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老外低调涌入中国背后
创始人
2025-09-17 08:44:53
0

01


昨天,在一家知名国际航司举办的中国通航纪念午宴上,我碰到了这家航司的销售朋友。


刚坐下没聊几句,他忽然抛出一句话:


“你们怎么最近不写写入境游啊?我们航班上的外国旅客现在比疫情前还多出170%—180%,尤其是北京大兴、重庆、厦门这些航点,老外比例高得惊人。”

我很好奇,追问他现在中国航线是不是主要靠这些入境客人撑起来了。


他笑了笑,说:“你去携程上搜搜票价就知道了,从中国直飞去新加坡,往返才两千多块,但如果是从印尼、马来西亚出发直飞中国往返,普遍四千多起,贵了一倍。”


朋友像是总结,又像是在提醒:


现在航司票价利润做上去得靠老外啦,如果一条航线只靠中国市场,我们可能就赚几百块钱,但只要能把全球客源盘活,这条航线就能赚几千元。”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老外愿意来中国了,也意味着我们这些航线,至少都能保住了。”


和他聊完,我忽然想起,9月初我在北京首都机场T3回国时看到的一幕。


自动通关那边一眼望去几乎空无一人,中国旅客刷脸走得飞快,但就在旁边的人工柜台前,乌压压地挤满了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有拖着箱子的商务客,也有穿T恤背包的游客,粗略一看,起码两三百人。


我站在小火车前和这些老外挤在一起的时候,忽然有种恍惚感,这和2019年,好像也差不太多了。


回到家我查了一下数据。


中国入境免签政策扩容后,确实出现了一个反差很强的现象,出境游还在挣扎,但入境游其实早就开始复苏,而且强劲得出乎意料。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有1364万人次外国人是免签入境的,占所有入境外国人比例高达71.2%。


倒推回去,等于今年上半年总共入境了1916万人次外国游客,而且这个数字不含港澳台,只算护照类外籍访客。



2000万人次的老外是个啥概念?


其实这个人次规模已经能和观光立国的日本一较高下了。


日本观光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访日外国人约2151万人次,领先中国大陆同期入境游客人次只有区区235万。


如果我们再对比一下其他东亚、东南亚目的地就更明显了:


马来西亚:上半年约1926万(含短停和陆路)


泰国:1661万(数据截至6月29日)


越南:上半年1070万


韩国:上半年882万


这些国家里,不少以观光驱动GDP增长,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大陆的入境游客总量,已经与他们并驾齐驱,甚至远远超车了。


事实上,如果再把港澳台访客加回来,那中国的入境总量将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02


中国的老外多了,而且正在呈急剧增多趋势。


《2024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大陆接待国际游客2694万人次(不含港澳台),而2025年上半年,刚过去的这半年,就已经接待了1916万人次外国游客。


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入境游客量的71%,照这个速度,下半年很可能会超过3500万人,创下中国入境游历史新高。


怎么算都知道这增速猛,毕竟2019年中国入境游历史峰值也不过3188万人次。


那问题来了,近2000万老外涌入中国,为啥很多旅游业者没太感受到?


前段时间,一家欧美外资药企的HR朋友和我抱怨过这样一件事,她戏称自己准备改个头衔叫驻京办主任,或者干脆部门都改为“礼部”算了。


为什么?


她解释称,因为从去年底开始,她们公司平均每个月都有几个总部高管飞来北京出差,会议流程照旧,开完会之后安排参观故宫、逛颐和园、吃大董烤鸭三件套,忙得她不可开交。


朋友说,这些人都是借着免签东风来蹭吃蹭玩的,行程不走旅行社,但从消费行为看,他们也算是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实实在在做了贡献。


