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外卖,究竟能火多久?
创始人
2025-09-18 18:44:09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 (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陈青松,原文标题:《体育外卖,究竟能火多久? | 行业观察》


运动品牌抢滩即时零售,要从“卖装备”变“运动生活服务商”。


日前,361度在全国范围内超千家门店上线美团,推出运动品类“30分钟达”服务。另一家本土运动品牌安踏也不甘人后,宣布超1200家门店入驻美团闪购。此外,特步有超2500家门店入驻京东秒送。更早之前,迪卡侬、滔搏体育等运动品牌及零售商,已与美团、京东、淘宝闪购等平台达成合作。


运动品牌选择布局即时零售市场,并非心血来潮或盲目切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中,运动品类表现突出。美团闪购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跑步鞋、运动T恤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200%,游泳、骑行装备销量增长超1倍。迪卡侬与美团合作后,月销售额环比增长近120%。


这样的市场表现,对众多运动品牌来说自然不会错过。当更多运动品牌、零售商在“速度”上展开竞争,既满足了消费者对购物便捷性的需求,也迎合了其新消费习惯。显然,通过满足即时需求、拓展增量市场、强化品牌服务属性,品牌不仅能提升短期业绩,还能重构与消费者的连接方式。


运动品牌为何布局即时零售?


运动品牌的销售网络主要依托“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线下渠道以品牌自营或经销商运营的门店为主。例如,加速全球化的安踏,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线下门店已超过13000家;主要依托本土市场的李宁,开设了7534家线下门店;即便开设门店数量最少的361度,也达到了5669家。


四家本土运动品牌的销售渠道主要来自线下门店,但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线下直营店增长步伐缓慢。在多家运动品牌每年的中期或年度业绩报告中,“店铺升级”“关闭低效门店”等表述并不少见。据报道,另一家本土运动品牌匹克的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前7个月累计亏损超1.3亿元,这一情况成为其降薪的直接原因。


从渠道结构到技术应用,从消费场景到全球化战略,运动品牌在渠道布局上的创新尝试有目共睹。即时零售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正是运动品牌所亟需的;且其背后的用户群体,仍是运动品牌尚未充分触达的。若想拓展新的销售增长点,即时零售赛道无疑是必要选择。


即时零售能够弥补运动品牌在传统销售渠道中的不足,甚至成为品牌在下沉市场与消费者建立联结的重要方式。尽管运动品牌已布局数千甚至上万家门店,但仍不足以全面覆盖本土市场,品牌往往只能选择重点市场和区域进行集中布局。例如,361度在北部地区开设了2592家线下门店,数量远高于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


即时零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盘活运动品牌的线下门店资源:将门店转化为“前置仓”,订单配送时间从传统电商的1-3天缩短至30分钟左右,大幅提升满足消费者冲动购买和紧急需求的效率;同时,这一模式能让闲置库存商品重新流通,在节省额外仓储投入的同时,提升店铺空间利用效率与整体运营效能。


此外,传统电商的运营效率也在下滑。近几年,运动品牌不再单纯依赖入驻电商平台、等待消费者上门,而是聚焦私域流量运营,革新销售模式以吸引消费者。比如安踏近几年一直在“直接面向消费者(DTC,Direct to Consumer)”模式上下功夫。


仔细研读运动品牌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各大品牌在宣传营销上的成本占比很高。尽管部分品牌营收出现下滑,但特步国际上半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占营收比重仍达12.6%,361度为10.1%,李宁为9%,安踏为6.6%。


即时零售正值发展上升期,尤其是京东、淘宝等平台的切入,加剧了平台间的竞争。为吸引用户、服务商家,平台会投入大量资源推广自身,给予商家更大的流量扶持。运动品牌借助平台热度,能以较低成本触达更多消费群体,让其了解品牌与产品,从而达成销售与宣传的双重效益。


当然,即时零售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满足消费者的应急消费需求。比如在健身房、体育场馆等运动场景下的紧急装备需求,或是露营时帐篷损坏等突发状况,闪购的快速配送特性,契合消费者紧急采买运动装备的诉求,解决了其可能面临的应急难题,实现了产品与用户实际应用场景的无缝衔接。


运动品牌与即时零售的磨合挑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运动品牌切入即时零售赛道,似乎都是不容错过的布局。不过,对众多运动品牌而言,即时零售模式与传统渠道相比仍存在差异,要让其成为品牌的重要渠道,仍面临不少挑战。


