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王朱栢是自焚的不假,却是朱允炆逼死的,他走投无路,只有自焚一条路。也许你会说,朱允炆抓了其他藩王也只是削了爵位贬为庶民,并没有要命啊,
如周王朱橚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代王朱桂废为庶人,软禁、齐王朱榑废为庶人,软禁、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朱栢如果束手就擒,最多也是这个结果,不至于要命啊。
话是不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藩王是什么人?那是皇帝的儿子,曾经手握实权的藩王,是让皇帝如芒在背的存在。
朱允炆不杀他们,那是因为孝道大义,他不能背负杀叔的骂名,而不是不想杀他们。
毕竟这些叔叔藩王在封地多年,死忠心腹党羽无数,谁能保证这些人被贬后能够安安分分不闹事?只有杀了他们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这一点朱允炆明白,忠于他的大臣也明白,藩王更明白。皇帝碍于名分,不好动手,那么做臣子的自然要为君分忧,消除隐患。
所以,朝中大臣私下自然会动手,被贬为庶民流放的藩王在路上没有活路。
这些都是可以提前预料到的,不过是早死晚死几天,按着朱栢的心思,反正左右都是一死,与其受辱,还不如自尽。
其他流放的藩王虽然没死,是不是朱允炆阻止手下人了不知道,又或者说是朱棣的动静太大,朱允炆手底下人没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也有可能。
但是古代封建王朝,被削掉爵位的藩王,一般都没有活路,基本上都死在为皇帝主动分忧的臣子手上,这是常规。
所以,削藩之后,和判了死刑没有区别。除了皇帝一方人马的陷害之外,还会有私仇报复也会带给削爵藩王灭顶之灾。
身为皇子藩王,也有普通人的人性,也会和别人有矛盾摩擦,这是不可避免的。
和普通人不同的是,皇子藩王们得罪的必然是权贵,这些人平时不敢报复回来。但是一旦藩王被贬为庶民流放,基本上没有翻身的可能,那么他们这些权贵就会像狼一样扑上来报复回来,最终也难逃一死。
人性很奇怪,除了看破世俗的圣人之外,大多数普通人都是那种恨人有恨己无的心态。就像现在的人天天咒骂资本家,为什么这么生气?不是他们和资本家有仇,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是资本家,心里不公不平。
古代皇子藩王和普通人的心理差距也是这种,平时皇子们耀武扬威,普通人只能忍气吞声。看着他们锦衣玉食,而自己却得为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劳累奔波,很多人是有嫉恨心理的。
一旦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失势,普通人会痛打落水狗,体验一把殴打权贵的刺激感,抒发心里的憋闷之气,这种心思虽然变态,却是很多人的常见心理状态。
一旦心理阴暗面的野兽被放出来,他们是疯狂的,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回来,如果藩王们落到这种境地,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
所以说,藩王一旦被削爵流放,和直接杀了没区别,甚至更残忍。要么反抗,要么生不如死。