事实上,中国免签扩容带来的是一个入境理由多样化时代的爆发。


商务、探亲、学术交流、艺术展览、医疗出境、汉语学习,甚至是半自由职业者的驻留,都成了入境的隐形流量。


但由于他们穿着不像游客、行为不像游客、说话也不像游客,容易被旅游业者、城市系统自动忽略。


同时,我们对外国游客体感不强,也有文化偏差因素。


全球每个国家的第一大海外游客来源,几乎都是邻国。


正如日本、韩国最大的入境客源地都是中国,中国大陆现在入境最多的,其实也是韩国人和日本人,除此之外也不乏泰国、新加坡、越南人。


但问题是,他们长得和我们太像了。


而我们平时说老外,多半指的是吴京嘴里语言不通的黑哥们,抑或金发碧眼的欧美人,但实际上,大批来华的游客都和我们一样是黑发黄皮的近邻。


举个例子,你在张家界看见的那几个韩国游客,若不说韩语、不吃泡菜,你肯定不会第一时间觉得他们是游客。


但实际上,仅去年全年,韩国游客已经占了张家界外籍游客总数71%。


再到去年底中国对韩国免签,韩国游客蜂拥而至。


我这半年随手刷短视频,光是看到的韩国人来中国旅游的视频就有几十条,有拍海底捞的,有打卡霸王茶姬的,有探店很久以前烤串的,有专门来学汉语的,还有百万粉丝网红在上海坐地铁录 vlog。



类似的情况,也在日本游客身上出现。


这些近邻型游客出现,加深了我们与现实之间的错位感。


最后,还是要说说城市结构问题。


根据文旅系统数据,中国80%以上的外国游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和西安等8个城市。


而在这些城市里,老外的流动又主要集中在国际机场、高星酒店、老城区、核心商圈、知名景区。


如果你不住在这些地方,不搭乘国际航班,不在本地景区走动,那你可能真的会错以为没啥老外来啊。


但数据早就把真相揭示了,他们来了很多,只是我们没遇见。


03


这场悄悄热起来的入境游,对谁是机会?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越扩越大,这些悄无声息到来的老外,也开始悄悄改变一些城市的命运。


在边境城市吉林珲春,我前段时间跟当地一位旅游从业者聊起,她说了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细节:在某些俄罗斯节假日高峰期,珲春接待的入境游客中,俄罗斯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成为当地的第一大客源地。


你听说过珲春很美吗?你可能没去过,但俄罗斯人已经来了。


从东北一路到西南,这样的例子其实不止一个。


四川雅安,也许在中国游客心中只是熊猫出没的地方,但在日本人眼中,却是一场熊猫朝圣之旅的终点。


2024年,日本前往四川的旅行团不到50个,但2025年,已经预约了超过180个团,国内航空公司甚至专门调整运力,加密了东京、大阪、北海道直飞成都的航班,只为接住这波熊猫经济。


日本人坐飞机,转高铁,看从东京上野动物园归国的熊猫香香。


从东京到成都再到雅安,这种为熊猫奔赴中国的旅游行为,过去不可想象,如今却成了日本人的仪式感打卡。


他们不再来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直奔内陆,把旅游路线深入到中国腹地。


这些被重新看见的地方,或许才是入境游最先落地的受益者。


正如那位外航销售朋友和我说的,越来越多的海外航线不靠中国本地市场价格战拼量,却通过入境自由行、商务旅客、中转人群等多元组合把利润模型跑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山西大同等看起来不起眼的国内航点,正在变得异常忙碌,他们逐渐变成了航司眼里的中转支点与出入境新客源地。


而这些城市接下来的基础设施更新、航线布局、会展招商,都会悄悄围绕入境游客做出反应。


但归根结底,真正的机会,还是在我们每一座城市的服务细节里。


如果说上半场入境游是国家政策给的流量,下半场的入境游则是谁能用更短的路径,做出更高的老外好感度。


谁能读懂这些沉默的老外游客,谁就能在未来的中国旅游版图里多占一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作者:theodore熙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7999的iPhone用了“... 托尼发现一个事儿,今年的新iPhone,起售价很有求生欲,但是顶配版的价格越来越离谱了。就说今年iP...
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欧盟... 隔夜股市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指数跌0.27%,标普500指数跌0.13%,...
VAR再起争议!皇马队长卡瓦哈... 近年来,VAR技术的引入在足球界掀起了巨大波澜,而皇家马德里似乎成为了这一系统争议性判罚的“重点关注...
原创 中... 在最近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在黄岩岛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决策无疑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这一动作不仅是为了...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王成兵,任上... 政知见2025-09-16 23:24:20 编辑 | 余晖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9月16日消息: ...
缓解痛经的有效策略:药物与自然... 痛经的困扰与挑战 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常常面临的难题,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的剧烈疼痛,严重时会影响到...
安徽带娃3日游最佳路线推荐,黄... 家人们,安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魅力的土地,一直是旅游的热门之选。尤其是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
带女友去四川成都旅游3天需要多... 一直和男朋友计划着一场浪漫的旅行,四川,这个充满魅力与风情的地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四川,...
黄山6日游报价及攻略,和姐妹去...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次,我终于和我的好姐妹们踏上了前往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