动物凶猛。消费者过了大年,但商家怨声载道。今年起,又是给商家松绑,又是强调营商环境,但增长还是只见在媒体的报道中,不见在商家的账目里。


更让人担忧的是,没有哪个平台敢轻易的放弃“性价比”赛道。否则,今天的就轮不到西贝了。钟薛高的惨剧,几年前就能把电商平台生吞活剥了。


平台需要GMV,品牌商需要利润,消费者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单独拿出来都没错,但放在今天的消费市场就是“不可能三角”。这三个条件但凡满足其中之二,第三个就一定受伤害。


因此,我时常在想,到底是什么把我们今天的商业社会逼到了这个份儿上。


到了这步田地,双11还有没有解?商业还有没有救?


回到“人民群众到底希望吃上怎样的一顿饭”这个根本性问题上。


其实答案一直在,就挂在我们皱着眉头说出的那句——众口难调。


既然大家选择不一样,有人爱肯德基,有人爱吃老乡鸡,也有人爱吃麦肯鸡,那么商业世界首先要回应关键问题——“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但事实上,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都在追求确定性。


今天我们无从得知预制菜是否充满不可知的科技与狠活。我们也姑且不去讨论在知情权和选择权上,饭店是否有诚意去告知。


我们只站在饭店老板的视角去分析,预制菜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的饭桌上。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追求规模和效率。


世界500强的连锁餐饮都明在打明牌:工业化、流水线、预制菜、中央厨房、口味标准化,是任何追求全球化、连锁化、规模化,生意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甚至这些企业会非常善于将非标品做成标品,将非标流程改造成标准流程,甚至将非标体验沉淀成标准体验。


工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下,企业主能满足消费者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门店、任何一个时间,都能享用同样一种产品和服务。


因为企业需要给到消费者确定性。


但当消费走向饱和的时候,人们追求的反而是不确定性。


就像你出去旅游,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跟团。


因为导游会迫不及待的在有限时间内催促你完成规定动作,游客也被迫遵循着精确到秒的、千篇一律的流程。


但旅行社并没有回答那个关键问题:人民群众为什么想要出游?希望实现怎样的一种旅程?


旅行的目的,不是因为抱团便宜,也不是追求一天能去好几个景点。


而是想暂且斩断每天在一个地方居住,每天在一个地方出行,每天只见固定的一些人的“日常”。


同理,消费的目的,也在于能够不断地遇见惊喜。


峰回路转的地方是险峻、是坦途,还是末路,都不重要。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才是人之所为人的乐趣。


西贝的每一个大馒头都是一个味儿。姑且不说这个味是不是预制味,人们也不是每天都必须吃西贝家的大馒头。人们甚至不必每天都吃同一类主食。


衣食住行不是打卡任务。


没有谁希望在下班之后还满是班味的追求流程、制度、标准、统一。


老子回家了就想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听五月天。你非要给每个人家里定制一模一样的交响乐。声音再美妙,听起来也敲得跟“钉钉”似的。不好意思,我欣赏不来。


也许对于那些SVIP的商旅人士而言,他们能够在大品牌的不同的餐厅、酒店、门店能够体验到一致性。于是他们就希望将标准化的优势移植到自家的生意上。


殊不知,恰恰今天的消费群体走到了“要跟随大众,还是追随自我”的岔路口。


所以,什么TM的叫TM的惊喜?


真的很难定义。


但做久了你就会发现,什么不是惊喜。


预制菜不是惊喜。


千店一面不是惊喜。


跟随热点不是惊喜。


标准和重复不是惊喜。


连锁和加盟不是惊喜。


搞点儿短视频、玩点儿填空题,不是惊喜。


甚至在竞争惨烈的今天,多、快、好、省,都不是惊喜。


例如,外卖大战和即时零售大战打到今天,于我而言,毫无新意。


如果只是用价格这个单一要素衡量一切商业模式,只能说是那些平台精英的黔驴技穷。


今天哪怕西贝降价,恐怕也无法扭转舆论的颓势。


所谓惊喜,是出乎人们消费预期的。


是一种超出了人类编辑、数据查询、算法推荐之外的不可知。


今天,工业化、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已经进化到全知全能的地步。


但你是否怀念早先PC时代,那种对着对话框不知道自己想要输入什么时的那种无措和失落感?


这种大脑留白,并不是说寻求某种算法立即为我找到内容和商品的快感。而是激发我主动思考的痛感:这个世界,除了标准和流程被驯化,到底有什么是我真心想要的?有什么是能点燃生命的激情的?


也可以说,留白,就是不确定性,就是惊喜。


这种想要,甚至还未发生。还未发生,恰恰是AI无法抵达的远方。


因此,商业从千人一面,进化到千人千面,还远远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相信,即时零售的终点不是全品类、全标配、全平台,而是精准的响应、甚至触发了消费者某个特定处境、特别心境的即兴消费或者意外购物。


这也是为什么蒋凡会解释,天猫闪购最终会为线下门店带来超过一万亿GMV的增长空间。


因为闪购本质上,不是存量争夺,而是在创造意外。


同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小红书市集都在制造那种非标商品与长尾需求不期而遇的惊喜感。


又或者像阿那亚、麓湖、跳海酒馆、山下有松、观夏掀起的门店复兴。每个项目都像是在重新创业,每个场景都惊心动魄、超乎想象。


很多老板可能会说了,没有规模化,又哪来的护城河?


但我也想反问:有了规模化,难道就有护城河了吗?