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是运动品牌首要面临的挑战。房租、人工等成本导致实体店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如何平衡同款产品在即时零售与线下门店的价格差异,是运动品牌需要考量的问题。若即时零售价格与线下门店相差无几,或二者存在较大差距,都可能导致消费者或经销商中的一方不买账。当然,运动品牌或许会以“即时性”作为“保价”的理由,但这未必能让消费者接受。


用户在即时消费场景下的购买潜力,是否能转化为运动品牌的实际业绩,这一点仍需进一步验证。年轻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但与餐饮、娱乐、快消等品类相比,运动装备的需求主要受运动场景驱动。消费者随时打开平台点下午茶的频次,显然比选购运动装备更高;通过即时零售选购运动装备,更多是出于运动场景下的应急需求,而对多数运动爱好者而言,必备装备通常会有备用。因此,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下单购买运动产品的实际规模,仍需时间验证。从运动品牌目前在美团、京东、淘宝等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这一点也能得到一定印证。


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体验。运动鞋服的消费痛点集中在尺码适配性和场景体验:消费者购买跑鞋时需要试穿以确定舒适性,购买运动服装需感受面料质感,而这正是即时零售无法满足的。


因缺乏试穿体验,其潜在的退货风险可想而知。数据显示,运动鞋类在传统电商中的退货率为20%-30%,即时零售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退货率可能会超过传统电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运动品牌如何快速响应并解决用户的退换货诉求;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消费者对即时零售服务的负面评价,这是运动品牌必须提前预判的问题。


从即时零售平台的角度来看,这对品牌的库存管理、物流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品牌优化仓储布局、打通数据系统,以支撑“30分钟送达”的服务承诺。若部分门店履约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用户体验参差不齐,进而影响品牌口碑。


运动品牌与即时零售的未来趋势


运动品牌切入即时零售赛道才刚刚起步。从长远来看,若即时零售平台能为运动品牌提供更有力的赋能,品牌也能在平台上“落地生根”,双方的结合将催生一系列新变化。


现阶段,品牌聚焦于履约时效,上线的产品也更多以去库存为导向。当运动品牌与即时零售实现深度融合、甚至形成成熟模式后,竞争焦点将从“配送速度”转向“服务生态”。无论是平台还是运动品牌,都可能选择与平台内的相关业态联动,围绕运动场景延伸出“商品+服务”的完整价值闭环。例如,联合平台推出运动课程卡券、赛事装备定制等增值服务,让消费者在购买跑步鞋的同时,可同步获取周边健身房体验课,推动品牌从“卖装备”向“运动生活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借助即时零售平台的优势,运动品牌的市场边界将得到有效拓宽:一方面能激活下沉市场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可释放消费者的即兴消费潜力。随着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向低线城市渗透,品牌得以突破线下门店覆盖不足的限制,触达更广泛的下沉消费群体,填补中小城市运动装备即时供给的空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贝风波下餐厅谈“预”色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编辑:金冥羽易启江,作者:每经记者西贝“...
当汪顺、徐嘉余“上岸”跑步,体... 今年4月,汪顺成为HOKA鞋履系列品牌大使;9月初,徐嘉余又成为亚瑟士的品牌挚友。 文|张冰 “红豆...
简之道,守护心灵:心理健康的日...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心灵如同一艘航行于波涛汹涌大海中的小船...
南宁近视手术专家朱良勇:近三十... 做近视手术,选对医生、机构和术式很关键。毕竟近视手术虽已成熟,但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机构的硬件实力还...
医生警告:肠道开始病变的第一信... 肠道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往往被人们忽视,人们大多数时候只有在感到明显的不适时才会关注到...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卜淑情,原文标题:《英特尔暴涨30%!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联...
恩施旅游玩几天合适?恩施五天四...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是一片被大自然特别眷顾的绿色宝地。...
构建现代文商旅产业体系!禅城文... 传统与现代交织,产业与城市共荣。从8月末至金秋,从拾叁唐Livehouse的声光电跨界体验,到塔坡庙...
去了趟湖南和湖北,实话实说:这... 踏上两湖土地,在热辣与鲜香的交织中,感受截然不同的生活脉动。湖南与湖北,一湖之隔,却如同两颗并肩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