是不是反而更像多米诺骨牌。一张牌倒下了,过去被无限复制的、反复堆累的成就也随之功亏一篑?


越是标准,越是高效。反之,越是统一,越是脆弱。


部分老百姓嫌弃西贝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一个大馒头卖21块缺乏理由。但它的卖点只是大吗?我又不穿大码女装,埋汰谁呢?


西贝始终难以解释的,是一个21元的大馒头,到底和超市里的速冻馒头、街边店里蒸笼里热气腾腾的雪花馒头有何分别。


假如消费者难以接受,西贝50个城市300家门店与我何干?


鲍德里亚曾经说过:“在一个匮乏的时代,人们专注于吸收和同化。而在过剩的时代,问题是如何排斥和拒绝。”


而人们之所以被卷入西贝预制菜之争,本质上只是罗永浩点破了人们早有预感却未曾戳穿的想法:


我们排斥从来不是预制的产品,而是那些被预制的需求、环境、想法……


西贝今天遇到的挑战,是工业化、标准化走向转弯的一次预演。


所谓局气、锅气、烟火气,无非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而不是对快餐效率的一致追求。


我们厌倦了企业主自视甚高,将消费者也视作流水线上的一环,把从业者和消费者都装进预制罐头,又或者把每个参与者都当做提线木偶。


显然,站在过剩时代的角落里,重新审视商业文明的脉络。多样性依然是商业能够自主演化,繁荣向前的依据。


而过去一个阶段,标准化、工业化、流水线化,成为这个商业世界的主流。无论是线下门店、线上电商、私域社群、内容创作者……好像不拿出一套SOP就不知道自己是混这行的。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年行业的拥挤。


因为标准化,效率提升了;因为标准化,产品服务雷同了;因为标准化,价格被打下来了;因为标准化,世界单调无趣了。


我们常怀念“经济上行的美”,却不知所谓经济上行,也恰逢那些舶来品牌全球化大行其道的时期。


我们曾几何时热销中的大众品牌,无论快餐、饮料、汽车、腕表、时装,都是以标准化快速占领全球市场。而我们中国人,尚无抵抗和选择能力。


而今天,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阶段,至少我们再次有了消费的选择权,以及重新定义消费的能力。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曾经嘲讽凯恩斯:把房地产视作解决经济危机、拉升市场经济的杠杆,而忽视了这庞然大物给居民带来的不适感。


也因此,在隈研吾的设计中,他将建筑与自然重新融为一体,构建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全新关系。


更因此,隈研吾的建筑不能简而概之的用商品房定义,而是建筑美学,甚至是空间艺术品。


而当你的作品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艺术品,这大概率上也就变成了护城河。


历久弥新,穿越周期。


有人说,你到底是在聊艺术,还是在聊商业?


说好的双11呢?


说实话,双11聊到今年,无论是平台、商家,又或者是我本人,都已经黔驴技穷了。


给你一个话题,日复一日的聊八百遍,你也听得疲倦了。


双11创立的初衷,就是毕其功于一役,就是规模化创造商业价值。因此,试图在双11玩行为艺术的,都是耍流氓。


但好在,双11在式微。


我不是嘲讽,而是赞赏。


双11的弓过去几年拉得太满。拉得整个商业社会的神经,都围绕这根弦绷得太紧。


而当人们不再专注双11,恰恰是给双11松了绑。


双11在商业社会的威力越低,从业者重新思考的余地越大。


我非常赞赏去年天猫没有搞什么双11晚会,没有媒体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是淡淡的给每一个商家一封感谢信。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允许双11变得寻常,因为寻常,才有可能去尝试不寻常。


毕竟有人喜欢复制别人的成功,有人喜欢复制自己的成功。


总之,商业不是简单的用一个操作手册把所有人都编织进了八股文。


久而久之,谁都会多多少少感到窒息和厌倦。


标准带来的审美疲劳,需要非标商业去填补。


我相信物极必反,也相信否极泰来。


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会在意,人想要去真实世界体验的迫切需求。


通过我们的创造力,因地制宜的独特设计,打造出让消费者有参与感、有情感共鸣的空间。那些在地的、小众的、长尾的,都是鲜有人关注,又值得尝试的。


而在商业层面,那些看似独特的领域,或许蕴藏着人群的“精神部落”。


在那里,也许有消费的意义。


因此,你是否也决定迈出这个过剩的时代,想要从标准化商业跨入非标准化商业的领域?


不写了。一切留给空白和不确定。


未来由我们创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剂量药物能否成为肥胖治疗的救... 高剂量药物能否成为肥胖治疗的救星? 你是否曾尝试过各种减肥药,却总是无功而返?肥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大兴安岭童话号”金秋首发!从... 9月15日,开往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和阿尔山的赏秋之旅--“大兴安岭童话号”旅游专列由泰山站鸣笛首发,...
彩虹步道“绘”湖景!女盐池变身... 彩虹步道“绘”湖景 女盐池变身文旅新名片 记者 李婉玉 赵泽艳 近日,位于盐湖区解州镇西元村的女盐池...
冀商健康:冬瓜、丝瓜往后靠,它... 秋令时节,承炎夏之余气,仍蕴有温热湿邪,加之季节变换,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
旅行也能一键抄作业,携程AI行... 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 白丽 国庆长假将至,许多游客仍为拼凑旅行计划而烦恼,辗转多个平台查攻略、跨应...
经常熬夜,很伤肝!平时建议多喝...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长期熬夜、饮食油腻、情绪波动等不良习惯,容易加重肝脏负担。不少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